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发展路径

2016-03-01李可欣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影视制作影视剧

李可欣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0)

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发展路径

李可欣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0)

新媒体环境下,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接踵而来,不断冲击着影视制作与传播的模式和发展路径,新媒体与生俱来的互动性、时效性、参与性、个性化都已为当下影视制作传播所吸纳。本文通过探究新媒体技术在影视制作与传播中的功能,导引出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制作与传播发展的倾向性特点,使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发展路径变得清晰可见。

新媒体;影视制作传播;特点;功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已运用到生活中的各领域。在现代社会,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媒体形式就是影视媒体,从电影到电视剧,再到耳熟能详的广告,影视制作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一、新媒体技术在影视制作与传播中的功能

新媒体作为一种以技术为依托的媒介形式,与时代同步、与科技同步,其具有显著的互动性、融合性、时效性、体验性特点,将直接注入影视剧制作和传播链条中。影视剧制作传播在新媒体技术的积极介入下,促进了其制作技术的更新和传播力的加强。

从文本内容角度看,新媒体技术扩大了影视剧内容。2015年,IP突然流行起来,玄幻IP首党让各大影视制作公司争相购买;2016年,樱木玄幻题材风起云涌,如《幻城》《盗墓笔记》《封神传奇》,而这类题材的兴起正是依赖于新媒体技术的兴起,虽制作毛糙,手段相对落后,被诟病为“五毛特效”,但不可否认新媒体技术使当下的影视剧内容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可拍摄的内容和表现的形式被扩大了数倍。同时,拍摄内容进行时开始流行,制片人、导演可以边拍边编,可以更多地融合社会、观众的意见,做出内容性更接近目标观众的影视作品。

从表现方式角度来看,新媒体增强了影视剧的审美性和艺术性。新媒体的引入增强了影视作品的画面效果,增强了其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尤其是3D、4D技术的引入,以及环幕、巨幕、IMAX等新媒体载体的出现,使受众体验到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作品传达的内容更精准。比如今年暑期热播的国产动画片《大鱼海棠》就是巧妙地运用了3D技术,实现对散装化素材的组合嫁接,给人一种真性感,带给人新奇和享受。

从传播渠道角度来看,新媒体扩展了制作播出途径。新媒体时代下,影视剧的制作播出途径更加多元,移动多媒体设备的普及使影视剧实现了随时随地的播出。导致传统的影视剧播出渠道受到冲击,据统计,2015年、2016年玄幻剧《蜀山战纪》《华胥引》《预见王沥川》《六扇门》等10多部影视剧都选择了先网后播模式,这不仅有利于消化当下产量过剩的影视剧库存,也成为网站吸纳会员、扩充自身力量的有效手段,应该说双方在双赢的前提下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明确位置。

二、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制作与传播发展倾向性特点

新媒体(NewMedia)是一个相对概念,新与旧相对,不仅强调时间顺序,更注重新技术的引入与更新。目前,学术上公认的新媒体是指在传统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之后形成的新的媒体形态,具体指在新的技术支撑系列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囊括了现有的数字报纸、网络媒体、移动终端等。考虑到未知的技术发展趋势,新媒体更多地被认为“以网络为基础的传播媒介”,考虑其特性也可将其定义为:具有交互性、时效性、海量性、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的传播媒体。新媒体在21世纪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期,并迅速被影视制作传播所利用,后者利用新媒体的特点迅速发展完善自己,使其具有新媒体时代的制作传播模式和文化特征,形成独具特色的影视制作传播模式,并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呈现出部分倾向性的特点。之所以称为倾向性,是指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这些特征将保持基本特性的稳定性,表现形式的活跃性,而这种倾向的特点将有助于我们具化地勾勒出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发展路径。

影视制作不仅限于规模性产业,以网络剧为代表的作坊式生产开始出现。制片人、Producer主要负责影视剧创意萌芽、拍摄制作到最后营销发型的全部环节。在中国,制片人阶层尽管尚未成熟,但随着网络剧的大量兴起,影视制作肯定将不单单仅依靠大制片公司的制片人。2009年,国内就有网站推出自制剧,但数量少、内容单一,直到2014年,网络自制剧的数量超过了之前数年累计数量的综合,被业内人士称为“网剧元年”。据统计,2015年全年共计有355部网络剧上线,几乎是2014年两倍,从数量到质量都显著提升,甚至开始反哺影视行业。由此可见,网络平台、小作坊的影视制作生产,将以合适的形式进入影视制作传播产业之中。

影视剧制作的参与方式,从观众单一被动接受向积极参与、高度互动模式转变。在传统媒介时期,影视剧制作者是制作者、传播者,一部分还扮演着文化布道者的身份。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度介入,影视制作从前期演员的选择、拍摄中粉丝造势的影响、拍摄后期网络上的互动,包括最新出现的“弹幕”,都由广大受众直接参与到影视制作与传播过程的始终。比如观众可以依据影视作品作出影视作品的评价类型作品,直接从旁观者、被动者、接受者变成传播者、主导者。

影视制作传播突破线性束缚,传播力大大增强。传统媒体时代,影视制作传播一直按照时间流程编排,受众也必须依据时间线性的特性观看,受到时间、空间的种种限制,传播力自然大打折扣。新媒体时代,彻底改变了这种线性传播、传、受割裂的被动化局面。受众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地获取影视剧信息,并在自身不需要时通过设定有限“菜单”模式直接过滤掉不相关的影视剧,而对于自身感兴趣的则可以自行设定观看时间、调整播出顺序,并可全程参与其中。由此,观众对影视剧的关注度大为提升,影视剧快速、有效的传播力显著增强。

三、结语

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伴随着新科技的研发,新媒体的形态、样式、功能也将不断发展变化,影视制作播出在未来将毫无疑问地继续随着新媒体的脚步,引入技术,融合优势,使其发展得又快又好。

[1] 韩洁.新媒体背景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提升路径[J].鄂州大学学报,2015(12):59.

[2] 吴明阳.关于新媒体背景下影视制作与传播探讨[J].媒体观察,2013(3):65.

J943

A

1674-8883(2016)18-0220-01

猜你喜欢

影视制作影视剧
课程思政视域下影视制作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创新与探索
多媒体技术对影视制作技术的影响分析
影视剧配音语言的艺术特性和表现形态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发展路径分析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跟着影视剧学育儿
关于数字化影视制作中的技术和艺术融合分析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关于影视制作投融资问题探究
翻拍影视剧是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