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计原则与路径

2016-03-01姚丽亚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出版学课程体系专业

姚丽亚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 长春 130052)

出版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计原则与路径

姚丽亚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 长春 130052)

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创新创业课程是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必须以专业为依托,以学生为核心,构建开放、多层、覆盖大学全过程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为学生创新创业态度、知识和能力培育提供支持。本文立足出版类专业特点,阐述出版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和路径,从而为相关专业创新创业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创新创业;出版类专业;课程;原则;路径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我国出版事业空前繁荣,同时也对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设置是高等教育中的关键。当前,我国包括新闻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数字出版等内的出版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符合数字时代的出版要求,并将国家大力倡导的创新创业理念培育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在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从而创新出版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出版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现状

课程体系是把教学计划中的课程,根据教学地位、课程性质、教学内容、课程开设顺序、课程学时、学分以及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机组合,最终形成的课程系统。人才培养质量与课程体系高度相关。但我国出版类专业起步较晚,课程的体系性不强,再加上创新创业课程是近年来新生的教学内容,尚未融入已有课程体系。具体地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完善,缺乏整体性和规范性

首先,出版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缺乏整体性和规范性,课程设置不完善。当前,各个出版类专业在设置创新创业课程时,一般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当学生临近毕业或有全国性创业比赛时,安排专业教师为学生进行创业理论及实践指导。这样的临行性教学,使得创业课程缺乏可操作性、长期性和整体性。而且,在创业课程内容中缺乏重点和针对性,基本都是根据现有创业教学模式向学生全面普及创业理论知识。类似做法缺乏针对性和代表性,与各校相关专业的实际情况契合度较低。[1]还有一些学校的出版类专业,对创业教育的熟悉程度远远不够,无论是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态度上,还是教学能力上,都无法结合地方特色、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设置课程,再加上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缺失带来的教学困境,这些都是当前出版类专业创新创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课程内容重知识讲解,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引导

从课程内容上来看,当前出版类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缺乏创新创业理念引导。在课堂上,教师只是把创业知识作了系统讲授,并没有把创新意识和创业理念传授给学生,因此学生对创业没有兴趣,也就无法激发创新潜能。另外,多数教师忽略择业观和就业观融合教育,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与树立择业观、就业观分离。再者,短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和长期目标衔接性不够,创新创业课程短期功利性明显,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宗旨。

(三)专业教师队伍薄弱,建设难度较大

目前,多数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教师队伍难以胜任创新创业课程。各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之初,基本都是临时组建师资队伍,由辅导员或有一定创新创业教学经验的教师构成。这样的设计思路,导致的不良后果一是教师专业程度不够,二是教师队伍流动性大,不仅无法保证专业创新创业教学质量,从长远看也不利于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二、出版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需要经过扎实的顶层设计、科学合理的论证,至少要依据以下原则:

(一)突出创新创业课程核心地位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计的目的,是给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知识、创新创业技能和创新创业意识。在这三者中,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对于课程设计至关重要,只有具备创新创业意识,才能激发学生自身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索创新方向。因此,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应作为课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而通过确立创新创业课程核心地位,则有可能解决当前出版类专业创新创业教学困境,使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走上规范化道路提供可能性。

(二)符合创新创业实践需求

创新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课程体系设计应符合实践需求,培养实践型、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人才。具体到出版类专业中,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要突出现代传播技术、信息检索、网络出版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实务类课程。课程结束时鼓励学生做创新创业设计,把创新创业理念和技术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检验课程设计,进而调整课程设计,最终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

(三)满足创新创业时代的需要

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之下,我国出版业正处于剧烈变革中,对出版人才的素质要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出版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应纳入现代企业管理、出版经济、版权贸易、网络与电子出版、在线出版、图书营销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新兴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能发散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的公关能力和产品宣传推广能力、提高学生的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为学生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四)坚持创新创业整体目标与专业特色统一

出版类专业应充分结合专业特色进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计。各院校出版类专业要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再结合明确的专业特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意识与专业创业技能,形成带有出版类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帮助学生在日后的创新实践中找准位置。[2]

三、出版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计路径

目前,各高校出版类专业基本开始了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但大多止步于通识教育,开发带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亟待进行。以下设计路径,可为课程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一)重视创新创业基础课程

一方面,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是根基,具有广泛适用性和相对稳定性。而在具体的课程中,因为学生此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因此创新创业基础课程要结合学科前沿来巩固并加深前期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创新创业课程要体现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科交叉性。目前的新闻出版行业,跨界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进行创新创业课程设计时,要把专业知识和最新的行业动态相结合,让学生深入了解热门事物和新事物。例如,教师在讲授网络出版课程时,不能仅仅教授学生传统意义上的网络出版知识,应多向学生介绍当前数字出版的前沿理念、知识和技能,把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结合起来,使学生大胆实践、创新,最后带动个人就业。

(二)突出创新创业智能课程

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系列课程。创新创业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出版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把研究技能、综合知识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其中,创新思维能力既是培养重点,也是培养难点。另一方面,突出培养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课程。信息社会,个人信息素养至关重要,尤其对于立志于个人创业的学生来说,信息整理、信息加工和信息搜能力更为关键。在检索信息过程中,学生的决策能力、处理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都将得到锻炼,使信息素养得到提高,而这也是创新创业必备的素质。

(三)增设创新创业人格培育课程

广博的人文知识对创新创业具有促进作用。出版类专业基本上属于文科专业,相比理科和工科学生,需要更厚实的人文修养作为创新创业的基础。因此,相关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应引入国外政治类、经济类和文化类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激励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启蒙、自信力提升,满足学生创新创业人格培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需求。

(四)改进创新创业方法课程

基础理论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知识,而开设创新创业方法课程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方法,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3]掌握创新创业方法至关重要,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创新创业方法,那么即便他有再扎实、再广博的创新创业知识都是徒劳。当前,出版类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多停留在创业知识普及层面,学生通过课程掌握的创业方法非常少,导致真正就业或创业时起不到实质作用。因此,在进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计时,应该改进现有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学生将来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四、结语

出版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不应该是封闭而孤立的,必须结合学校地方经济发展实际,以专业为背景,面向该专业全体学生整合已有教育资源与当前教育实际,让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全过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但在创新创业课程具体组织和实施的过程中,必将受到评价标准、教学管理、教学场地、教学资金、教学课时、教学资金以及教育政策等方面的影响。而且,各高校相关专业办学定位也存在显著差异,所以出版类专业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需构建多元课程模式,让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产生实质性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1] 丁林.编辑出版学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研究[D].安徽大学,2011.

[2] 韦芳.我国编辑出版学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9.

[3] 潘文年,丁林.基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设计[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46-150.

G230

A

1674-8883(2016)18-0037-02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共青团吉林省委2016年度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人文学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困境与对策研究——以编辑出版学专业为例”(2016jqy-20)和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以编辑出版学专业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出版学课程体系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从学科评估指标看出版学学科建设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加强出版学科建设应提上议事日程
高度重视出版学的基本理论研究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