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级产品如何延长生命周期
2016-02-29孙瑞雪
孙瑞雪
现象级产品是互联网界近期大热的产品概念,这类产品在短时间内突然爆红而受广大人群关注,却很难维持长时期的发展,这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产品为什么会萧条,又该如何延长生命周期呢?
如果你是一个追随潮流的互联网玩家,那么你一定记得曾经刷爆你朋友圈的几款产品:脸萌、足迹、魔漫相机、猜年龄相机等,你在沉浸于这些产品带给你快乐的同时也发现,一旦玩腻之后,这类产品不久将会消失在视野中。那么这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产品为什么会萧条,又该如何延长生命周期呢?
现象级产品是怎么火的
现象级产品是互联网界近期大热的产品概念,这类产品在短时间内突然爆红而受广大人群关注,却很难维持长时期的发展,“现象级”主要是形容一种反常规的形态。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大片画质”的足迹APP、“个性头像”的脸萌以及被明星大V们玩坏的how-oldAPP和魔漫相机。
“脸萌APP上线后,在某周意外走红后,迅速从APP排行榜第198名蹿升到首位,用户量迅速积累到2000万。”
“魔漫手机在不到70天时间就拿下了2000万用户,日增长量最高时达到300多万。”
“足迹APP上线1个月就已达到200多万用户量。”
从以上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些产品像是互联网界的幸运儿,没有花费大量的宣传成本和人力成本,仅仅靠免费的口碑就获得了用户。这些产品怎么就火了呢?
1.人性触发。首先来看足迹,“像电影一样去生活”的定义注定了它是一款以亚文化为内容的产品,它满足了当代人群“小资、独特、个性”的生活情趣,为这类人群提供了发声的工具:我就是这样看待生活的,生活不是单纯的景色,而是一种情绪。于是,朋友圈成为抒发个人情怀的平台,大片范高质量的图片和文艺的语言成为大家对这款产品的定义。这是对人性潜在感知的激发,是对生活的追求,这也使得足迹迅速火了起来。像陌陌,是对人性的常规心理——欲望的激发。而B站等应用,是亚文化的体现,以此建立了具有相同文化信仰的群体,比如二次元、闺蜜、宅男,挖掘这类群体的行为特点,再融入产品中。但是足迹没有想到的是,这种工具属性的图片,在初期竟让大家误认为是美图秀秀的新功能。
2.提供谈资。再来看看how-oldAPP与脸萌APP这两款产品,这是一类必须基于社交才能生存的产品。激发用户分享,使用户产生谈资是这两款产品最成功的地方。你可以在朋友晒出的“how-old”图片下看到“原来你这么老”“我不服这个年龄”等一系列讨论话题,偏小的年龄让用户想炫耀,偏大的年龄让用户开始吐槽。
在自拍族占据了各大社交平台的今天,为自拍加一些话题确实是个巧妙的创意。而脸萌也有类似的效果,萌系是每个人追求的状态。个性的搭配不仅让自己的形象变得更惹人喜爱,通过邀请别人为自己设计头像也能促成社交功能,为社交提供了互动话题。
3.KOL引爆。KOL(关键意见领袖)的参与是这类产品在传播方面最大的助推力,当明星都玩坏了的时候,自然会吸引大批粉丝推崇。选用KOL为产品宣传也是目前APP推广上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不同于其他产品的功能属性,这类产品本身具有较强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因此明星发微博推荐时并不太容易形成“广告”,让用户的接受程度更高,这也是现象级产品最大的优势。
以上3点都可作为初创产品借鉴的经验。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失败的因素最根本还是要归结在产品本身上,那么现象级产品又有哪些做得不足呢?
