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人街探案》
——善恶应如是

2016-03-01杨婧绮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小萝莉喜剧片秦风

杨婧绮

(扬州大学 新闻与传媒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唐人街探案》
——善恶应如是

杨婧绮

(扬州大学 新闻与传媒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唐人街探案》不同于传统的侦探片,其贯穿始终的是善与恶该如何分别,世人所看见的善与恶是否就是真正的善与恶?正如影片开头便提到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善于行,恶于性,无关对错,无非黑白,无尚因果,善恶应如是。

《唐人街探案》;善;恶

一、引言

《唐人街探案》在2015年年尾“悄无声息”的上映了。这样一部小成本、营销甚少的喜剧侦探类型片,竟然在大片的重重包围之下杀出了一条口碑之路。被冠以“喜剧片”名号的《唐人街探案》,骨子里流淌着“侦探片”的血液。“喜剧片是它的商业属性,侦探和推理是他的艺术属性。”[1]《唐人街探案》的第一个高明之处,在于用喜剧的元素衍生出了一个破案推理的故事。与传统侦探片有所不同的是,在一切看似尘埃落定之后,本应是受害人的小萝莉忽然变成了主导一切的幕后真凶,她笑着对秦风说:“这本书上说,个体生命不同,但这世界善恶总量不变,每个人从出生就注定扮演各自的角色,有的是善,有的是恶,你是什么?”秦风没有回答,只是将一张白纸对折放在了她面前。直到这一刻,这部电影想要传达的内容才真正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二、秦风与唐仁,金刚与菩萨

中国的大荧幕上向来不缺少侦探片,也不缺少喜剧片,但却缺少有着推理片意识的喜剧片。陈思成作为导演走了一步非常精彩的棋,他把一个推理故事放进了与之截然相反的喜剧氛围中,笑着笑着就讲完了本该严肃甚至悲伤的内容,最后又来了一把反转,把之前的一切硬生生地撕碎了给你看,这种打脸式的道义宣讲终于让观众意识到,他想说的不仅仅是推理、破案,还有世俗伦理和善恶观。

秦风,一个天才少年,考警校落败;唐仁,秦风的外婆介绍他时说他是唐人街第一神探,实际上却是唐人街第一神混。这样看来,这两位主角的形象似乎已经定性了。唐仁负责惹事,秦风负责收拾烂摊子;唐仁成了嫌疑犯,秦风就给他破案;唐仁坑蒙拐骗,秦风循循善诱;一黑一白,界定得如此一目了然,至少在影片的前100分钟内,所有观众都是这么以为的。然而《唐人街探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你以为的永远不会是你以为的。临近结尾时秦风终于道出了他被警校拒绝的原因——“我想完成一次完美的犯罪”。这个时候,我们再来回顾整个破案过程,秦风在破案的过程中,唐仁一直在问为什么,秦风便一一的解释给他听,逐一完成了他的推理。最了解犯罪心理的人,永远不会是警察,而是另一个犯罪,秦风正是通过这样一个破案推理的过程,与之前他提到过的“完美的犯罪”相呼应,他既是在破案,也是在犯罪,最终来满足自己想要“完成一次完美的犯罪”的心愿。秦风是菩萨吗?慈眉善目,解救众生?他不是,他才是本片中真正的金刚,他是恶的化身,却有着善的外表。唐仁呢?唐仁才是菩萨,所以最后解开所有的谜团时才会都由他娓娓道来。秦风与唐仁自始至终都互相扮演着善恶的角色,只是在不同的时间段上进行转换,既可以大杀四方,也可以普度终生,既是金刚,也是菩萨,看似脸谱化非常明显的两个人物,究其根本只是同一物象的不同表现形式在特定环境下的不同呈现罢了。

三、何为善,何为恶

影片的一开头就出现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这句话初看时大部分人不以为然,然而等到影片结束后再来细细品味,才会发现导演想要告诉我们的,早早地就已经直截了当的提出了。

人性善恶,这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告子认为:“人性如水,性犹湍水,水无分于东西,决诸东方则流东,决诸西方则流西。人性之无分善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就是说,人性无善恶之分,为善为恶,无非一念。但看完整部影片之后再来思考,难免会想起开头那句话的后半句“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所谓善恶,其实本没有明确的区分与界定,无非是各人入各眼,各眼悟各言。就好像秦风用来回答小萝莉“有的是善,有的是恶,你是什么?”这个问题的那张纸。第一次,小萝莉借物理老师之口问秦风如何将一张白纸立在桌面上,秦风很快给出了答案:将纸对折。第二次就是在小萝莉的病房中,秦风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再一次将纸对折。这个情节不仅是对之前内容的一个承接,更是秦风自己的回答,他是善,也是恶,无法区分,但可以同时存在,恶于性,善于行,这是他所以为的善和恶。值得深思的是,小萝莉说“这本书上说,个体生命不同,但这世界善恶总量不变,每个人从出生就注定扮演各自的角色,有的是善,有的是恶,你是什么?”,那本书正是《格林童话》。所有人都以为格林童话是写给孩子的童话书,却不知道《格林童话》在诞生之初并不是写给孩子看的,而是写给成年人看的黑暗童话。它的原版故事是极其血腥与黑暗的,从中读出善恶体会的却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这样的设置不仅有趣,更有冲击。《唐人街探案》中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善恶的结合体,或善于心恶于行,或恶于性善于行,小萝莉的养父、盗金团伙、过恶于行,于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个世界的伦理道德不允许有大恶之人,却允许内心向恶表面大善之人,善恶本无分歧,只是在于人各执一念而已。

四、结语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唐人街探案》这部片子的精彩与否,见仁见智,与其说这是一部推理与喜剧类型片相结合的探索,倒不如说是教科书式的宣讲与教义,而善恶无关一切,只在乎自己本身,几乎贯穿全片的发问:你眼中的善恶,是怎样的?

[1] 陈思诚,李金秋,冯斯亮.“我一直想拍一部侦探电影”——《唐人街·探案》导演陈思诚访谈[J].当代电影,2016(2):46-49.

[2] 王新华.周易系辞传研究[M].文津B255,1984:169.

[3] 格林.格林童话[M].杨武能,译.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131.

J905

A

1674-8883(2016)18-0217-01

杨婧绮(1992—),女,江苏扬州人,戏剧与影视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小萝莉喜剧片秦风
说安大简《诗经·秦风·小戎》的“五备桹”
《诗·秦风·晨风》的再讨论
国风·秦风——《蒹葭》或许,从来都只是一首爱情诗!
秦风
GDP不是任由打扮的小萝莉
勇气惊人!美5岁小萝莉自己拉弓射箭拔牙
《办公室的故事》叙事手段的戏剧化分析
《水浇园丁》的镜头韵味与表达趣味解读
中国电影狂欢背后的怪圈和悖论
《恶棍天使》一场草根的梦幻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