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人类学视阈下的电视纪录片创作

2016-03-01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2期
关键词:鄂伦春人视阈人类学

刘 超

(作者单位:新疆电视台)

浅谈人类学视阈下的电视纪录片创作

刘 超

(作者单位:新疆电视台)

在人类学视阈下,电视纪录片中的生活场景,不仅是文化人类学的主要研究课题,而且是电视节目的表现内容,并且还体现出很高的文化人类学研究价值。该类作品是电视创造与人类学的完美结合,为新时期创作电视纪录片指明了方向、开拓了思路。本文从叙事观念、叙事方式、叙事结构三方面详细探究了人类学视阈下电视纪录片创作的策略。

人类学;电视纪录片;创作策略

在全新的电子媒介背景下,文化人类学电视纪录片以其厚重的文化含量彰显出很高的传承价值、史料价值及认知价值,一度成为纪录片中的佼佼者。但随着收视竞争日益激烈,其在创作内容与形式上都背离了纪录片的宗旨,给观众留下了杂乱的印象,降低了纪录片的价值与意义。那么,在人类学视阈下如何才能创造出优质的电视纪录片,是创作人员急需思考的问题。

1 叙事观念

人类学研究者认为,我们在探究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或者人类行为的时候,为了更真实、更精准、更全面地了解其深层次内涵,就需要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文化环境中进行观察与探究,通过分析与之有直接关系或间接关系的各种因素,才能还原其真实面目,才能更客观地对其进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对这种现象或行为有更透彻、详实的理解,才能对相关现象或行为做出恰当的解释。这种整体的叙事观念可指导人类学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人员从全局角度看待与分析问题,从而为观众制作出内容更为丰富、材料更为客观与生动的作品。比如,段锦川在1996年导演的人类学民俗纪录片《八廊南街十六号》,纪录片以时间为线索,将八廊南街十六号居委会中发生的所有故事,不管是从儿童妇女、计划生育到治安管理,还是从摊点整治到人口管理、从文化扫盲到解决邻里纠纷等,都置于拉萨这个大环境中进行分析与研究,在分析与还原各种事件发生背景的基础上,用镜头为观众展示了详细而生动的居委会工作细节过程,从而使广大观众对基层权力部门和群众的关系有了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

人类学民俗纪录片《八廊南街十六号》曾在法国真实电影节上获得大奖,评委的评语是“该纪录片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十分广阔的空间,吸引着我们自己自主地去探究更多的西藏当前的社会现状,同时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为我们诠释了西藏的另一番风景”。八廊作为拉萨的一个主街道,而街道居委会中发生的琐碎事务就是整个藏族传统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透过居委会这个基层社会窗口,观众可以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西藏社会中各种任务角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叙事方式

研究人类学最典型的方法叫做“田野工作”,研究人员十分重视借助直接收集与观察的手段获得第一手资料,用来创作人类学电视纪录片的所有材料都来源于广阔的现实天地中。这种研究方式可让人类学研究人员作为纪录片创作的参与者身份看待相关记录内容,同时,也可以观察者的视角从具体文化的内部进行深入观察与应用该文化。实地观察的形式可让人类学研究人员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可体现文化价值的形式方式上,其会有目的性与针对性地去探究规律行为的先后顺序,详细分析在什么情况下发生怎样的变化。比如,中央电视台编导孙曾田的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其拍摄于1992年,其内容是鄂伦春老一辈人眷恋传统山林生活的故事,同时也记录了鄂伦春新一代人对新潮事物的热烈追求,通过镜头,观众可以了解从游猎生活向定居生活转变的鄂伦春人的心路历程以及转变过程中出现的文化、思想碰撞,彰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正是这一主题,让该纪录片具有了很高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该纪录片借助对主人公孟金福真实的祭拜与狩猎活动来呈现主题思想,其镜头就像“田野工作”的录像素材,真实地呈现了鄂伦春人富有特色的生活习俗。让观众倍感新鲜的画面,引领着人们迫不及待地走进居住在大兴安岭深处的鄂伦春人的日常生活中,并且也走进了鄂伦春人丰富的精神世界。

3 叙事结构

人类学纪录片作品通常从关注个人命运开始,逐渐延伸到关注整个社会的命运、关注整个人类生存环境的发展趋势,甚至可拓展到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思考与探究。比如,大型人类学纪录片《天河》是由《阳光之城》《大江东去》《雅砻河畔》《三江之地》《大峡谷》《源》六集组成,其通过纪实性拍摄,将雅江沿岸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及人民生活质量、儿童们率真的梦想详细而淋漓尽致地展示在镜头中。随后,镜头沿江而下,进入日喀则,讲述了雅鲁藏布江从上游牧区进入半农半牧的后藏地区之后,雅江两岸生活方式的变化。西藏传统的春播、青稞种植、水利灌溉与收获的仪式、农业科技人员的无私付出、丰收的喜悦,等等,一切与西藏农业有关的点点滴滴的背后,不仅有西藏人对母亲河雅江的感恩,而且也体现了“一江两河工程”在西藏农业发展中的重大积极作用,同时讲述了文化传承在西藏大地上的延续,为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从僧人、工匠、艺人,到唐卡画师,所有人都在做着不懈的努力,向观众表现了杰玛央宗冰川的雄浑之美,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猜你喜欢

鄂伦春人视阈人类学
鄂伦春族的“雪屋”
使用与满足视阈下解谜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创新路径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从《最后的山神》看鄂伦春族民族文化变迁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论鄂伦春族生态意识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密林深处的年味
体质人类学是什么?
文化认同视阈下的海外统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