现象级产品萧条的原因
在足迹团队里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当足迹彻底火了后,服务器却无法承受这样的火爆。整个团队没有完善的策略来处理数据与后台出现的种种问题,导致服务器接近瘫痪,用户投诉不断,整个团队每天都处于疲劳“抗战”状态。
作为没有拥抱BAT的小公司产品而言,确实在产品价值假设与增长假设上没有成型的经验借鉴,导致没有充分的准备面对爆发所带来的改变,由此,导致产品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产品定位不准确,在功能与社交方面无法平衡。通过上诉内容可以发现,在产品初期用户对“足迹”的定位是一款“美图工具”型产品,而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款图片社交软件,足迹还险些为“美图秀秀”作了嫁衣。
不明确的定位造成的直接影响,是用户对产品建立了错误的心智。心智一旦建立错误,后期若想矫正就必须花费大量的用户成本。
足迹最初的定位是一个做地点故事的应用,其中“发现”频道的内容与社交才是足迹最重要的价值和创始的初衷。而现实是用户使用足迹仅仅为了“获取一张照片”,当然,足迹产出再多内容也无法改变用户的行为。
工具的功能性支撑了社交平台的生命,如果不能正确地平衡功能与社交的轻重,那直接损害的一定是消费者利益。
2.产品迭代不迅速,用户未能获得较优体验。作为工具性产品的脸萌与魔漫相机,在产品迭代上也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学习成本低是优势,但太过单一的功能恰恰是用户流失的最大原因。
虽然脸萌在后期产品迭代上掌握了速度,但是在质量上却不如人意,脸萌没有切实地去探索用户真正需要什么,产品的开发依然集中在产品的表面,没有惊喜的产品再也不能让用户尖叫,用户不能得到较优的体验,产品自然活不久。
在产品迭代方面受伤最多的还是足迹,足迹的面世被誉为“半成品的盛宴”,由于前期的预估不准确,导致团队花了不必要的精力在服务器处理上,因此产品的发展自然也未如愿。再者,较低的竞争壁垒也为足迹团队招来了大批的模仿者,如camera360、美图等其他图片社交软件,让足迹的生命再次遭受打击。
3.运营重心不明确,团队工作重心散乱。运营包含产品运营、内容运营、社区运营、商务运营和活动运营,作为创业团队,对每个环节的把控注定了在产品的1后能加多少个0,这时候正考验了团队的分工与执行力。
没有一个良好的重心与战略注定了产品是散的,多方配合不当不能让产品生根进目标群体中,不能生根进用户群体就无法培养产品的发烧用户,用户无法感受地位层级就无法产生归属感,这类产品就没有拥护者。用户无法沉淀,产品只能昙花一现。
除了对以上不足之处的完善外,现象级产品还可在以下方面进行布局,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
如何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1.工具更工具。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大多数现象级产品在初期只做到了在用户心中建立心智,但没有进行后续的地位巩固。
对于脸萌来讲,用户已将其定义为“个性头像制作软件”,且获得了极高的喜爱度。那么脸萌此时应顺应潮流,推出大量个性的头像制作素材,加深工具属性。这样一来既弥补了产品初期功能单一的缺陷,又给产品提供能更多发展的空间,同理,魔漫手机也可以采取类似的产品迭代思路。
作为工具产品,最重要的是在某个品类中做到全覆盖,而不是对仅仅靠抓住用户心理的单一功能进行纵向扩张。
2.社交更社交。对于足迹这款更偏社交的软件,足迹团队应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将只在微博、微信社交平台分享的用户引流到APP本身上来,这样作为社交产品的足迹才不会变成增加微信用户活跃度的炮灰。
我们知道,微信、QQ已经占据了社交领域的大半壁江山,目前的社交软件发展大部分是基于“功能+社交”模式,因此没有功能的支撑无法托起平台社交的重量。
足迹可借势再次对用户行为进行深挖,既然是“像电影一样去生活”,那么不仅可以表现为“大片”形式,如复古老照片,穿越回古代的自己,我也过一把导演瘾等类似元素的引进能够迅速增加SLOGAN的质量。在增加了用户的使用频次后,迅速增加社交内容,在平台内增加社交话题,激发社交行为,为这类饱含亚文化气息的用户建立有相同理念的社群。
大片范图片的火爆充分表明了用户心理再一次被激发。如果足迹能让这群用户在本平台找到归属感,共同探讨如何像电影一样生活,把乌托邦主义化为实际,那么足迹的社交功能自然会逐渐强大。
3.扩展BD活动,增大产品曝光率。对于初创产品,充足有效的曝光是理想的推广目标。在产品积累了用户基数后,可尝试加强BD活动,增强品牌的好感度,再次升华用户对品牌的认知。
比如Uber策划了大量的BD活动,与各行业跨界合作:房地产界的万科,美食界的ENJOY,互联网界的Google,快餐界的麦当劳,不断地给用户制造惊喜,激发用户自发在社交平台进行推广。
作为现象级产品,同样应创造属于产品的文化。脸萌APP,可顺势为用户定制个性公仔、DIY物品等一系列周边产品。类似于MM豆原本只是一款食品,正是基于用户的喜爱,目前已成为文化产品代表物,在线下拥有大量的专卖店。品牌粉丝不远千里来一睹专卖店的风采,体验文化氛围:专属的公仔、T-shirt、纪念物再次为品牌吸引了大批的忠诚用户。
足迹这类偏社交的现象级产品,可与旅行社等线下实体店合作,推出符合产品价值观的个性旅游路线,如“文青说走就走的旅行”,线下实施,线上制造专题分享互动,激发用户平台滋生的在“文青”社群里表达个性,增强用户对产品的黏性,逐步深化产品的品类定位。
如今我们的衣食住行已被覆盖,高频刚需的产品市场已经寥寥无几。只有充分挖掘人性心理,探索如何将产品植根在用户的场景中,让用户成为产品的传播者,才能获取真正的流量。只有这样,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现象级产品才不会仅仅是昙花一现。
编辑:
周春燕 1797241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