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有“温度”的社会新闻
2016-02-28孙超
孙 超
(湖南广播电视台 新闻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0)
如何打造有“温度”的社会新闻
孙 超
(湖南广播电视台 新闻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0)
打造有“温度”的社会新闻有助于发挥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打造好有“温度”的社会新闻,应该处理好新闻“温度”与新闻真实性的关系,用有“温度”的新闻报道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同时要关注新闻当事人的新闻“温度”需求,甄选挖掘出有价值、有“温度”的新闻线索。
社会新闻;新闻当事人;新闻报道;真实性
社会新闻有着比较广泛的受众面,它比较贴近观众,因而更容易制造舆论效果。有“温度”的社会新闻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前提下,起到了比较好的传播效果,满足观众的情感需求。
一、处理好新闻“温度”与新闻真实性的关系
新闻的客观真实性是新闻所必要的重要属性,一般而言,新闻的叙事不能带主观的情感偏见因素,这么说来,似乎新闻的情感性与新闻的真实性是水火不容的。但是随着新闻业的发展,有了越来越多的对于新闻是否能蕴含情感的质疑,这些人认为新闻不带情感因素是不能完全真正做到的事情。在新闻的报道中,不可避免地会掺杂一些主观的因素,因为新闻的报道是人的报道,尤其是社会新闻,新闻记者的采访、编辑的选择都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情感,有的主观情感是显露出来的,有的则是蕴藏在消息当中的。新闻当中的一些善恶是非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价值取向,记者编辑本来就是带有一定的情感态度去报道,其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新闻从业者包括最终的主播在报道新闻事件时,不掺杂任何主观情感是不可能的。当然,客观性仍然应该是新闻所应该追求的一些基本价值理念,常丽娟在《新闻客观性的局限性及其现实意义》一文中认为,新闻客观性原则仍具有现实意义:一方面,它作为一种新闻理想,像一面旗帜一样引领着新闻学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它作为新闻职业道德可以约束新闻从业人员,是新闻从业人员的良知。
所以说,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应该基于对新闻事件真实、客观报道的基础上,将情感因素作为新闻报道中的一种客观存在来对待,情感本身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再构成矛盾对立。新闻的情感也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二、用有“温度”的社会新闻满足受众情感需求
社会新闻与老百姓生活联系最为紧密,新闻工作者应该让新闻变得有“温度”。社会新闻具有“温度”之后,就可以成为传递正能量的有效载体。建立起与观众的情感沟通桥梁,也是体现新闻工作者社会责任感的一方面。新闻工作者在参与新闻的采写报道中,应该投入饱满的热情,尤其是新闻报道深入一线采访新闻当事人的时候,会有比较直接而又真实的感悟,迸发出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这种真诚、善良而又感动人心的情感是最有“温度”的,是需要新闻工作者真情流露的。新闻工作者饱含深情写出来的报道是有价值的,如在汶川地震的前线,记者在采访报道时的眼泪,这就是最真实的情感流露。
有“温度”的社会新闻才能形成良好的舆论。社会新闻趣味性强,与百姓生活最为贴近,有的是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新闻,所以社会新闻对社会舆论的形成有着强大的引导作用。社会新闻承担着社会教化的重要作用,实质上就是用媒体舆论改造和同化公众舆论的过程,良好的舆论氛围是社会正常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可以弘扬社会主旋律。有“温度”的新闻内容积极向上,贴近主旋律,表征主流价值体系,报道内容又紧贴百姓生活实际,契合社会正常诉求,在舆论引导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有“温度”的社会新闻还能提升群众的正义感、鉴赏水平,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增强社会凝聚力,展现出符合主流价值观念的道德力量和人格力量。
三、新闻当事人也需要有“温度”的新闻报道
社会新闻报道中的新闻当事人多为生活中的普通老百姓,社会新闻是最为贴近百姓生活的。而老百姓作为新闻当事人在镜头面前曝光的时候,难免会有些紧张或者其他的不适应。当普通人出现在公众视野时,他们也希望有个宽松的空间,在新闻报道时不受到心灵或人格的创伤,而这种思想在新闻当事人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时候尤为突出。而这些弱势群体也是社会新闻报道的重要的主体,如民工的子女上学问题,民工的集体讨薪问题,城市的孤寡老人的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等,新闻媒体的曝光与舆论引导能够为这些弱势群体解决一定的困难,推动社会对于这些弱势群体的关注。目前很多弱势群体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找媒体成了一种解决的途径,而很多民生新闻节目也设立了维权与案件调查的栏目,这些弱势群体出现在镜头里,其实他们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他们希望得到关心与支持,但另一方面也有个人人格尊严的保护问题,也希望媒体不要给他们贴标签,过于报道他们的困境与弱势。因而,新闻从业者在报道中,应该有“温度”一点,充分尊重新闻当事人的意见,从帮助他们的角度撰写新闻,而不是刻意曝光他们的身份甚至加上偏见与歧视。从这里来说,新闻当事人需要有“温度”的新闻报道,他们需要舆论的支持与关怀。
四、要提高甄别新闻线索的能力
发现新闻线索是开始新闻报道工作的起始环节,要做出高质量的新闻,好的新闻线索是必不可少的。而社会新闻的新闻线索是十分庞大的,因为社会无时无刻不会有事件发生。那么,如何甄选新闻线索,这是打造有“温度”的社会新闻的重要一维。新闻线索的选择应该紧贴百姓生活,跟紧当下的时代主流。新闻线索的选择应该注重那些充满正能量的,能给读者带来鼓舞的内容。面对大量的新闻线索,记者编辑应该仔细挖掘,找寻那些能够感人心动人情、充满正义感的新闻。有的新闻表面上平淡无奇,但通过记者编辑的进一步挖掘,就可以找到其中温暖人心的细节,以此来激发受众的情感,获得共鸣。这就要求记者有一颗真挚、为观众百姓服务的心。选择新闻线索应该俯下身去,扎根群众,以百姓的视角,朴实的风格,真实贴近的情感报道新闻。
总之,打造有“温度”的社会新闻,是发挥社会新闻舆论影响力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社会新闻的价值支点。要区分好做好新闻的“温度”与追求新闻真实性的关系,在塑造新闻的“温度”的同时,关注受众对于新闻情感的需求,关注新闻当事人对新闻“温度”的诉求,严格甄选出本身就有价值有“温度”的新闻线索,并加以挖掘,这样才能使得社会新闻报道提温提质。
G212.2
A
1674-8883(2016)16-0264-01
孙超(1989—),男,江苏宜兴人,本科,助理记者,研究方向:新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