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如何对体育教学进行创新性教学探析

2016-03-01

关键词:体育课新课标体育

夏 平

(吉林省四平市西苑中学 吉林四平 136000 )

新课标下如何对体育教学进行创新性教学探析

夏 平

(吉林省四平市西苑中学 吉林四平 136000 )

创新新课标下体育教学,要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目标,与教师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倡导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

体育教学 新课标 开放式 创新 参与 兴趣 创新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课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横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结构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被限制了手脚,一味追求时间在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新课改与以往的教学目标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所倡导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强调以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为主要内容,具体做法是以教学目标统领教学内容,通过学生自己充当课堂主体的全新教学形式,使学生的学习由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以接受性自主学习为主、以记忆性主动模仿为主,这样一来改变了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使烦燥的学习融于娱乐活动中,寓乐于教,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了培养。

基于上述教学理念的转变,结合本人多年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经验,认为体育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使全体学生们能够在自主获取和课堂主动合作方面以及学生的自由创新的符合新课标教学环境中的全新理念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效果的全面提高。

一、优化体育教学课堂环境,构建互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主动自主中学习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具体情况进行组织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体育课的教学。教师则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权,进一步地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们能够得到自主的锻炼,从而减少教师无谓的干扰与约束。

1.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骨干学生的带头作用。实践证明,体育课中的体育骨干如果其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样就不会只局限于让学生简单地协助教师去完成一些不必要的基本动作,让体育学生的骨干分子参与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管理,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从学生的角度去安排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这样做的效果也增强了学生课堂中参与学习的氛围,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得到进一步的融合,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也同样会事半功倍。

2.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体育课堂上进行“开放式”教学。在上课时教师应根据需要和可能,把体育课教学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达到实际效果为宗旨,让学生在学习目标相关的指引下,根据学生们各自实际特点,有针对性的对此种情况进行加以练习,在体育课教学实践中与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提出适合学生实际的练习方式,真正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确定了学生们的学习目标,在学习的内容上就可以选择贴近学生实际,迎合学生心理要求,而且具有一定实用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健身体育节目、娱乐体育节目、乡土体育节目、以及生活体育节目相关的内容。同时对体育场地的器械布置、在体育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以及相关的事项等教师要在事前给予充分的布置,以免造成课堂中出现混乱情况以及发生安全事故。

二、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

体育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教学过程,它是一个有目的的教学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如果学生能明确学习目的,积极、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教师的教学就能收到好的效果。体育课的多种课型决定了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教学的多种途径,教师运用不同形式和手段引导学生“参与”教学,通过学生自己去学,去体验,去摸索,学生就能较快掌握所学内容,而不易感到疲劳。在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和素质起到了决定作用。为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具体应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教师要能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在教学中突出教师导的作用,确保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之相辅相成,最终实现和谐统一。其次,我们要确保参与的有效性、力避为参与而参与的现象。在一些公开课上,许多教师使用教具五花八门,究其多少与教学有关,恐怕作用不大;而一些教师,在课中的语言,没有一句不是表扬的,无论学生做得好坏、对错,这恐怕有哗众取宠之意。这两种现象我们在教学中都应避免,利用适当的办法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再次,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参与教学的大环境。在大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增强人才自身素质,已经成为时不我待的一种特殊需要。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二十一世纪今天纷繁复杂的发展趋势。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创新型人才。因此体育课堂教学要求人们建立起开放、民主、活跃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带给学生们愉快的学习感受,从而消除学生的紧张感、焦虑感。实践证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通过这些途径和方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产学习独立精神的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精神,通过创新带动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兴趣,是体育课能否得到效果的关键之一。从体育课教学效果的角度上看,如何让学生通过模仿学习体育课中的动作远远没有让学生自己通过创造去学习的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所产生的效果也更好。在体育课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体会到体育教学必须支持这样一个观念,即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他们真正地成为学习活动中的小主人,才能实现体育教学优质高效,才能促进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提高,为今后的终身体育创造条件。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占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教学方法上就是单方面的灌输,忽视学生的自主性。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发挥,体育教学课也是如此。而在新的课程体系中,体育课教学理念也要求在教育教学中确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融洽,和谐的体育互动氛围。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教师是“策划者+合作伙伴”。策划者就是以协助学生主动发展为已经任,以过程和方法考察为最美,兼顾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层面内容。通过对教学行为精心策划,帮助学生尽可能发展到应该达到的最好水平和最佳状态。“合作伙伴”则是教师显性工作状态,应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领路的朋友,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提高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器”,而是知识积极“建构者”,具有主动性。

猜你喜欢

体育课新课标体育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体育课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