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有所写”在习作教学中的作用
2016-02-29庄彩霞
庄彩霞
写,并不是单纯的记录,更是定型、整理、丰富、深化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有效地利用“日有所写”的模式,让学生在不断的积累中,形成习惯,获得方法,累积素材,说真话,说实话,提升习作的能力。
一、兴趣导航,提起书写之笔
1. 创设情境,找趣点。学生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这一天里发生的事中的喜怒哀乐,都是值得学生记录下来的。我们首先要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关注。比如,班级里有学生要参加学校大队委的竞选,因为担心落选而格外忐忑,于是我让学生集体谈论,列出这名同学忐忑的原因,然后组织同学逐条讨论,并把劝说的话写成文,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找到了兴趣点。又比如,每天我们行色匆匆,总会忽略外面的风景,这时,我们可以回忆上学时路上的所见,或者是一天之中见到的难忘景色,让学生的思绪像放电影一样,重新扫描,激情碰撞,兴趣的落点一下子就找到了。长期的情境创设,能让学生学会留心周围事物,在慢慢积累中由兴趣转化为自觉行动。
2. 师生共写,激盲点。传统的习作教学中,老师永远是高高在上,一声令下,学生伏案而作。其实,老师的示范是一剂良药,既可以让学生充满好奇之感,同时又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更重要的是,师生共写能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并能让他们保持这份激情。比如,在引导学生描写“清晨”时,学生侧重写上学路上看到的风景,老师则从各色行人的匆匆和老人的悠闲方面着手,这样两种不同的入笔方式,让学生取长补短,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
3. 开放题材,展特点。要想让学生写出有真情的文字,就不能限制他们的所思所感,让他们“随心表达”反而更能见到真实的文字。比如,写作《我家的晚餐》,在不同家庭的学生写来,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可以写成记叙文,可以是议论文,也可以是一篇记实性的文章;学生或写晚餐的丰盛,或写丰盛的晚餐带来的营养过剩的话题等。在开放中不限立意,不限取材,给学生留下广阔的空间,放开了种种桎梏,创设了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展示平台,他们才乐于写,善于写。
4. 个性评价,提自信。得当的评价方法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分数,而是教师的评语。我很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对待写作水平好的同学,我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也指出其不足。如:“你对景物的描写有声音、有味道,很有灵气,但还得注意词句的灵活多样,在同一句中做到用词不重复!”对待写作能力较弱的同学,要尽量地挖掘其闪光点,大到一段话,小到一个句子、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肯定点滴进步,尽量找到可取之处。
二、日有所写,叩启写作大门
学生有了写作的愿望,我们还要让他们明白写些什么。生活里,课堂中,处处皆风景。可是学生受其阅历和情感所限,常常觉得身处“无米之炊”的困境,在教学中,我带领学生从四个方面入门,书写有活力的文字。
1. 走进课堂,续写教材之精彩。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精彩的留白处,给学生的练笔提供了许多的素材。比如,《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中,是这样描写玉澜堂中的海棠的:“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这里省略的恰恰是学生值得写的地方,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细节补充。学习了《燕子》一文,同学们都记住了燕子的外形:“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我们可以让学生模仿这一段文章,也来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课文中处处皆有值得描写的精彩,让学生从课堂中起步,向课文学习写作的技巧。
