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主持人的涵养

2016-03-01曹显斌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南昌主持人受众

曹显斌

(南昌广播电视台,江西 南昌 330038)

试论主持人的涵养

曹显斌

(南昌广播电视台,江西 南昌 330038)

本文从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治学和修德的理念着手,通过中外著名节目主持人的主持事例和南昌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成功的主持案例,分析了主持人在语言表现、应急处理、现场控制等方面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涵养,这些素质和涵养奠定了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地位,同时也是决定节目成败的关键因素。同时,从主持人的学习借鉴、感情投入、经验累积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具体论述了主持人如何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涵养。

主持人;节目主持;涵养

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堪称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百代文宗”之名,韩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体现了他对治学和修德的深刻理解和执着理念。现在拿来细思量,对当下的职业操守具有一定的提示性。

播音主持人是通过语言艺术与听众搭架心灵的桥梁,传播市民喜闻乐听的东西。因此,恪尽职守和提高素养是节目成功的关键。纵观当下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新闻的策源地、集散地以及主战场。传统媒体电视的收视率、广播的生存前景、纸质媒体的读者量被不同程度地推到了风口浪尖。那么,如何引导主流思想舆论,发挥领跑作用争主动,在开放的舆论空间中树立风向标,就考验节目主持人的涵养、学识以及经验。

当今情感类节目已成为一种新兴的直播节目形式。对于直播节目主持人而言,在把握节目进程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嘉宾、现场观众的参与,要鼓励嘉宾和观众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是直播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与嘉宾的地位是平等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观众更喜欢聆听嘉宾的讲述。这就需要主持人灵活控制节目的节奏,适时提问,适时疏导,要善于灵活掌控节目中的每个环节,嘉宾和现场观众的充分沟通,能让节目现场的气氛更活跃,讨论内容更深入,节目也就更具魅力。南昌广播电视台新近推出的一档大型人物访谈节目《你在家乡还好吗》陆续播出了从南昌走出去的一批成功人士的故事,通过节目主持人的亲切访谈,嘉宾的娓娓诉说,让观众走进了人物的世界。

“新闻故事化”是“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事件中隐含的故事”。(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富兰克林语)以《你在他乡还好吗》易斌的经历为例:易斌是江西九江人,2016年6月份,以中国代表团副团长的身份前往墨尔本参加了一个中国医药行业走向世界的高峰论坛,并发表了主旨演讲,他的故事很多,他没有读高中,而选择去体校,结束学业后被分配到九江浔阳土地管理局,一年后丢掉铁饭碗辞职下海,在北京房地产界名声大噪后又进入医药行业做叶酸,成为叶酸领域第一人。在整个访谈节目中,主持人起到了很重要的穿针引线的作用,使这个新闻故事化了。易斌的经历变成了一个很好的内容,满足了受众爱听故事、爱讲故事的心理要求。在严格意义上的独家新闻消失的今天,如何将新闻故事讲得生动鲜活,成为媒介竞相经营的重点。新闻故事化倾向已成为媒介生存的一种手段,将新闻选择与制作中新闻价值的判断权交到受众手中,在内容上选择那些受众感兴趣的新闻,市场理念下的受众导向已成为新闻选择与制作的理念。

在美国,谈话节目都是以主持人的名字来命名的,优秀的主持人常常能使一档谈话节目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今夜》的主持人琼尼·卡森主持这档节目长达30年后方才光荣退役。被誉为“谈话节目皇后”的黑人女主持人奥帕拉·温弗丽挂帅十余年,仍高居收视率榜首的宝座。因此,美国电视界在选择主持人时,最看重的不是个人的容貌和仪表,而是学识、经验和幽默感,因为这些内在的素质和涵养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的,反而会魅力倍增。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可以说,我们的节目主持人以社会的新闻传播者面目出现,同时完成社会教育者的使命。因为每个主持人要通过节目来唤起观众的思维,让受众在多重信息的交流过程中构筑起联想的空间,只有让观众体会到艺术魅力,主持人才能成功地塑造出节目的意境美。

语言艺术是主持人驾驭节目的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文化素养。要想创作出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就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语言艺术修养。语言艺术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主持人在工作生活中不断学习锻炼。只有提升业务素质,增强语言能力,主持人的语言艺术才能不断增强,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主持人要学会把思想和感情巧妙地融入节目中,在语言表达中渗透着审美情趣,在优美旋律中流淌着艺术气息,这样才能够使广播电视直播节目更具魅力,为广大观众所喜爱。真诚自然,融入真情实感,饱含意境美的广播电视节目才是大众喜欢的节目,才能受到大众的推崇。

当前情感类节目成为一种新兴的直播节目形式,但也出现了语言暴力的现象。有些主持人由于太随意,口水化、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带有歧视性的语言,如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歧视。在很多新闻报道中缺乏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尊重,如使用农民工、清洁工、残疾人等带有歧视色彩的词汇对他们进行表述,没有考虑到当事人的心理感受,给其带来了心理压力和心理阴影。对性别的歧视主要表现在对女性的歧视上,在一些新闻报道中也不乏一些歧视性的词汇,如打工妹、小三等词汇,这关乎一个主持人的修养与素质问题。主持人是以公众形象出现的,所以其本身的素养尤为重要,在思想、情怀、生活、认识等方面均应较常人严谨。因此,应从不断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努力增强大众媒体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予以规范和重视。

总之,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必须要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在谈吐表达方面能够引起受众的欣赏和共鸣。这样才有助于主持人彰显个性魅力,形成自己的风格。

G222.2

A

1674-8883(2016)18-0188-01

曹显斌(1974—),男,江西都昌人,学士,记者(新闻类中级职称),研究方向:新闻与写作。

猜你喜欢

南昌主持人受众
我在南昌 你在哪
南昌是我 南昌是你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