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访谈类节目的创新之道
——以《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为例

2016-03-01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鲁豫有约类节目真人秀

李 超

(新疆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浅析访谈类节目的创新之道
——以《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为例

李 超

(新疆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传统的电视访谈类节目亟需创新来应对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本文就以近日火爆的《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为研究对象,利用个案研究法对真人秀访谈类节目进行简单的分析,试图探讨传统访谈类节目的创新之道。

访谈类节目创新;《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真人秀访谈

一、前言

2016年年初,华人地区最具标志性的访谈类节目《康熙来了》在开播的第12个年头画上了句号,而有内地版《康熙来了》之称的《超级访问》也在不久后宣布了停播的消息,电视访谈类节目似乎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

与此同时,电视真人秀却在如今的广播电视领域独领风骚。当下,各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难以计数。同时,真人秀理念也为许多其他的节目形态带来新的电视元素和电视技巧。泛真人秀现象已经成为电视荧屏上的一道风景。[1]而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信息传播所具有的碎片化、边缘化、互动性等特点,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传统电视节目的创作。

二、《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的创新点分析

《鲁豫有约》本是香港凤凰卫视的电视谈话类节目,于2001年开播,之后进入中国大陆电视市场,在各地方台播出。采访对象从文体明星到普通人群,应有尽有。但历经16年,其节目形态和内容难免老旧,有时一个普通的娱乐明星短时间内被采访多次,也会使观众感到疲惫。

2016年8月,由东南卫视联合能量传播共同打造的《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节目作为《鲁豫有约》的子栏目,借助《鲁豫有约》品牌影响力的同时,尝试打破传统,超越自我,突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加入时下最流行的节目元素,开启全新的真人秀访谈时代。

(一)精选受访对象,豪华阵容提升节目品质

该节目精选了10位采访对象,横跨经济、歌唱、演绎、主持等各个领域。每个人物都特点鲜明、角色定位明晰,既有“霸道女总裁”也有“摇滚少年”,可谓话题感十足。浓缩后的嘉宾阵容堪称“超级豪华”,第一期嘉宾便是“亚洲首富”王健林先生。这与之前采访三四线小明星相比,节目品质有了明显的提升。俗语说“物以稀为贵”,这些各个行业的“头号人物”也为节目收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突破时空限制,全景还原主人公真实形象

与传统访谈类节目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固定在演播室内不同的是,真人秀访谈首先突破了空间限制,将采访环境变成了受访者熟悉的地方,使得受访者更加自然放松。超过24小时的全程跟拍与之前短时间内传统的制式采访模式相比,更容易透视采访者身上所具有的特点和风格,传达出更多的信息内容。这种创新一方面体现了真人秀节目“真”的元素,另一方面也满足了访谈节目塑造人物的需求。

例如,在第一期节目中,采访对象王健林先生就先后带领鲁豫在食堂、办公室、万达广场等多个空间完成采访活动。这种穿越时空,走进生活的新模式会让人在精神上放松愉悦,也会让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利用戈夫曼“拟剧论”观点来分析即减少了“前台行为”,使观众观看到更多珍贵而又真实的“幕后行为”。

(三)利用互联网传播,巧妙进行节目营销

前不久,在各个社交网站爆红的一张组图,组图中的内容是一句话“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先挣它1个亿”。这是《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第一集中王健林先生的一句话,却不想被刷爆网络,成为热点。而这也让节目未播先火,截至笔者发稿时,短短20天的时间,该节目在某视频网站的播放量已逼近一亿。

传统电视节目与互联网已有过多次的“亲密接触”。借助互联网的特点,使得传统的电视节目与时俱进,开创了更多的节目形式,也收获了更好的传播效果。从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F2O”模式,电视节目中介绍的热点美食在互联网电商平台实时售卖,到《女神的新衣》《何以笙箫默》等电视节目和电视连续剧利用“T2O”模式,将产品从电视端转移到线上销售。[2]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在“相爱相杀”中,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惊喜和方便。

(四)加入时下流行元素,字幕组“抢镜”成功

有人戏言“原来是演广告的时候赶快去卫生间,现在是演电视剧的时候才去卫生间”。虽是嬉笑之语,但也透视出观众收视习惯的改变。作为电视节目,与其他媒介节目相比,动态的画面一直是吸引观众的首要法宝。但近日在众多网络自制节目中大火的“字幕组”,却成了观众们的新晋宠儿。《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就加入了“字幕组”元素,以幽默、诙谐甚至调侃的语言内容,加之可爱的字体和图案,配合“高大上”的采访对象,看似相抵触的元素却发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整档访谈节目凸显了少有的草根气质,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巧妙迎合了当今观众的收视习惯和偏好。

三、节目创新遭遇的挑战

节目的创新总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对于传统访谈类节目而言,从定点拍摄到移动拍摄,从固定短时间拍摄到长时间跟拍,这对整个节目团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持人需要有更强的把控能力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拍摄团队需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因为拍摄的环境更加多变和复杂。后期团队也需要更多的耐心,从大量的素材中提取45分钟的节目内容。在已经播放的三期节目中,不少观众就留言因为环境音过于嘈杂从而影响了受访者信息的传播效果,这也是现阶段节目团队亟需解决的问题。

四、结语

很多人曾预言,在真人秀时代,曾经辉煌一时的访谈类节目注定被碾压。在纷繁玲珑的节目制作市场,不争做第一个敢于创新改变的人,往往也很难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则是传统优质电视节目对自我的一次突破和救赎,是节目创新转型的一块“试验田”。从市场的需求来看,人物访谈类节目依然有着巨大的市场。尤其是“成功理论”盛行,“心灵鸡汤”遍地的当下,普通人需要“榜样的力量”来支撑和鼓励自己前行。加入真人秀元素,也满足了普通观众对名人生活的窥探心理。从节目播出后的口碑和媒体反应来看,这样的创新绝对是一次正确的选择。而对于立志于“眼界无界,不做时代旁观者”的《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而言,其在身体力行用多维度的方式展现10位大咖生活的同时,也许电视谈话类节目3.0时代的篇章已经被悄然揭开。

[1] 尹鸿,陆虹,冉儒学.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元素分析[J].现代传播,2005(05):53-58.

[2] 程蕾.“电视+电商”的“T2O”商业模式分析[J].中国商贸,2014(28):103-104.

G222.3

A

1674-8883(2016)18-0160-01

李超,女,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猜你喜欢

鲁豫有约类节目真人秀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真人秀节目基本元素的呈现
对话《鲁豫有约》制片人许小浒:《鲁豫有约》是能量传播的黄埔军校
调查
浅析《鲁豫有约》访谈节目的特色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从《鲁豫有约》看陈鲁豫的柔性访谈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
如何主持好广播谈话类节目
浅谈电视新闻类节目的编排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