2. 走进书籍,书写阅读之乐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外书籍,让学生写出彰显自我个性的阅读体会。比如在共读《三国演义》时,我要求同学们每日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有的同学这样评价人物:“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关羽,字云长,人称关公。他是刘备的结拜兄弟之一,英勇善战,是军中猛虎,他手持青龙偃月刀,可谓是血性男儿,铁血精英,义字当头啊!”还有的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对那些英年早逝的英雄感到痛心。周瑜,三国时吴大将,因为忌妒诸葛亮三气到死,埋没了一肚子才华。关羽一向沉稳,曾经打过无数次胜仗,但是最后却因为骄傲轻敌,中了吕蒙之计,致使自己败走麦城,被吴侯所害。”这样的文字,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叹,也是伴随着阅读兴趣的自我抒写,写得有理有据,也让描写成为了一种内驱力,有物可写,有话可说,写出了思考与智慧。
3. 走进生活,描绘源头之活水。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才会逐步拓宽学生认识社会、感悟人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从中获取写作素材,积累创作灵感。每学期我都为学生制订观察计划,如:观察树木花草、日出日落、小河田野、蔬菜瓜果,并尽可能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也可以观察街道、市场、书店、街上行人等等,让学生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于是,《秋天的树叶》《勤业路的变迁》《桥的自述》《超市里找成语》《我们楼的清洁工》《我家门前的那条河》这些流淌着生活影子的习作在学生笔下流淌。我还利用课程资源,突破学科间的樊篱,确立“大作文”的观念:通过科学课让他们观察记录实验过程;学完数学课,可以把自己求知和巩固新知的过程写下来;结合校本课程,让学生走进社会,去采访发现生活中的美。这些都开阔了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学会了观察生活,学会了自我体验。我还依托班级小小记者会、板报之家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国旗在我心中”“读书伴我成长”“地球,我的家园”“我的愿望”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地感受生活,展示自我。每天记录名言,警句,谚语,从电视、新闻、报纸中获取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寒假开学时,也可以让学生写写《压岁钱的妙用》《我眼中的春节联欢会》等,让生活这股清泉,为学生的写作注入更多的“活水”,写出属于自己的真实与精彩。
4. 走进想象,抒写个性之魅力。写作是一种释放,是人的思想、情感智慧的输出,而最让学生乐于接受的就是想象了,想象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和独创性的一种最好的方法。我经常让学生把一些词语连成文章,比如:“赤道、北极熊、狼”,学生的想象天马行空,又合理有趣:“从前,熊是生活在赤道边的,它们每日懒懒地躺在凉快的海水中,总是幻想着有一天,能看到在烈日下,飘起片片白雪。有一天,熊对好朋友狼说:‘我从出生到现在都没见过雪,我好希望看到雪花呀……”于是,他们笔下的这只熊开始了奇幻之旅,历经重重困难到达了北极。这样日复一日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能积累词汇,大大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由于没有文题的限制,学生的作品妙趣横生,似百花争艳。我还让学生结合语文学习进行拓展想象,比如在学习了《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想象自己未来的家园,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发散开了,如:“我们未来的房子是用贝壳垒起的,因为植入了人工鳃,所以在海底生活就不用担心呼吸问题了,每个贝壳屋还有特定的掌纹识别系统,绝对没有安全问题。”又如:“看!这就是我们的海底家园。清晨,珊瑚们用它那清脆的歌喉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穿上衣服,刷好牙,洗好脸,吃着妈妈准备的丰盛营养的早餐:清蒸贝壳、红烧龙虾和金枪鱼汁以及高蛋白的‘红梅牛奶,欣赏着海底特有美妙的鱼儿‘二重唱,真是惬意呀!”这样的训练,让学生的想象有了施展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自己获得了自信,享受到了快乐,在文思泉涌中写作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写出了活力与自信。
三、提供舞台,享受写作乐趣
期望自己的劳动获得成功,这不仅是孩子,也是成年人的正常心理需要。成败与否反过来又会加强或削弱学习兴趣。我充分利用一切时间,进行佳作赏析,每周有五颗星就可以换取“小作家”奖章,一月累积一次,得奖章最多的五位同学推荐至“五勤明星榜”;一个月中选出一些美文,编写习作班刊,进行班级网站的展示,或者推荐到校刊;黑板报也是一个宣传主阵地,每周推荐数篇,张贴欣赏;……多样的舞台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也大大提升了他们习作的热情,写作成为了一种有生命的行为,写作成为同学们的亲密伙伴。
(作者单位:常州市勤业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