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媒体环境下对新闻教育的思考

2016-03-01魏冬松赵思瑶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媒介受众数字化

衣 扬 魏冬松 赵思瑶

(沈阳理工大学,辽宁 沈阳 110159)

数字化媒体环境下对新闻教育的思考

衣 扬 魏冬松 赵思瑶

(沈阳理工大学,辽宁 沈阳 110159)

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新闻内容、新闻流程和新闻报道等很多方面有了重大的转变。如何把新闻融入数字媒体时代所带来的这种转向,数字媒体环境下对新闻教育是先决条件,也是新闻教育界长期发展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新闻教育的方式:深度报道的训练、加强学生新闻策划以及向国际学习培养学生“视野融合”的方法,来实现未来新闻思维的转变。

数字化媒体时代;新闻教育;人才培养

一、前言

“0”“1”的代码转变成信息进行信息传递,这是数字化信息技术依靠计算机进行传递的方式。这种方式进行信息传递使信息相比传统的新闻传播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化、新闻更新速度更加迅速。自从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新闻界及其迅猛发展,改变了新闻传播媒介的结构。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以及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在当今社会已经进入数字化媒体时代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数字化媒体时代新闻实践的转变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早在2003年就建立了第一批“媒介融合专业”,3年后开始招收学生。我国新闻教育界也作出了改变,目的是培养出适应数字化媒体时代的人才。下文阐述数字化媒体时代的新闻实践的几个关键转变点,用这种转变来提升未来新闻人才的基本素养,以及面对这样的转变该如何展开新闻人才培养工作。

(一)“媒介平台化”使新闻制作流程发生改变

“媒介平台化”是改变新闻制作流程的首要特点。现今,媒介技术更新已经是各个新闻机构相互竞争的主要方式。越是科技发达的当下,媒介技术在新闻领域起到的作用就越大。也可以这样说,人们更愿意用先进的媒介来发表自己的观点。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就是个例子,各个国家馆的布展在上海世博会进行展览,各国都用当今最先进的技术来展示本国的成就。但展览中基本没有实物展出,很多国家都采用3D或4D的大银幕展出。发达国家大多靠多媒体数字技术来实现这个展出。由此可见,如今人们对媒介特别是新媒介的依赖性在增强,其次是媒介技术的竞争似乎已经成为国家间角力的另一种方式。

(二)分众的力量导致新闻内容的改变

受众强大的作用是当今各媒介组织绝对不能忽视的问题。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也有很大的提升,他们不再“随声附和”。受众利用网络等科技手段,不仅可以从数量庞大的信息流中“取”新闻,而且还可以自己“推”新闻,比如通过“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新闻。受众自己“发布新闻”,从而促进了“公民新闻”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新闻筛选人”这个曾经对新闻进行审核的角色已然消解,受众自己就可以是“把关人”,他们往往并不满足于媒体单方面给他们提供的信息,还通过自媒体发布信息。可以这样说,现今新闻媒体面对的是受众自由选择媒体的“买方市场”,而不是媒体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

三、数字化媒体时代下新闻教育思维的转变

(一)重构通识教育版块

向学生提供的工具,最好是可以用来分析世界,因为数字时代新闻理念的转变,树立了人们融入世界的意识。所以,新语境下新闻教育的改革第一步应从通识教育这一方面入手,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工具,使他们有丰富的知识背景,这样能对数字化时代的新闻实践、新闻价值识别的能力与需求创新有很大的作用。

当下很多高校都已开始进行通识教育改革,但大多都单单强调“通”,却没有强调“识”。笔者认为,在给学生提供传统的文学、社会学等教育内容的同时,还要依据新闻本身的特色和发展方向进行转变。从某种层面上说,有全球视野首要条件就是拥有足够了解世界的知识,是将来新闻人进行国际传播的必要素质之一。

(二)新闻专题策划训练

内容的创意与能力的整合,就是指新闻专业本身处于数字化媒体时代背景下应该如何着重培养新闻人的哪些方面的素养和能力。上文提到的如何在数字时代语境下真正实现技术和内容的互动以及创意,是将来新闻思维转变的关键。有创意在新闻人是指新闻人应该具备新闻编排和新闻策划的技能以及新闻人所具有的创新能力。其关系到新闻人所采集到的内容能否更好地与多种媒介相结合,从而获得更好的新闻传播效果。我们所提及的“创意”并非空谈,而是能在现今过剩的信息海洋中挑选到有传播意义的新闻信息,然后对相关性新闻信息进行整合和联动。相对而言,那些所谓新闻价值的筛选和判断就要通过之前文章中提及的通识知识体系长期系统的培养,才会起到理想的效果。处于当前数字时代的新闻人一定要增强自身的能力。同时,网络平台有关的“网络新闻专题”“链接新闻”以及策划等的训练也都可以加入新闻教育基础训练的规划之中。

四、结语

数字化媒体时代的新闻内容、新闻流程和新闻报道等很多方面都有了重大的转变,促使数字化媒体时代发生了转向。所以,这种转变促使现今的新闻人必须作出相应的思维转变,加快提升自身的素养以适应这种变化。现今,新闻人才的培养和新闻教育都处在整合和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使新闻教育运用于数字媒体时代的新闻实践,这必将是新闻教育界人员未来需要长期研究和关注的重点问题。总的来讲,如何在数字时代环境下实现内容和技术的互动以及创新,都将是未来新闻思维转变的关键。数字化新闻教育与改革的路还很漫长,不过,只要在强调技术进步的同时加强观念和思维的改变,就能从源头上跟上国际数字时代的脚步。而我们只有做到在处理数字时代的新闻时用融合的视野,才能解决问题。

[1] 刘滨.如何选取电视民生新闻题材[J].理论观察,2012(2):107-108.

[2] 张薇.教育报道与记者的社会责任[J].新闻战线,2006(7):50-51.

[3] 陈雪华.新形势下高校校报的教育功能研究——以江苏常州高校校报为例[D].甘肃:兰州大学,2011:39-43.

[4] 戚家坦.高校校园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提升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13:20-21+26.

G210

A

1674-8883(2016)18-0365-01

衣扬(1995—),女,辽宁大连人,金融学专业。

猜你喜欢

媒介受众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