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业转型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以浙江省磐安县为例
2016-03-01陈新森
■陈新森/文
以农业转型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以浙江省磐安县为例
■陈新森/文
农业横跨一、二、三产业,产业链条长、就业容量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磐安作为山区农业县,农业始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农业强,则收入稳;农业弱,则收入跌。新常态下,如何在农民收入连年向好的情况下,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势头,是对“三农”工作的重大考验。
一、以农业转型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磐安县按照“优质、生态、高效”的要求,以农业“两区”建设为主抓手,以“农业+”融合发展为主方向,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综合效益不断提升,有效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15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15亿元,农民收入达13400元,两项增幅均排名全市首位。2016年前三季度,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亿元,实现农民收入12247元,增幅继续位居全市第一。以农业转型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特点体现在:
(一)农业经营由分散经营向集聚经营转变,规模效益逐渐显现
以“经营规模化”为方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农民土地流转,发挥主体带动作用,提升农业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加快“两区”建设,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48个,面积2.69万亩;玉山台地、好溪流域2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通过省级验收,建成特色农业精品园区70个,面积7万余亩。产业连片集聚发展,不仅节省了农药化肥、劳动力等生产成本,而且购销商上门采购,减少销售成本,节本增效明显。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发展县级以上龙头企业64家、示范性专业合作社34家、示范性家庭农场26家,流转土地5.62万亩,联结示范基地2.36万亩。通过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获得租金、薪金、股金等多重收入。
(二)农业生产由靠天吃饭向设施农业转变,亩均效益明显提升
以“农业设施化”为方向,大力推广先进设施装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位效益和产出效益。加大投入力度,发展钢架大棚、喷滴灌等设施农业1.35万亩,建成生产道路37公里、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950亩,硬化田间道路28万平方米,有效灌溉率、旱涝保收率均达70%以上。如大棚设施栽培浙贝母比露地亩均增收5275元,增幅达15%。香菇工厂化立体栽培,亩均种植量是常规种植的3倍多,单位面积效益明显提高。以实施“农机化促进工程”为契机,落实农机购置补贴、高能耗机械报废等政策,促进农机装备更新提质,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程度达48%,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直接或间接提升了农业综合效益。推广种养结合、粮经轮作、间作套种、林下经济等新型模式,不仅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而且有效避免“冬闲田”现象。设施农业打破了季节、时空、劳动力等限制,是典型的高效农业。
(三)农业发展由一产为主向三产融合转变,附加效益延伸拓展
以“产业融合化”为方向,使农业功能从食品保障向就业增收、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方面拓展,延伸了价值链和效益链,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提高了农产品资源利用率,实现了减损增效、加工增值。推进“互联网+农业”,建成“淘宝·中国特色磐安馆”并投入运行,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108家,减少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实施“农业+旅游”,建成并命名休闲观光农业园区21个,金土地、云水谣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三星级示范企业,有效带动了农产品销售、三产服务以及文化娱乐等关联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就地就业创业。发展“森林+养生”,创建市级以上森林村庄55个,建成省级森林城市,发展省级森林人家2家、农家乐特色村(点)49个、经营户437家,直接收入1.06亿元,农产品销售收入2474万元。农民通过提供服务、参与建设、产品销售、房屋出租,增加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农产品增值收入。
(四)农业产品由数量增长向量质并举转变,品牌效益日益突出
以“营销品牌化”为方向,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发展品质农业、精品农业,打响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的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建成示范点32个、面积6500亩,创建成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建成示范基地17.9万亩,标准化率达68%,成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关停规模畜禽养殖场179家,全面完成3-49头散养农户整治,改善农业发展环境。提升农产品品质,建成无硫加工点9家,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基地5.3万亩,创建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59个,每个乡镇都建成了检测中心,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磐安云峰”“磐安香菇”中心品牌评估价值分别达到了10.94亿、23.06亿元,先后创建国家驰名商标3只,省级名牌产品13只、市级35只,63只产品获得农博会、华交会等金奖。“磐五味中药材”被评为2016浙江农博“十大区域公共品牌农产品”。通过“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提高了质量安全水平,磐安的优质农产品市场畅销、品牌渐响、效益增长。
