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成长,启迪生命智慧——海南中学开展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培训

2016-03-01海南中学郑锋

新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涯海南中学

□海南中学郑锋



引导学生成长,启迪生命智慧——海南中学开展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培训

□海南中学郑锋

海南中学开展高中生“生涯教育”课程一年有余,笔者结合自己一年以来在海南中学高一年级的实践过程,将主要从“什么是生涯教育”、“为什么开展”、“如何开展”、“开展后如何”这四个方面来谈谈对于“生涯教育”开展问题的做法。希望能对海南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在新高考政策背景下,对海南高中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什么是“生涯教育”

笔者在这里再次简单重审“生涯教育”的概念,便于大家理解。所谓狭义的生涯教育,主要指社会个体在其某一段生命活动的时空里所接受的以认识自我与职业,和以规划未来生涯为核心内容的一切教育活动(主要为学生时代),它是指渗透于课程教学并与学生的职业觉察、探索和准备等内容密切相关的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主要指学校形态的生涯发展教育与辅导。

二、为什么要开展“生涯教育”课程

我们先看一组“一些不幸的现实数据”。片段一:高中生对所报考专业的了解程度调查。非常了解2.1%;比较了解26.8%;不太了解35.5%;完全不了解10%;说不清楚25.6%。片段二:2011年10月12日《北京日报》有数据表明,近几年全国在校大学生自动退学率已接近3%,每年退学人数近50万。片段三:大学生就业满意度调查结果。很好,正是我想要做的工作10%;还好,跟我想做的工作十分类似28%;不好,跟我想做的工作有很大差距50%;很差,完全不是我想要做的工作12%。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惊人的数据呢?

笔者个人体会:大部分的高中生跟着升学指挥棒“被”顺理成章地参加高考和“被”规划了专业,甚至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相关专业的学习之后,都很难确定这种选择是不是自己所需要和向往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学校开展“生涯教育”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我们开展的目的从两点来看。

1.为了提升学生未来的幸福指数。一个人的幸福指数的高与低,取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如身心健康、家庭、经济收入、工作等。而工作的幸福指数的高低往往跟自己感兴趣、喜欢、又是自己占有优势能力的行业,这就关系到高中生高考之后报志愿、选择大学、选择专业的重大问题的决定。

但是,要是我们在从高一开始的整个高中阶段已经对“自我认识“有了足够的了解,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充分的考虑与规划,那么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奋斗,向着自己锁定的目标不断前行,我想我们所选择的将是我们自己感兴趣和喜欢的专业,自然而然我们的幸福指数会相对高起来。

2.为了应对新高考,有目标地培养学生。我在2013年版《教育发展规划》杂志里有一篇《生涯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支点》的文章说道: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排斥与职业有关的内容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这导致了毕业生升学选择盲目、就业竞争力差等现实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应试教育之风。这需要我们以生涯教育为支点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从而一方面满足经济发展对更高职业素质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做出明智的生涯选择,同时提高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效率。

于是,我立刻想到我国刚刚颁布的“高考新政”,这里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大致如下:

目标任务:2014年,启动招生考试制度改革;2017年,全面推进;2020年,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特点: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影响范围:2014年入学的上海和浙江学生;2017年入学的全国学生,2020年参加高考。

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科必考。加自选的3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不再分文理科(从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中自选3门成绩计入总分)

考试时间:语文、数学、外语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外语由高二起每年2次考试机会)。

录取方式:高考成绩公布后报志愿。(这一点我们海南已经实行多年)招生录取的批次在有条件情况下也会取消,学校和高校双向选择机会增加了。

我们已经发现一个这样的问题:从2017年开始,多科统考将变成选考。那么,学生该怎么选考?

选考制度意味着由于选报的高校和专业不同,考生的高考必考科目不一样,就要求考生要将自己的优势学科、特长和职业理想结合起来,才能选出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

用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秦春华老师的话说:本次“高考新政”的实质是从“冷冰冰的分”到“活生生的人”的改革。

的确是这样的,这一次的高考改革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国家在教育领域实施的最全面、最系统的顶层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出发,让学生不再一天到晚围着高考分数打转。

现在的高考招生录取的模式变成了“两依据,一参考”,也就是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实行多元录取。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必须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学生可以根据高校事先公布的人才选拔要求,结合自身兴趣和特点,有针对性地主动选择高校,而不是仅仅根据高考分数被动地将自己“卖一个好价钱”。

