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玉兰》教学片段与评析
2016-02-29蒋剑秋
蒋剑秋
【片段一】依语构像,诗化心灵
师:(出示广玉兰花的图片)看到这么美丽的广玉兰,你最想用哪些词语来赞美它?
生:玉洁冰清、洁白无瑕、亭亭玉立、楚楚动人……
师:作者又是如何赞美它的呢?(出示:“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读读相关句子,你觉得作者写得如何?
生:我觉得作者把花的颜色写得准确生动!“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
生:花的质感也很独特,乍一看玉琢冰雕,细看会发现原来是柔韧而有弹性的。
生:“玉琢冰雕”的感觉是坚硬的,而花瓣是柔韧而有弹性的,作者用完全不同的词来写玉兰花,真是妙不可言!
师:作者写得很妙,你们的体验和表达也一样精彩!看了作者的佳词妙句,和你们先前形容的相比,你有什么新的感悟吗?
生:作者写得好,让人读了就像看到了真的花一样。
生:作者连说两个“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但他却形容得再好不过了!我们的形容词没法与他相比!
生:作者说“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这就留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花朵该是美到极致了!
师:你们能有这样的感悟,老师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传神了。
生:他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写出了自己对广玉兰花的感受!
生:作者运用自己的多种感官,还发挥想象,写出了对广玉兰花无比喜爱的感情!
师:请大家多读读、多品味这美妙的文字吧!
【评析】叶圣陶先生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道桥梁,读者与作者才能会面,才能心灵契合。”引导学生越过这道桥梁的方法,可以是解词析句,但教者采用的是更灵验的方法,那就是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积累进行品赏,最终促成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共振”。在上面教学片段中,教师先让学生观察花的图片并赞美花。此时,学生的感知仅仅停留在浅表层面。继而与作者的文字比较,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感受、去品味作者描绘的角度、方法以及用语言创设的优美意象。越过文字,学生已心领神会,懂得了“说它……又似乎……”这一不肯定的句式,恰恰生动准确地表现了花瓣的颜色与质感,他们从心底感叹“真是妙不可言”!正是因为语言打动了学生,让他们品出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学生的感情才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片段二】缘语生情,美化心灵
(学生自由朗读,感受“含羞待放”“刚刚绽放”“盛开着的”“开过的”四种广玉兰花的形态。)
师:读读课文,看看你最喜爱哪种形态的广玉兰花呢?能为它取个美丽的名字吗?
生:我最喜爱含羞待放的广玉兰花,我觉得可以用“含羞”来为它命名!
生:含羞待放的广玉兰花,让我想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这句诗,用“荷花玉兰”来称呼它,再贴切不过了!
生:它的花苞鲜嫩可爱,我要叫它“小可爱”!
师:你们就像充满才情的诗人,为玉兰花起了这么美的名字!怎样读,才能把这种美表现出来呢?
生:轻声地读、羞答答地读……(指名读)
生:刚刚绽放的广玉兰花更讨人喜欢,小蜜蜂都迫不及待地钻进去了!这种广玉兰花可以叫“初绽”“豆蔻”……
师:你们就如同那些调皮的小蜜蜂,都钻到花瓣中去了,体会得多么细致独特呀!把蜜蜂与玉兰花的亲密接触读出来吧!(生兴趣盎然地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