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求新求深求近 创新彰显独家
——浅析同质化新闻的差异化处理

2016-03-01曾庆峰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同质化河南高铁

曾庆峰

(河南法制报,河南 郑州 450004)

求新求深求近 创新彰显独家
——浅析同质化新闻的差异化处理

曾庆峰

(河南法制报,河南 郑州 450004)

当下,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深刻改变着传媒业的生存环境和竞争格局。无论媒体格局发生怎样的变化,原创的、独家的内容仍然是媒体竞争的关键。同题竞争时代,通过创新实现同质化新闻的差异化处理,是媒体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不二法宝。

独家报道;创新;同质化;差异化

在新的传播格局中,传统媒体不断受到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冲击和挑战。在报业转型、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必须发挥自己的长项,加快以内容和形式为主的报道创新,以创新彰显独家,方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注重报道创新,就能有效避免新闻的同质化,使媒体在竞争中取得更大的影响力。报道创新不仅体现在报纸定位、版面设置、重大主题报道策划等宏观问题上,也体现在每天的报道安排中。这就需要报纸的采编人员从新闻的选题、报道的角度、稿件的编辑和组合、版面的设计等方面树立创新思维,从而在同质化竞争中胜出。

一、同中求新

所谓“新”,不仅指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时新性,更是指立意要新。立意新,就是作者在作品中立意要深刻,独具慧眼,能见别人视而不见之物,又能明别人知而不明之理。记者在采访时,务必要独具慧眼,多角度、多方位观察事件,从众人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事件中发掘最有新闻价值的亮点,也就是在寻常之中挖掘非寻常的东西。[1]

2013年10月13日(农历重阳节),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自当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后的第一个老年节。河南的很多媒体都紧盯这一重要节点,策划许多有相当分量的新闻报道。其中,《河南日报》10月10日至13日连续四天推出“明天我们如何养老”系列报道,备受社会各界好评。这组报道从机构养老到社区居家养老等多方面,探讨了河南目前社会养老服务的问题以及未来趋势。报道一经刊出,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河南省主管民政工作的副省长及省民政厅领导对报道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该组报道问题找得准,事例详实,许多建议很有价值。

新闻事物包含着多侧面、多层次的内容信息。可是新闻报道不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地进行反映,必须对内容有所取舍。特别是在会议报道中,必须跳出一般会议消息常规角度的窠臼,不能把新闻视角仅仅局限于会议之中,而要把新闻视角扩展到会议之外,让会议成为一个重要的新闻源,就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2016年7月11日,河南全省公安局处长座谈会召开。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许甘露在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时提出,要落实好各项从优待警措施,并抓好三件具体实事:落实民警体检制度、民警休假制度、暑期慰问。与会的河南日报记者从副省长这短短几分钟讲话获得灵感,迅速写出了《河南省公安厅推出三项惠警爱警举措 落实休假制度》。不到700字的消息,信息含量很大,意义也非同寻常——省公安厅为保障民警身心健康,将民警休假、体检情况将纳入全省公安机关绩效考评。这样的报道,自然比《全省公安局处长会议召开》更引人入胜。

二、同中求深

所谓“深”,是对新闻“纵”向的深入,就是组合式、立体化、观点性的报道。这需要记者长期的观察、积累和思考,也需要编辑对新闻资源进行独特的整合,精巧处理报纸版面。这是对新闻的深化,也更有利于张扬报纸的个性。

例如,9月10日,郑州到徐州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不仅描实了河南“米”字高铁网的“十字骨架”,也为中国“八纵八横”高铁网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横”。9月11日,河南日报不仅在一版头题配发图片和自制的图表,二版、三版也围绕《中国高铁突破2万公里》《高铁时代的“便”与“变”》等,全方位立体化报道高铁沿线群众的所思所盼、列车服务、票价调查等,篇数多,报道集中,但让人不觉冗长乏味;报道规模大,有大量不同角度的图片和美编自制的图表,版面处理非常出彩,让人印象深刻。