二、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短板分析
农业是基础产业,同时也是弱质产业。农业对保障农产品的效供给,促进农民特别是纯农户持续增收、维护良好生态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快补长农业现代化短板,全力补齐农民增收短板,是磐安县高水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我们一定要深刻分析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趋势,清醒地看到磐安农业生产基础依然薄弱、经营规模偏小、现代设施装备相对落后、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农民增收途径比较单一等制约农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同时我们更要看到生产经营体系不健全、农业多功能开发总体偏弱、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增大等深层次的问题。问题很多,短板不少,必须抓住关键来突破,围绕重点来研究。从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农民收入的结构分析,主要有三大问题:
(一)缺乏大龙头和大品牌
近年来,磐安县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但经济实力偏弱,小规模经营仍占大多数,带动、示范作用有待加强。全县64家农业龙头企业,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仅18家,产值最多的不到2亿元,整体实力偏弱;437家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87家,仅占总数的19%,带动农户100户以上的仅62家,缺乏大型“龙头”带动,产业规模效益、集聚效应不明显。虽然磐安县拥有众多农产品品牌,但是缺乏如“西湖龙井”“余姚榨菜”等“众星拱月”般的核心品牌,品牌溢出效应不强,品质效益、产品附加值没有充分显现,难以实现优质优价。
(二)一二三产融合度亟待提高
农产品加工企业虽然涵盖了全县所有主导产业,但加工设备比较落后,加工品种不多,产品以中低档次为主,产品附加值依然较低。农产品电子商务缺乏既懂农业又懂电商的复合型人才,加上农产品易腐性、保鲜难,冷链物流能力偏弱,制约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单调,功能单一,大多局限于采摘体验,缺乏与旅游、文化等融合,采摘期“人挤人、人看人”,平常冷冷清清,季节性明显。农家乐同质化较为普遍,数量虽多、质量不高,多数以家庭式经营为主,靠每天60-100元包吃包住的低端盈利。农业就发展而发展,缺乏与农家乐旅游、秀美乡村建设及乡村旅游开发等有机结合,综合效益难以充分显现。
(三)农民收入结构仍需调整
从三大产业结构来看,磐安县一产占比达到了14.1%,比国家、省、市分别高5.1%、9.8%、10%,而以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而论,三产不发达说明经济处于相对落后水平。从农民收入结构情况看,工资性收入相对增长与家庭经营收入相对下降并存。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了1.38倍,占收入的61.6%,从2014年开始占据农民人均收入的半壁江山;经营性收入降低了32%,占比从2012年的51.7%降到了22.7%,从2013年占比逐年下降;转移性收入增长了2.38倍,占到了收入的14.9%;财产性收入比2012年增长了9.3%,但占比不到1%,成为农民增收中的最大短板。从城市化水平来看,磐安县城市化率为44.9%,分别低于全国和省市11个百分点、20个百分点,城镇辐射能力较弱,带动农民增收能力不够强。虽然农业发展总体情况良好,但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农民增收的压力依然较大。
三、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对策措施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以“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现代特色农业强镇”(简称“一区一镇”)为主平台,深化农村改革创新,推进一产“接二连三”,全面治理农业生态环境,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不断挖掘增收潜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高效生态、特色精品、绿色安全的绿色农业强县。力争农业增加值、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达2.5%、9.5%,与全省同步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创新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动力。磐安县人多地少,且山地多平地少,土地资源有限,必须打破要素瓶颈制约和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创新,不断增强农业发展活力和增长动力。一是创新农业平台建设。以深化农业“两区”建设为基础,推进“一区一镇”建设,打造现代农业“两区”升级版。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促进全产业链发展,建设中药材、茶叶、食用菌、高山蔬菜等产业集聚区,形成产业集中布局、资源集约利用、产业相互融合的发展格局。以玉山、万苍、尚湖等乡镇为重点,完成3万亩粮食功能区建设,并全部划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以农业主导产业为重点,开发利用生态资源优势,融合文化、旅游、休闲等功能,促进生产、消费和体验互动,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建成3-5个现代特色农业强镇。二是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加快实施“机器换人”,引进和示范推广新机具、新产品,力争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达52%以上。推行粮经轮作、间作套种、林下经济等发展模式,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以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方向,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规范化建设,采取清理整顿、规范改造、提升壮大等途径,力争创建示范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90家以上,培育农业龙头企业80家以上。引导土地流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土地流转率达35%以上。三是创新农民增收机制。利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宅基地使用权、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成果,健全赋权、活权、保权体系,激活土地、房屋、资金等要素活力,逐步增加农民租金、利息、股金和红利等财产性收入。以省级林业股份制改革试点县为契机,推广股份合作模式,通过林权入股统一经营管理,让农民持股分红,通过“保底+分红”等形式,使农民获得稳定收入。深化林权配套改革,设立担保基金,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新增林地流转3万亩,累计发放贷款8亿元以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异地物业、产业开发、入股分红等方式,全面消除年收入10万元以下集体经济薄弱村。
