APP下载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的学习笔记

2016-03-01

关键词:博爱师爱师德

周 明 张 平

(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第一高级中学 湖南长沙 410600 )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的学习笔记

周 明 张 平

(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第一高级中学 湖南长沙 410600 )

本文是对《中国师德手册》中关爱学生,做学生的第二家长的学习笔记与感悟。从对学生的舍生忘死的大爱、博爱、宽容之爱、信任之爱、赏识之爱和理解之爱谈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与核心。

师爱 师德 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1]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三条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说: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离开了爱心,教育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践证明,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开启学生心扉的一把非常有效的“金钥匙”,换言之,热爱学生是一个教师必备的素质,是师德的首要要求,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通过对《中国师德手册》的学习,我归纳关爱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危难时,舍生忘死献大爱。

汶川大地震中涌现了许多英雄教师的英雄事迹。聚源中学地理老师蒲斌用自己的双臂撑起“生命之门”,四川省彭州市红岩小学周汝兰老师“一个都不能少”的故事等等。这些老师用自己的生命或风格表现了感人肺腑的师爱。而培养教师大爱的具体方法有:1、培养自身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高度责任感;2、积小爱变大爱。

二、用博爱之心铸造师德之魂。

“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学生就应该去了解他的一切,包括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情绪变化等。这样可以避免教师“错爱”学生,也可以使教师借助爱来提高学生成绩,以及心理素质。而实施博爱教育的具体方法是:1、加强自身建设:“经师易得,人师难求。”2、理智地引导学生;3、威信以博爱为载体;4、视博爱为教育的支撑力;5、博爱但要避免错爱。

三、宽容之爱——宽容是人生最伟大的力量。

宽容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也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而宽容所释放的力量,更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博大胸怀。庄子说:“君子不为苛察。”我们教师应该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哪怕是学生的行为严重地冒犯了我们。忘记他们的过错,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才是把特殊学生教育好的关键。而实施宽容之爱的具体方法有:1、宰相肚里能撑船——由爱而发的宽容;2、应该记住和忘记一些事情;3、宽容但不消极地接受现状。

四、信任之爱——爱学生,就信任他们。

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对于教师来说,信任学生,就是爱的最好诠释。弘扬信任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口号:“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所谓信任教育就是对犯错误、有过失的学生给予充分信任,并以此唤起他们的自尊和自信,进而使他们“痛改前非”,实现良性转化。而实施信任之爱的具体方法有:1、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来自教师的信任;2、时刻以爱为出发点;3、用尊重体现信任之爱;4、以鞭策激励释放信任之爱;5、用信任接近学生;6、抱定“朽木”亦“可雕”的信念;7、放手并支持学生的决定;8、给予托付。

五、赏识之爱——催生希望的师爱。

学生都喜欢被赏识,被赞美。赏识之爱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是教师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学生每一点滴的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并加大赞扬,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使他们每天都在进步中成长。而释放赏识之爱的具体方法有:1、将赏识之爱用提前夸奖法释放出来;2、将赏识之爱用人前夸奖法释放出来;3、将赏识之爱用间接夸奖法释放出来;4、将赏识之爱用动作夸奖法释放出来;5、承认差异,要留心学生的每一点进步;6、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7、多管齐下,营造赏识的环境。

六、理解之爱——教育,从理解学生开始。

理解不仅需要教师具备爱心,还需要教师善于适当地迎合学生的需要,懂得换位思考,自我理解与自我反思等,同时还需要教师主动去消除理解道路上的各种障碍。教师要理解学生的思想、个性以及所处环境和表现出的行为、言论等,因为这最能体现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和师德师风的高低。而实施理解之爱的具体方法有:1、营造理解氛围;2、上好理解教育课,或开理解主题班会;3、让不良情绪得到及时发泄;4、兴趣融合法;5、暗示意会法;6、角色互换法。

七、把师爱用目光传递出去。

萧伯纳九十岁时说:“要记住:我们的行为不是受经验的影响,而是受期待的影响。”赞许的眼神让学生戒骄戒躁,而肯定、期待的目光就是动力。而用目光传递师爱的具体方法有:1、要注视学生双眼;2、努力使自己目光实现多种情感交流;3、巧妙地调控目光接触的次数和时间。

八、抓住“犯错”时机——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

学生犯错误时往往内心比较脆弱,情绪不佳,如果我们教师能够抓住这一时机进行引导、鼓励,就能让学生随着我们的引导自觉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爱,进而发自内心地接受我们的教育、引导。面对学生的错误,不能轻率地下断语。大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师切莫轻易断定学生的品格,因为你的一句话可能会毁了这个孩子的一生。”另外,抓住时机,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而运用犯错时机的具体方法有:1、对待学生的错误,一要冷静,二要保密;2、教育要耐心细致;3、切忌动不动就上纲上线;4、切忌居高临下去指责;5、爱之深,也别责之太切。

九、让“师爱”成为高尚的“友爱”。

假如我们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并用这种亦师亦友、民主平等的爱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可以让名字成为酝酿友情的契机,我们要善于用微笑传递出朋友般的关怀。教师的微笑,是理性的名片,是对付偏激甚至极端学生的最佳武器。而与学生成为朋友的具体方法有:1、关爱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2、以书信为载体,构建何谐师生关系;3、体贴,更容易让我们和学生成为好朋友。

最后,借托尔斯泰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说:“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便是一个完善的教师。”

[1]叶小媚:《中国师德手册》

猜你喜欢

博爱师爱师德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师爱:班主任工作的永恒主题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互动体验营“博爱星” 周键文
平凡而真挚的师爱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博爱之歌
中盛博爱 蓄势直销
“抠门老人”的博爱情怀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