正因为如此,我们海南中学走在2017年“高考新政”来到之前,进行“生涯教育”课程的开展与实施。这是一个极好的应对之道。

新高考改革对学生最大的影响是学生不能再等到填报志愿时再考虑自己今后想干什么?而是在高中阶段就必须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规划。然后根据自己的规划,选择搭配高中三年要学习的科目和知识。假如说以前学生的学习是由学校按照文理科做统一要求的,那么新政颁布后,学生的学习就是“私人定制”了,每个学生都可能有一张单独的课程表。学生的兴趣不同,优势不同,选择的学科组合就不一样。

于是,我们得出的结论:人生规划须从高一开始。

三、如何开展“生涯教育”课程

相对于省外的一些学校,特别是北京、上海、江苏这三个省份,我们的确起步很晚,他们有的开展研究,并落实实施已经有十年八年。但是对于海南省而言,我们还是最早的启动者,这也是我们海中的优势所在。那么,结合海南中学的实际情况,我们的实施过程大概如下:

1.学校顶层设计——申报生涯教育课题。从我校把“生涯教育“的引进到实践,通过高一年级一年来课程的初步开展与实施,到今年暑假前,与马校长和周书记讨论,决定把“生涯教育”课程当一个国家级课题来研究,今年暑假已经上报申请,具体能否通过,目前还未接到消息。不过我们也同时申请海南省的课题,我们每位老师都可以参与进来,这样我们开展活动时,有课题支撑,我们可以积累更多的经验与教训。

2.观摩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毕竟我们起步晚,我们要抱着向别人学习的心态,除了“请进来“的做法,还要采取“走出去”的策略。把专家请来为我们指点迷津,引领大家,从意识的重视到实施的落实,这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我们更多地带领我们的老师实地考察,亲身体验,零距离接触外面的世界,观摩与学习,这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特色分工——心理学老师与班主任团队主打。由于我们海中没有专业的“生涯教育”的教师队伍,我们只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心理学教师主导,班主任主力执行”的方式开展我们的课程。通过渐进的方式,逐渐把全校师生纳入“生涯教育”的轨道上来。

一年以来,海南中学生涯规划课程,按照三步曲走。第一步:唤醒自我潜能——知己;第二步:链接外界环境——知彼;第三步:提升生涯智慧——规划。

心理学老师指导第一步极其重要,因为有很多关于心理学专业的知识;第二步的指导班主任可以采取主题班会的形式举行,带领学生参与体验,投入每一个环节;第三步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去规划自己的未来。

具体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班的一些做法:

(1)关于学习,首先要选用教材,目前学校没有完全统一订阅,那么我们班级可以通过网购。市面上也有不少这类型的书籍,这里大力推荐由赵世俊、周燕编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生涯规划》一书,有学生版用书和教师版用书,刚好是配套的,值得拥有。其次可以再通过网络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

(2)关于体验,可以通过有准备的访谈,还有寒暑假的社区服务活动,特别是高中社会实践活动等。我们每一次活动进行之前,把宣传的工作一定提前做好,这样每一次活动,都带有计划去实施,到最后都有总结、有收获,都可以达到善始善终。这样每一个人都可以真正得到收获与自我提升。

(3)关于分享,除了我们常用的主题班会以外,还有课外活动,或者课堂的各种演讲、表演、小合唱等活动;要求学生们在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记录关于自己的收获心得,定时间创办班级刊物,我们高一到高二,班级刊物的名称是《奔跑》,现在已经办到第四期了。

四、开展“生涯教育”后如何

一年来,通过“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展,学生有意识、有方向去独立思考自己的人生,这一点是我们感到非常欣慰的事情。通过高一期末前,每一个学生制定自己的“生涯规划书”后,我们觉察到不少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的动力更加充足了。当然不是马上看到学生一下子考取多少分数,而是学生更加快乐地去学习。

时至今日,各地区的学校已不再怀疑生涯教育的重要性,但把生涯规划作为与新的教育改革,特别是新高考政策背景下,把它当做一门课程来加以实施,为中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涯规划课程辅助训练,当前的落实情况还远远不够。其实,从新高考改革的政策来看,高中阶段重视生涯规划的开展应该是相互呼应、顺时应势的关系。

最后,我们要有这样的一个共识:从根本上来说,生涯规划并非只是为青少年安排一条理想的道路,更在于引导和帮助他们学会打理和照料自己的未来发展和个人生活。这岂不是有些“渔”和“鱼”兼得之理了吗?

现在回头来想想,一年以来对“生涯教育”的接触与探索,自己与同事地辛苦、投入、付出,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的事。因此,现在我似乎已经不需要再多说什么,唯一还想强调的就是:希望每一位了解和学习生涯规划的同仁,充分去指导我们高中生从中找寻到一些设计和规划自身未来的道理!

猜你喜欢

生涯海南中学
我的教书生涯
吐槽退役生涯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在多解中学创新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
《艺术家生涯》开启莫华伦导演之门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