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的传统出版业创新模式探索

2016-03-01张利娟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跨媒体出版业互联网+

张利娟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 100098)

“互联网+”时代下的传统出版业创新模式探索

张利娟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 100098)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出版业已开始步入数字化时代,并在其中担任着内容提供商的角色。然而,“互联网+”时代的内容捕捉能力与配套的技术商业模式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出版业唯有积极寻求突破,才能保证自身的稳定发展。本文具体分析“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出版业的创新模式,以便推动传统出版业能够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互联网+”;出版业;创新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已让传统出版业的生存步入尴尬境地,促使出版业工作者纷纷探究传统出版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模式,以便从根本上提升传统出版业的发展水平。

一、发挥内容资源优势,不断推出产品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出版业为了更好地发展,便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内容资源优势,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出版方式创新。

(一)深挖内容资源,大力发展跨媒体出版

传统媒体的出版方式,主要是通过某种载体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方面的资讯。这种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要求,改革势在必行。为提升内容资源的深度,应大力发展跨媒体出版。所谓跨媒体出版,即在原出版方式的基础上,加强与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社会媒体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形成多介质共存的出版方式。[1]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书配盘”“书配卡”等形式便属于跨媒体出版,其本质跨越了介质形态。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样的方式已不是单一的介质生产,而是生产“内容”。跨媒体出版为这些内容提供了良好的拓展渠道。

例如,我国外文局于2007年与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双方合作共同构建了统一的资源库,主要包括外文局集团内部内容、经营、管理等各类资源。同时,通过跨媒体的方式发布,实现了书、刊、网的一体化,即所谓的跨媒体出版。这样的出版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网民的多种浏览需求,从而有效提升网民的阅读体验。[2]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出版业可充分利用多种网络平台,推出图书、影视剧、广播等多种形式的内容,为消费者提供不同的阅读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各项需求。

(二)探索个性化出版方式,深入挖掘市场发展潜力

按需印刷是指按照用户的要求,依指定的地点和时间,直接将所需资料的文件数据进行数码印刷、装订。该技术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传统出版社短板书、专业书、学术书出版难的问题,并凭借自身印制速度快、零库存、资金回笼快等特点赢得了广大出版商的青睐。这不仅能更好地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还能为出版业的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二、整合数字化信息系统,实现技术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大多数出版社可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采用信息化的解决方案,如在发行管理、编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管理以及与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应用相应的管理软件。但在内容资源管理、企业资源管理以及电子商务等方面构建数字化的出版社还不多。

当前,我国大多数出版社虽都采用了信息化的管理系统,但这些系统并非基于同一平台,而是各行各路,彼此之间毫无关联,从而导致了系统的应用环境、系统支持以及数据库平台等都自成体系,形成“信息孤岛”,严重影响了传统出版业朝着数字出版的方向发展。[3]为打破业务部门与信息部门之间的信息障碍,实现“一次建设,多元发展”的目标,便需要在实施数字出版建设的基础上统筹规划,以形成大规模的数字化成效,建立一个基于统一数据库平台管理的数字出版系统。

三、创新传统出版管理模式,努力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互联网+”的出现为传统出版业构建新的出版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此环境下,融合与创新成为传统出版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一方面,传统出版方式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创造出了新的出版生态环境,如个性化出版、众筹出版、IP写作等。这些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进步,也是“互联网+”模式对传统出版业提出的新要求,从而形成了新的出版态势。另一方面,传统出版业通过与互联网之间的连接,实现了跨界融合。传统出版业只有顺应跨界融合这一主流趋势,掌握其中规律,并善加利用,才能让互联网成为推动自身发展的有力手段。在此过程中,不仅要让互联网为传统出版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更要利用互联网思想对传统出版过程进行管理。坚持以“内容”为主的出版原则,积极践行“平台+内容”的出版模式,以便有效提升传统出版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要加强跨界合作,打造全面科学的出版生态系统,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努力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四、建立社交化的信息传播体系,创造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内容

传媒社交化的出现让信息具备了即时、互动、分享等特点,信息更多是以碎片或聚合的方式出现。因此,在传统出版业中的一些小众媒体,其内容的编辑、发行与传统方式都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不论是在选题、办刊特色与针对群体方面,都需要采取创新性策略,在“互联网+”模式背景下为传统出版业的社交化赋予更多的社会化属性,深化传统出版业的社交关系。首先是出版品牌,传统出版的优势在于拥有专业的采编人员以及高质量的内容。然而随着网络交互时代的到来,出版品牌终究需凭借互联网思维才能进行网络拓展,在互联网中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第二是出版内容,只有创新出版内容与形式,才能满足现代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出版业应该构建社交化的信息传播体系,以便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内容。

五、结语

“互联网+”时代下,我国的传统出版模式正处于不断革新的阶段,各项业务模式与发展方向需不断尝试,才能将新的技术、理念与思维合理地应用到传统出版业,以便实现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 杨慧娟.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及创新研究[D].郑州大学,2013:78-79.

[2] 孙韵.“互联网+”视域下的传统出版转型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科技与出版,2016(05):135-138.

[3] 王瑜.浅论互联网时代传统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J].传播与版权,2016(06):41-42+45.

G230

A

1674-8883(2016)18-0308-01

猜你喜欢

跨媒体出版业互联网+
网络多屏视域下传媒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评《交互叙事与跨媒体叙事:新媒体平台上的沉浸式故事创作》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试谈新环境下的博物馆跨媒体叙事
市场经济中的司各特:文学出版业与历史小说的兴起
人工智能2.0时代的跨媒体智能
出版业的新趋势与高校出版社专业发展的思考
寻路跨媒体
南宋出版业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