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独奏”到“协奏”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劳模创新工作室集群化建设之路

2016-02-28王君东郭伟平陈宏顾伟

工会信息 2016年30期
关键词:劳模总工会集群

□王君东 郭伟平 陈宏 顾伟

从“独奏”到“协奏”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劳模创新工作室集群化建设之路

□王君东 郭伟平 陈宏 顾伟

全国劳模陈华祥与劳模创新工作室集群成员研讨交流印刷技术革新

范汉明工作室、杜淑芳工作室、马进华工作室……近几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虹桥街道先后成立了一批纺织、染色等技术工艺创新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去年12月,街道工会把6家同行或同类的工作室聚合一起成立了工作室集群,目前已申请国家专利3项,获得省、市级技术革新28项。“这就是集合和群体的力量!”江苏省南通市五一奖章获得者、科德宝衬布(南通)公司范汉明创新工作室领头人范汉明感慨地说。在劳模群体的互促互助互带下,他成功开发出了“低温松驰免洗工艺”“碱性染色工艺”“退染浴法工艺”等,成为企业乃至行业的创新领军人物。

去年以来,崇川区总工会致力于推进这样的劳模工作室集群化建设,目前已有了科技、服务、教研三个集群,使得劳模创新由“独奏”变成了“协奏”,既竞争又协作,提升了工作效果,增加了创新成果。

把“一人”变成“一群”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以劳模的名字命名,由劳模“担纲领衔”,以生产经营活动、技能人才培养和攻克工作中重点、难点问题为主的创新工作团队,是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的“发射源”。2009年,随着王养飞、解建达、曹振清等首批劳模创新工作室陆续成立,崇川区总工会启动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目前该区各类劳模创新工作室已达75家,去年取得近百项创新成果,获国家专利10件,产生效益1200多万元。

但在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过程中,崇川工会发现,这种“一人一室”模式只是让劳模在创新创造中“单打独斗”,在集智聚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如果把同行同业的工作室集聚起来,“一人”聚合成“一群”,形成集群化,资源共用、同业交流、横向竞争、成果共享,可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崇川区总工会主席姜永良说,“集群化就是要把劳模创新由‘独奏’变成‘协奏’,由一花独放变成百花成园。”

充分酝酿后,崇川区总工会出台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规范化意见》,明确了“八项规定”:标志明显、场所固定、设施齐全、组建团队、制度完善、经费保障、台账详实、成效显著。在此基础上,崇川区总工会在虹桥街道试点建设劳模创新工作室集群。

虹桥街道建设的第一个集群是科德宝劳模创新工作室集群。

科德衬布(南通)公司有一支6人的劳模队伍,此前是“一人一室一团队”进行攻关创新。崇川区劳模、冷作工王聪明说:“一人一室时,常有单打独斗的孤独和无力。尤其面对一些难关险阻时,常常孤掌难鸣。”

但建群后,大家经常聚集一起针对个人所长确定创新创造课题和项目,其他人都来建言献策;实施过程中遇上“壁垒”,就集群攻关;拿出成果后,集中评估“含金量”,共商做推广,成员间有合力、有动力,更有竞争的压力,创新创造的氛围和环境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江苏省劳模、“电工大王”徐先进在大家的建议下,主攻设备安装和改进,总结出了“多头递进法”,大大缩短了德产双点衬布设备的安装和投入使用时间;并围绕设备运行和保养,提出改进建议12条,10条得到实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10多万元。

江苏省劳模、涂层班班长马进华主攻新方法新工艺,针对意外发生机器启动或失电无法开启的可能性,创新锁具分类管理,利用各类能源上锁法,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同时,他还提出有关工艺改进的合理化建议10多条。

据统计,今年来,科德宝劳模创新工作室集群已提出有关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86件,完成发明和改造项目41件。

“1+1”大于“2”

目前,崇川区总工会正以虹桥为样本,向街道层面大力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集群建设。观音山街道建起了纺织、印染行业劳模创新工作室集群,观音山新城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街道总工会主席梁捷深有感触地说,“集群化让劳模创新1+1> 2。”

集群化不是简单的“合署办公”“集体劳动”,而是要“华山论剑”“武林争霸”。 观音山街道纺织、印染行业劳模创新工作室集群领衔劳模、科绿集团董事长王养飞这样概述集群的核心要义。工作室集群挂牌第一天,他召集大家一起明确共识:小项目自力,攻难关合力,大课题群力。“要通过群力作用干成以前一人干不了的事,做出以前一人做不出的成绩。”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兰女领衔的工作室近3年来先后攻克了胶辊损伤的生产和预防、纱线质量日常管理等13项工艺课题和30多项技术难题,为企业产品转型和档次提升发挥了核心作用。加盟工作室集群后,她根据同行普遍面临的技术难题,主攻产品制成率的提高,经过200多次试验和900多个数据论证,拿出了“改进工艺增加梳理提高成品制成率”的方案,降低了半制品的短绒含量和棉结数量,精梳落棉量同比减少了2%,每年为企业降低成本20万元左右。这一工艺被同行普遍采用。为缓解纺织行业普遍面临的用工紧张问题,李兰女工作室引进和改造了重定量大牵伸工艺,使企业前纺半制品产量总体提升了近30%,用工人数减少了约25 %,每年节约用工成本近10万元、电费40多万元。目前,工作室集群正在向群内企业推广这一创新工艺。