美国《华尔街日报》要求信息不能太单一,传播不能太赤裸,必须尽可能占有丰富的信息。我们看“华尔街日报体”的新闻,一般是通过大量生动丰富的“关联信息”(与新闻主题密切相关的信息、人物故事)来深化新闻“主信息”(主题)的,读起来让人觉得丰富多彩,避免了时政新闻的干瘪枯燥。而这些“关联信息”的采集,恰恰容易是独家的,恰恰体现了《华尔街日报》记者的功夫,是与别人不一样的独到之处。

因此,记者在跑机关时,不仅仅是拿材料、参加会议,还要做一些后续采访工作。占有丰富的信息,不仅可以从死材料以外寻找一些与主题相关的鲜活故事,还使得报道变得富有深度。

2016年7月,河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要求到2020年,使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根本遏制。《河南法制报》记者在拿到新闻通稿后,马上在第一时间采访了一位农民工在讨薪过程遭遇踢皮球的具体案例,并报道了全省法院连续6年为农民工讨薪的举措,还对河南省人大常委刚刚表决通过的《郑州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进行了分析和点评。结合《实施意见》中的具体措施,报道呼吁让农民工吃上“定薪丸”离不开司法机关这个坚强后盾,更需要社会共同关注。这篇报道不仅有故事有情节,还提供了详尽的新闻背景及权威人士的评论,变平面单一式新闻为纵向立体式新闻,为读者提供了深刻丰富的新闻大餐。稿件见报后,在社会各界反响很大。

三、同中求近

所谓“近”,就是接近性、求同感。接近性指事实在地理上和心理上与受众接近的程度。接近性最常见的表现是地理上的接近,人们对离自己或亲戚朋友工作和生因此,新闻报道能否引起更多读者的关注和共鸣,新闻本土化显得尤为重要。新闻的本土化俗称新闻“落地”,通常是指把异地重要的、显著的事件、事实,根据新闻接近性原则进行属地化、本土化报道。

活所在地越近的事实更为关注,因为这些事实对人们实际生活的影响更大。接近性的另一种含义是指心理上的接近,包括人们在年龄、性别、收入、职业、信仰、爱好、利益等方面的相近,具有心理接近因素的事实更能在社会类型相似的人群中引起共鸣。

目前,新闻本土化报道越来越成为媒体竞争的策略之一。许多重大国际国内事件或体育赛事,大多媒体都能抢抓时机推出有分量的本土化报道,并在媒体所在区域产生很好的反响。例如,2016年奥运会,河南日报派记者赶赴里约热内卢,重点报道河南籍参赛运动员,写出了《家乡人民期待你们胜利的好消息》《不是金牌,胜似金牌!河南马术选手华天赢得历史性突破》《哪个河南选手最亮眼》《朱婷惊艳表现乐坏家乡来宾》等一批引发河南读者关注并热议的报道。尤其出彩的是,当地时间8月20日,中国女排队战胜塞尔维亚队夺得冠军。河南日报不仅在一版浓墨重彩报道女排夺冠,并在“奥运专刊”上刊发《我所认识的朱婷》《万里之外,家乡父老为朱婷加油》等,让读者全方位地认识自己的老乡——中国女排队主攻手朱婷。

在当下的信息传播中,读者越来越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信息,他们的参与性越来越强。因此,吸引读者参与新闻报道并形成有效的互动,也是同质化新闻报道赢得独家的诀窍。2016年8月5日,国家工商总局公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河南法制报根据事先整理的线索,一方面采访市民的消费维权故事,一方面采访律师、法学专家等,并征求他们对《条例》修改的期盼和建议,整版报道《消法实施条例公开征求意见 直击痛点市民盼执行给力》,既有市民亲身遭遇的消费争议和维权难的案例,又把《条例》规定和市民的建议放在一起对比。该报道在见报前就备受市民和网友的关注,一经推出很快形成热点。

[1] 诸葛丹,唐伟荐.同质化报道如何突出差异——从新闻采编着手抢占差异化竞争的制高点[J].新闻界,2004(2):55-56.

G212

A

1674-8883(2016)18-0239-01

曾庆峰(1974—),男,河南郑州人,本科,编辑,研究方向:报纸编辑。

猜你喜欢

同质化河南高铁
出彩河南
高铁会飞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我国法学研究生教育同质化现象之反思
怎样看待农产品电商的同质化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人地百米建高铁
同质化叙述中的价值重构——从韩剧《太阳的后裔》说开去
“规培”同质化与医生“精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