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通过小学语文课渗透德育教育

2016-03-01

关键词:教导品德教育德育

王 正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兴隆山镇中山小学 吉林长春 130102)

如何通过小学语文课渗透德育教育

王 正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兴隆山镇中山小学 吉林长春 130102)

语文是一科具有教化学生色彩的课程,通过学习传统美德与道德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懂得我国的传统与美德。小学语文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可以促进个人情商与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在学生心中种下民族归属感的种子,形成正确健康的道德观与价值观,为今后的成长与学习摆正道路。

小学语文 品德教育 渗透

前言

语文教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它不仅仅承担着一名教师的义务与责任,同时还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在教学生学习文学的同时,还要将传统美学与道德渗透到教学的过程中去。在日常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以德育人的方针。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感化与教导,发掘课中的隐含寓意,通过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品德。[1]

一、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制定渗透办法

1.提高德育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

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德育的渗透,就目前来说依旧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虽然许多有识之士意识到了我国目前国民总体道德水平的下降,并因此有所动作进行了一定的道德教育加强,但是对于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与价值观的养成依旧远远不够。由于一些教师只注重应试教育,积极培养学生为了让其提高分数,而忽略了品德教育。由此可见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中,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反而被视为无用的鸡肋。此外很多教师的语文功底并不深厚,在一些课程中无法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德育教学,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品德教育的重大障碍。因此教育界应当加强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授课教师的总体水平与专业素质。语文课是渗透德育教学的最好阵地,只有注重其德育功能才能让德育通过语文课程的渗透得到实施。[2]

2.完善教学内容充实德育手段

我国教育部门对于小学生的德育规划,是宏观上的指导,而在具体执行过冲中要加以细化,使得德育在可执行阶段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与目标性。而具体实施的内容,在小学课本中有所体现,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进行德育渗透的教导。这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教育的手段,教师可以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引申与创设,把教材中涉及的教育内容具体化直观化,让学生便于理解与学习。比如学习孔融让梨的故事时,教师可以通过课文的内容对学生的品格进行教导,让他们懂得互相谦让长幼尊卑。对自己的兄弟姐妹要礼让关爱,重视手足之情,只有重情重义才可顶天立地于人世。[3]

二、根据教学特点有计划的进行渗透

小学生虽然学习压力不重,但是依旧具有一定的成绩差异与资质差异。同时根据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与思维变化比较快,因此小学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导时,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其它差异分出层次进行教学。因材施教,才能让每一名学生都学到东西,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将教学的内容进行划分,对应不同的时期应用不同的案例。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其心智尚未成熟是非观念尚未形成,对于这类学生就要进行一些启蒙类的教学,让他们明事理知廉耻。通过类似于孔融让梨或者是凿壁偷光等课程,让他们先进性心性上的定型,之后再进行其他的品德教育。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思维与观念,同时也明白了些许事理。因此就要通过一些具有学习性的课文来进行品格教导,如课本中的《将相和》这篇课文中讲的是负荆请罪与完璧归赵。通过对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教导学生对于犯错要勇于承认,让他们知道低头并不是一件耻辱的事情。而对于完璧归赵的解读,是要教导学生对自己的目标以及信念要忠诚要坚持,对于外来的任何压力与影响都要不为所动。这些品质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学习他们非常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除此之外在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还要讲究一定的共鸣性与渗透性,共鸣很好理解让学生在学习了文章之后对文章中的人和事有了深入的了解。通过这些感悟学生自然会产生一定的代入感,并且与文章的内容产生共鸣,这对随后进行的品德教育非常有利。通过深入的了解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与已经了然于胸,教师再根据文章进行一定的德育指导自然水到渠成。

三、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渗透途径

道德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由于这种教育可以依托的载体很多,因此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我们最常见的方式自然就是课堂模式的教学,它依托教材利用其丰富的内容进行教育,有着无可比拟的便利特性。在语文的学习中教师要通过课文的讲解来引导学生,了解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中的含义,并且结合这些知识让德育内容自然的渗透进来。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榜样创造,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可以真实并且深刻的体会到其中的意境,并获得感悟。比如在学习海伦凯勒的故事时,教师可以对她的经历与过往进行详细的介绍,让学生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她的痛苦与无助。但也是通过学习这些东西,让学生可以将海伦凯勒作为榜样,形成坚忍不拔的意志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决心。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通过让学生学习海伦凯勒使得学生可以时刻自省严于律己。[4]

积极的组织语文课外活动,是让学生开阔眼界修身养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外活动可以丰富语文知识,让学生了解到课本中没有的东西。比如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的课文后,学生难以理解夏日的北海公园有多么美丽,在上面泛舟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通过集体组织的夏令营互动,可以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课文中描写的场景,阳光下的北海公园衬托着无数的少男少女,象征着祖国未来的无限活力。而这样的景象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与震撼,在他们幼小的心灵当中必然会燃起一丝青春的活力与光明的希望。所以语文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互相渗透,应当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寓教于乐充满德育的过程。

结语

语文是思想框架,教师是思想的编织着,将品德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去,是为了更好的教导下一代国人礼义廉耻。而这给了教师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平台,但是大量的挑战也随之而来。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之中应当不断地探索新方法改进旧方法,归纳创新以求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不断的加强品德教育。

[1]胡燕妮. 浅谈在小学语文课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 中国校外教育,2011,07:27.

[2]黄小兰. 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 老区建设,2009,10:63-64.

[3]刘伟. 基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分析[J]. 学周刊,2015,33:109.

[4]翁金秀.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学周刊,2015,20:65.

猜你喜欢

教导品德教育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我想要的教导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撒谎
微博时代下小学品德教育的途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