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告别“纸上权益”,让职工享受应有的劳动津贴

2016-02-28侯坤

工会信息 2016年31期
关键词:津贴权益用人单位

◎侯坤

告别“纸上权益”,让职工享受应有的劳动津贴

◎侯坤

侯坤 漫画

职工要求单位发放各类津贴补贴,有没有法律依据?餐补、车补、房补、供暖补贴……发多发少怎么算?因为津贴和单位争议,职工如何保存证据并维权?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秘书长张恒顺说,津贴是为了补偿职工在特殊劳动条件和艰苦环境下付出的额外和特殊的劳动消耗而支付给职工的报酬。比较常见的有高温津贴、低温津贴、夜班津贴、生育津贴等。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津贴在现实层面均不同程度地遭遇落地难,有的津贴甚至沦为“纸上权益”。(据10月11日《工人日报》)

职工本应享受的津贴补贴,为何难以落地?这其中,制度执行不力是主因。各类津贴都有其制度依据,然而一些制度虽然设计的十分完善,但在执行落实环节却存在疏漏。若想较好保障职工的津贴补贴等权益,就必须确保制度顺利达到最终执行环节,走好制度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对此,劳动监察等部门责任重大,用人单位要提高自觉性,职工也应当重视自身权益维护。

津贴制度缺少监管,是用人单位执行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用人单位主动发放津贴,意味着将增加其用工成本,减少其利润空间。这是一心追逐利益的用人单位不愿看到的。因此,在没有人去监督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几乎没有动力去积极主动地发放津贴。这时候,劳动监察部门等相关部门必须发挥其职责作用,严格监督检查用人单位的津贴发放情况,并对不发少发职工应得津贴的用人单位予以惩处,避免用人单位“能省则省”不执行津贴制度。

从用人单位角度来讲,应当提升发放职工津贴补贴的自觉性。用人单位应当明白:现代用工关系已走入法治化轨道,建立职工津贴补贴制度,维护职工权益乃是大势所趋,不发或少发职工津贴则是逆势而动的行为,必定难以长久。而且,用人单位不落实执行津贴制度,不仅是对职工权益的伤害,也会导致用人单位凝聚力下降。

从职工角度来讲,职工应重视自身权益维护。当前,部分职工或者因不愿做出头鸟而委曲求全,或者不懂得珍惜自己的劳动价值,对自身应当享受的权益不够重视。职工埋头苦干固然值得赞扬,但适时抬起头来关心一下自己,看一看如何保障自身劳动权益,同样十分重要。否则,职工对自身权益不以为意,用人单位便会对职工权益更不重视,长此以往将导致更多劳动者权益无法保障。

随着有关部门对职工权益的越来越重视,各项津贴补贴制度已经非常丰富完善了,如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贯彻落实,将是对职工在特殊劳动条件和艰苦环境下的劳动消耗的合理回报。然而,一项制度有没有实效,制度设计固然十分重要,但制度执行才是最关键步骤。如果缺乏有力监督,再好的制度设计也无济于事。必须确保津贴制度执行走好最后一公里,方能告别“纸上权益”,使广大职工真正得到实惠。

猜你喜欢

津贴权益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意外伤害与权益保护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公示制度让村干部津贴更“明亮”
漫话权益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图表
社会保障基金发放情况
社会保障基金发放情况
广场舞“健身权益”与“休息权益”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