(二)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
协调是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大趋势。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构建结构合理、链条完整、业态丰富的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一是不断调整优化种养结构。针对磐安县产业种类多、单个规模小、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以农林结合、农牧结合和立体栽培、生态循环为导向,不断优化种养结构,推广种植适合精深加工、休闲采摘的作物新品种,促进粮经、种养结构协调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产值比重提高到80%以上。在扩大传统中药材种植面积的同时,要扶持发展以铁皮石斛、灵芝、三叶青等食药两用的“新磐五味”。要发挥龙井茶产区的地域优势,扩大白茶、黄金芽等新品种的种植面积,力争茶叶总面积达10万亩以上。要以“集约化、工厂化、机械化”为导向,继续推行“五统三分”种植新模式,巩固食用菌产业地位。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建成10家以上的美丽牧场。积极发展林药、林果、林禽等林下经济,推进农林复合经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二是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农产品加工业连接农与工,覆盖面宽、关联度高、促民就业增收作用强,要完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支持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加快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提高中药材、茶叶、食用菌等产品精深加工水平。要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实必要的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保鲜冷库等辅助设施建设用地。依托县农合联,组建服务中心,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开展土地流转、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加工收储等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新发展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10家,建成中药材省级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三是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美丽田园、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农耕体验等旅游观光产品,积极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针对国家到2020年要建成100个国家现代农业庄园的目标,及早谋划,加强规划引导,以现代农业生产为基础,注入旅游经营服务理念和管理方式,开发建设融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老、科普文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庄园。以打造杜鹃谷、玫瑰谷、樱花谷为重点,推进森林小镇、森林村庄、森林人家建设,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省级森林休闲养生建设示范县。以“沪上人家”为示范引领,逐步推进管理规范化和服务标准化,推动农家乐、民宿产业标准化、联盟化、品牌化发展。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一批“摄影、写生、疗养”等主题村落,拉长旅游消费链,激活乡村元素,实现主客共享,促进农民增收。
(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绿色是农业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生活品质提升的重要体现。现代农业必须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要以清洁田园为基础,以生态循环农业为抓手,以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质量监管全程化。一是推进清洁田园建设。实施肥药减量增效行动,净化生产源头,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积极推进测土配方施肥,鼓励使用有机肥、生物肥料和种植绿肥。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杀虫灯、黄板或性诱剂等设施,减少农药使用量,力争化学农药年使用量减少5%以上。推进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和集中处置工作,实现回收率9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100%的目标。二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按照“种养结合、综合利用、循环发展”的思路,加强农业生产资源的再利用、再循环,整建制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创建10个示范主体,通过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县认定。根据环境承载和产业特点,因地制宜推广稻鱼共生、猪沼林(果)、林下经济等循环农业模式,实现区域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加大畜禽养殖排泄物、农作物秸秆、食用菌种植废弃物,以及沼液、沼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打造生态循环农业先行区和绿色农产品主产区。三是实行质量全程监管。坚持“标准化生产”与“全程化监管”相结合,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加快修订覆盖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加工包装的农业标准及操作规范,推行标准化生产,力争全县农业标准化率达75%以上。发挥乡镇检测站作用,建立基地自检、政府抽检有效结合的质量控制机制,实行质量全程监管,确保农产品合格率达98%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制订产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制度,建立黑榜制度,及时通过媒体或者网络公布,不给予享受产业扶持政策。健全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平台,促进农产品质量的“信息化、实时化”管理。