全国纺织工业部劳模张菊芳工作室这两年积极探索色织企业现代管理模式。在王养飞、葛龙德等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合力下,他们与国内著名软件企业金蝶国际通力合作,投入运行纺织管理信息化系统工程ERP项目,从采购到仓储、从物流到财务、从生产计划到车间生产管理,全流程采用ERP系统管理,开创了色织企业现代管理模式,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提高了产品档次和品位。

这种“1+1>2”的集群效应在早前成立的劳模创新工作室集群中更多的显现。科技集群的杜淑芳工作室研究出高弹性超柔面料复合关键技术,获得中国印染行业优秀面料奖,并在国际染料和助剂展中展示;管仲工作室发明了新型快拆可调地脚技术,革新了传统焊接工艺,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宋浩杰工作室发明“两人流水式同时检验操作法”的检验工艺新标准,大大提升了精密机械的检验效率和准确率,缩短了产品交付期限,每年可为企业间接创造效益达30多万元……

崇川区总工会主席姜永良(右一)为新建劳模创新工作室集群授牌

“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入群有压力!”说这话的是南通市劳模、虹西社区党委书记兼工会主席刘德炎。“以前一人一室,关门做事,没比较没竞争,现在看到人家想得好、做得好你得赶!”在这样的比较和压力下,他摸索出了“一句话、一张凳、一杯茶、一个本”的社区群众工作“四个一工作法”,与群众见面首先一句话:你好,有什么事;而后是一张凳:同样高低侧坐面对群众;再是一杯茶:给每个群众都要倒上一杯茶,先解渴后说事;最后是一个记事本:认真记录下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姓名、地址,迅速主动联系反馈,不让群众第二趟找上门。

“四个一工作法”很快在社区中叫响。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胜社区社区书记兼工会主席李春林受到激发和启发,顺势推出了另一个服务创新品牌“民营企业联合体”,组织区内民营企业以“和谐发展、共同提升”为宗旨,在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通过“联合体”进行调配,构筑“发展空间共同拥有、前沿技术互通有无、信息资源共有共享、管理运营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实现双赢”五大平台,使社区从一个偏僻的农村社区成功转变为纳税大户。

每个劳模带领的是一个团队,每个集群聚合的是一支支联队。“拨亮一盏灯,照亮了一大片”,辐射连锁效应不断显现。

崇川是教育之乡。以胡建、何晓梅、邵云等劳模为代表的教研创新工作室集群化后,师资教育、成果转化优势不断凸显,教育更加均衡、优质。在胡建的带领下,他所在的跃龙中学获得全国语文教学比赛初中组第一名,有3个省级课题已结题或在研究中,教研水平及师资力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走在前列。他个人也被评为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

江苏省劳模张松明工作室团队原先以优化设备运行性能,增加生产效率为目标,在集群交流中,他将创新目标提升为改善职工劳动环境、降低职工劳动强度、减少生产污水排放等,使工作室的创新成果更为人性化。为此,他带领工作室成员为公司染色车间完成了连续洗线装置、烘房电路的技术改进和直接式成筒机的技术改造,在产量提高了15倍的同时,将原来人力盘动装置革新为电力,并在保证工艺质量的前提下减去了整个洗线工段,直接在染色工段前添加了洗线装置,释放了本工段的劳动力,降低了水、电、汽的消耗,减少了大量的污水排放,也使产品出货时间大大减短,光用汽一年就节约成本20多万元。

不仅是劳模创新团队,同时,在工作室集群效应的引领带动下,一线职工小发明小创造也是热情高涨。江苏金通灵流体机械公司丁铁华、陆雪梅等6名一线职工创新设计磁吸钻零部件,并改进机器的测量技术,使得转机钻孔效率从4小时生产一个到1.5小时生产一个,产品性能非常稳定,成为国内同行首创。今年以来,全区类似的一线职工技术革新项目已达986件、完成发明创造项目785件。

猜你喜欢

劳模总工会集群
西城区总工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孙劲松当选区总工会副主席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安徽:省总工会启动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文山州总工会:“四三二一”齐步走 贷免扶补争创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