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民生新闻编辑的创造性思维探析

2016-02-28蓝俏燕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听众民生农村

蓝俏燕

(增城区广播电视台,广东 广州 511300)

关于民生新闻编辑的创造性思维探析

蓝俏燕

(增城区广播电视台,广东 广州 511300)

民生新闻就是重点关注百姓日常生活问题的新闻。广义上来讲,民生新闻属于社会新闻,但从内容上看,民生新闻主要关注的是民众的生存状态与生活空间。民生新闻和普通的时事新闻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制作民生新闻节目时,应作出一定的创新编辑,用更加创造性的思维编辑民生新闻,包括突出地方特色、变化报道手法、运用多元素呈现等。

民生新闻;编辑;创造性思维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闻媒体开始逐渐将报道的视角转向广大人民群众,将报道的重点集中在老百姓的日常琐事当中,以民众的视角,通过生活化的方式,从普通民众的生活当中选取新闻素材。民生新闻的出现,不仅体现出媒体对百姓的关怀之情,同样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普通民众是组成社会的最主要部分,他们的生活状态、生活环境对社会的状态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当前,民生新闻编辑面临较大的压力和挑战。随着听众受众文化程度的提高,他们对民生新闻编辑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民生新闻必须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对节目进行再创造。

一、民生新闻的性质

民生新闻是关注老百姓日常生活问题的新闻形式。民生新闻的崛起,意味着新闻媒体工作重心的转移,证明了市民阶层争取自身话语权的成效。民生新闻关注的是人民的生计和生活问题,它从广义上来讲属于社会新闻,但从内容上来看,民生新闻主要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民生新闻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的视角讲述发生在市民身边的各种新闻事件,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以及情感价值。[1]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目前看来已经是势在必行,也是在这种情况下,民生新闻这一新闻形式才逐渐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和认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社会媒体会对民生持续加大关注的力度,民生新闻的比重将会越来越高,民生新闻的地位将得到提升和进一步的巩固。

二、民生新闻在报道方面的创新

新闻编辑人员需要日复一日地处理大量的新闻稿件,没有足够的时间把精力都放在润色新闻稿的工作上。因此,编辑人员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挖掘新闻素材中的亮点,使新闻稿件能够真正吸引到听众,并且也要符合新闻宣传的政策。民生新闻一般题材非常丰富,信息量很大,因此,应尽量选择新闻价值较高或者能够突出地方特色的新闻题材。

(一)重视头条新闻,报道手法多样化

头条是所有新闻题材中受关注度最高的内容,不管是对于时政新闻还是对于民生新闻来说都是如此。民生新闻的新闻编辑人员在选择头条新闻时,应选择能最大限度吸引民众注意的新闻题材,该题材要符合大众的兴趣口味并能引发强烈的舆论讨论。例如,从百姓的生活延伸至医院制度问题、食品质量问题、国民经济问题等,通过以小见大的思维方式吸引民众对此类事件的关注,从小民生活中大做文章。

此外,民生新闻节目的互动性与参与性是民生节目获得听众好评的又一成功因素。例如,某市民生电台节目《政风行风热线》的不少信息与素材来源于听众的报料。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网络留言等多种畅通渠道,给普通百姓一个充分表达呼声的平台,直接及时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吸引听众的关键所在。

(二)突出地方特色,做好听众宣教

不管是从民生新闻的内容选择,还是从民生新闻的语言利用方面来看,民生新闻都应该以当地的地方特色为主。根据民生新闻服务民生的特点,民生新闻的题材应与百姓的衣食住行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此才能成为百姓热爱并持续关注的焦点。[2]民生新闻的编辑人员在选择和编辑新闻素材的时候,应突出当地的特色,将当地的民俗、生活等元素融入新闻稿中。对农节目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因此节目传播过程中,应积极围绕地方性特色来编导节目。这种节目形式不仅丰富了节目,突出了节目个性,更能够使本地听众产生亲近感,拉近节目与农民听众的距离,增加农民听众对节目的兴趣。另一方面,应积极发挥农业教育职能,促进本土农业发展,向广大农民群众传播新的农业技术和致富商机,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此外,要进行文化传播,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发扬传统良好文艺风气。

三、民生新闻在制作方面的创新

(一)深入百姓生活

想要增强对农节目的可听性,使广大农民朋友对节目产生认同感,喜欢听广播节目,节目内容就必须深入农村生活,贴近农民心声,基于农民视角进行节目编导,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节目主持,用最适合的方式科普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在新闻挖掘中,要深入农民群众内部,观察农村生活,了解农村习俗,增强节目互动性。另一方面,要正确定位对农节目,为农村生活提供服务,记录农村生活状态,为乡亲们提供医疗、情感、婚姻家庭等多方面的服务,讲述农村生活奇闻趣事,为农民朋友解惑答疑,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

(二)多元素呈现

为了在有限的新闻节目中增添更多的辅助信息,让听众从不同的侧面了解新闻的全貌,后期制作人员应在新闻编辑的过程中,更多地运用配套元素,如背景音乐、配音、音效等。另外,还可以通过广播播送时政要闻、惠农政策、种养技术、文艺节目,使群众了解党的惠农富民政策的同时,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例如,增城电台有效利用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契机,切实加强农村宣传阵地建设,将“远教喇叭”打造成“民生电台”,真正成为农村群众了解党和政府声音的“传声筒”和“顺风耳”。

四、结语

好的民生类新闻节目需要新闻编辑人员和后期制作人员的通力协作,用创造性的思维编辑新闻内容。广播要想在新闻大战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追求个性化、异质化,即追求个性化生存途径。针对新的竞争态势,广播电台应打出“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口号,不管是从内容还是形式,都立足于“民生、民情、民意”。民生新闻将在未来的新闻类节目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各大广播电台都应对民生新闻的编辑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

[1]徐明辉.民生新闻报道的编辑视角[J].新闻传播,2011 (05):21-22.

G222

A

1674-8883(2016)16-0211-01

蓝俏燕(1985—),女,广东广州人,本科,二级播音员,从事新闻编辑工作。

猜你喜欢

听众民生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