(四)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
开放是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以小镇建设为基,以加强合作为要,以品牌营销为翼,发展开放型经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一是加快特色小镇建设。依托“江南药镇”和古茶场文化小镇,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建设,全力打造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平台。开展精准招商,引进与药、茶相关的服务、旅游、文化项目,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采取PPP投资方式,吸引国有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等参与中药材百草园、小镇客厅、茶民俗文化广场等项目建设。引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与政府合作,参与小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提供发展支撑。二是不断提高农业外向度。加强与浙江农林大学、农科院等大专院校合作,引进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等关键应用技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促进产业水平整体提升。鼓励企业在外建立中药材、茶叶、食用菌等生产基地,增强产业规模。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建立紧密型出口基地,扩大外销份额。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发挥“淘宝·磐安馆”电商平台作用,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完善物流网络体系,打造“线上农业”,带动“线下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形成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型运营模式。三是打造区域性知名品牌。加大绿色、有机、无公害及地理标志认证力度,主要农产品“三品一标”的认证比例达50%以上。加强品牌整合和塑造,严格准入管理,规范品牌管理,以“生态龙井”“磐五味”“磐安三珍”等为重点,打造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区域公共品牌。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的思路,办好每年的药交会、茶文化节、中华斗茶大赛、森林休闲养生节等农事节会,组织企业参加省内外展销活动,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增值空间。
(五)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
共享是“三农”发展的最终目标。要紧紧抓住建立支农富民政策普惠制度、公共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补齐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短板等重点,加快农村公共性、基础性、服务性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让农民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一是加大政策惠民力度。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实现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重点保障农业“两区”、农业“一区一镇”建设。完善农业生产补贴制度,落实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提高财政转移收入。加大金融支农力度,规范发展村级资金互助会,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住房财产权抵等抵押贷款,缓解农民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抓好中药材贝母种植保险、茶叶低温气象指数等保险试点工作,提高赔付标准,扩大政策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二是持续改善公共设施。以中心镇、集镇所在地、中心村等为重点,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广钢架大棚、玻璃温室、喷滴灌等设施,完善沟、路、渠、电等基础配套,建成设施农业面积2万亩。推进防洪排涝、饮用水安全、农田水利、山塘整治等水利工程建设,重点抓好市岭下水库、流岸水库、虬里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改善生产生活设施条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实施乡风革命行动,统筹实施农村治污、垃圾分类等环境整治,争创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县。三是开展精准扶贫行动。巩固“消除4600”成果,实行动态管理、分类帮扶、精准扶贫,提高社会保障托底能力,做到发现一户、建档一户、帮扶一户、当年消除一户。加强农业生产技术、转移就业、电子商务等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促进低收入农户技能增收。实施光伏小康工程,2017年底全面建成2.3万千瓦光伏工程,使低收入农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扶贫重点村年均增收6万元以上。鼓励经营主体吸纳低收入农户参股入社,带动更多低收入农户参与规模经营,使更多农民分享产业链条上的增值收益。积极推进来料加工业发展,实现异地搬迁小区、低收入农户集中村来料加工全覆盖。
(作者单位:磐安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