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基层电视新闻的民生化视角

2016-03-01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民生栏目

陈 丽

(宁化县广播电视台,福建 三明 365400)

浅析基层电视新闻的民生化视角

陈 丽

(宁化县广播电视台,福建 三明 365400)

我国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也逐渐变得完善起来。如今,我国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准确、客观、及时化。官方媒体的报道体现的是权威性和可信性,而商业媒体报道突发性新闻事件时,较官方媒体更具有时效性。可见,报道各有所长。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具有明显的优势,表现在报道的时效性、报道的立体全面性、与网民的互动反馈以及报道形式的多样化等方面。在网络发达、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网络媒体准确、全面、客观、及时地报道突发事件,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是该媒体获得受众认可的最佳方式之一。

基层电视新闻;民生化;视角

现如今,电视民生新闻有很多不容易的方面。受到新闻娱乐化的影响,很多民生新闻工作者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一味迎合受众,以提高收视率。这一风气必须遏制住,否则整个新闻界都会受影响。随着观众对新闻真实性、深度性的关注,以及新闻监管部门的监管,电视民生新闻定会改变低俗状态,真正走向正轨,为广大民众服务。

一、基层电视新闻民生化的呈现形式

(一)硬新闻软报道

电视新闻要符合电视生存和发展的规律,才能提升竞争优势。硬新闻一直是电视新闻最普通的呈现形式之一,但硬新闻也应该是民生的题中之义,要想让硬新闻成为受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就要在报道手段上摆脱原有较为宏大、刻板的叙事模式。具体而言,就是用平民化视角,报道百姓关注关心的事件、政策等焦点热点,用平民化的语言,以“深”“趣”“软”为主,来解读,来报道。必要时甚至可以采取百姓直接与政府部门领导对话的方式,来畅谈时事政策、政府工作方向、市政规划、惠民政策等百姓关心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政府、媒体、百姓三方要以平等的视角和姿态探讨大众关注的事。

(二)把小新闻做深

目前,基层电视新闻民生化最大的不足之一就是报道普遍流于表层,两三分钟内讲述完一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就算了结。这样一来,各个栏目的节目信息量看上去很大,但真正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却很少。在当下这样一个传播技术发达的信息时代,很难做独家新闻,因此要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对所报道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有意识的策划、设计。这样既能增加新闻报道的深度和温度,还能提高新闻的可视性。而把民生新闻做深做细正是目前基层媒体急需加强的。

二、基层电视新闻民生化的路径

(一)提升民生新闻高度,树立“大民生”概念

民生新闻栏目一定要拓宽思路和眼界,要认识到民生新闻栏目的定位不仅仅是家长里短、市井新闻、奇闻异事,民生新闻栏目不只是用来解闷儿的,还要用来解惑。其实,国家的大政方针都和民生息息相关,同样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民生新闻就是要反映“大民生”。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稳定是民生之盾,电视民生新闻要把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五大民生问题作为宣传的重点。民生新闻栏目应该对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方针政策进行接地气的解读,可以从小处切入,以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生动的报道和诠释,使基层民众通过看民生新闻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未来走向,知道这些国家大计将会为普通民众生活带来的变化。这样,民生新闻才能带给民众更为广阔的视野,民生新闻才会摆脱媚俗的“小民生”窠臼,有更为广阔的报道空间和发展前景。

(二)电视时政新闻民生视角应该注意选题的科学性

时政新闻深刻的内涵是新闻品质的保证。但是,从民生视角进行报道时,新闻工作者应该注意采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否则会起到反面的效果。例如,一篇很长的新闻报道会让观众失去观看的兴趣,紧凑画面的播放反而会激发观众观看的欲望。事实证明,不是报道得越详细越好,而是要将重点快速呈现出来。对于民生新闻话题的选取,也要科学规划,真实反映人民的生活,给群众带来一定的收获,传递社会正能量。

(三)深挖新闻,促进“小民生”向“大民生”的转变

在日常的民生新闻报道中,我们看到的大多是水管堵了、乱扔垃圾、吵架等鸡毛蒜皮且没有多少新闻价值的小事。这些小事在民生栏目的报道中,应把握有度,切忌过度报道。这就需要记者编辑在深入实际生活的基础上,把民生事件放进社会大背景中分析解剖,挖掘提炼新闻价值,以小见大,提高民生新闻的厚度、深度和温度。此外,基层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应多视角、多方式地增加民生新闻的本土化和贴近性。

(四)创新报道形式,突出细节挖掘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基层电视媒体的新闻节目除了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比例较大之外,少有涉及民生类的报道,大多存在节目质量差、受众流失严重、关注度低等不足。民生新闻大多以画面纪实为主,因此要突出细节,做到每个细节都不能疏忽,以凸显其视觉冲击力。而文字记者应与摄影记者充分沟通,合理使用现场同期声,使观众收看节目时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加对民生新闻的印象。

(五)取新媒体之长,实现共荣发展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必须要取长补短,走共荣发展之路。业界有较为一致的看法,那就是在新媒体蓬勃兴起的今天,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被挤压,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日渐衰落。新媒体固然有它的传播优势,但是在内容和公信力等诸多方面还存在短板,而这些恰恰是传统媒体的长项。电视传媒是党和国家的喉舌,电视新闻以其权威性和公信力在这个发声媒体众多、信息鱼龙混杂的时代更能显现出优势。不管现在还是未来,电视新闻都将是引领舆论的主流,如果能够锐意创新,取新媒体之长补己之短,做好电视传播平台和网络新媒体平台的科学结合与布局,必将实现两者的共荣发展。

三、结语

现如今,电视民生新闻有很多不如意的方面。受到新闻娱乐化的影响,很多民生新闻工作者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一味迎合受众,以提高收视率。这一风气必须遏制住,否则整个新闻界都会受到影响。随着观众对新闻真实性、深度性的关注,以及新闻监管部门的监管,电视民生新闻定会改变低俗状态,真正走向正轨,为广大民众服务。

[1] 郭静.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方式改进研究[D].山东大学,2015.

[2] 张娣.民生新闻的传播理念研究[J].科技传播,2015(05):64+60.

[3] 张健.探析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创作对策[J].新闻传播,2015(11):101-102.

G222

A

1674-8883(2016)18-0296-01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民生栏目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关于栏目的要求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栏目主持人语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