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永生羊》民族精神的传统回归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哈萨克哈萨克族原生态

王 枫

(河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电影《永生羊》民族精神的传统回归

王 枫

(河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永生羊》是我国2012年拍摄的第一部使用哈萨克语同期声的彩色故事电影。故事来源于叶尔克西·胡尔曼别科娃(哈萨克女作家)的同名散文集,立足一位哈萨克少年视角描绘了哈萨克作为游牧民族与大自然相辅相依的唯美生活画卷,述说哈萨克人特有的质朴亲情和纯真爱情,从而把哈萨克族原生态式的诗意生活哲学和民族文化传递给观众,成就这部电影回归哈萨克传统民族精神的人文价值及美学价值。

民族影像;传统;少数民族;原生态

一、《永生羊》之“永生羊”文化内涵

《永生羊》在中美电影节荣膺“金天使奖”,作为我国第一部哈萨克语同期声的民族电影,它改编自哈萨克族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同名散文,相较原著,电影添加了许多故事情节,更加突出了民族仪式、民间信仰,以及哈萨克族生存哲学于一体的“萨尔巴斯精神”。“羊”在哈萨克文化当中是一种文化符号,“羊”是草原文化图腾,可见游牧民族对于动物的倚重。“永生羊”即“永恒的美”。

新疆少数民族在其文学作品当中素来偏爱“动物主题”,并以“动物”作为一种情感载体,表达其独特的民族心理、地域文化以及认同意识。《永生羊》作为哈萨克题材的民族电影,把“羊”这种虽然温驯柔弱但富于韧性、勇于奉献的动物,以之形容“马背上的民族”哈萨克民族丰富细腻的民族精神。在电影镜头下,“羊”与电影中的人物命运、情感变迁等紧密相连,如电影女主角乌库芭拉的命运始终与“羊”联系与在一起。通过人和动物之间的故事,电影把亲情串联在一起,表现出浓郁的哈萨克民族风情。

在少数民族仪式当中离不开动物。哈萨克族对于“羊”怀有一种异样的情感。一方面,哈萨克族需要依靠羊的血肉来生存,而羊的“牺牲”是为了让人“不挨饿”,正如电影当中明确提及的“你死不为过,我生不为挨饿”,所以哈萨克族往往通过一种严肃庄重仪式缅怀“羊”。另一方面,哈萨克民族尊崇羊却又不得不杀羊,这是一种大自然原生态的生存哲学,虽然残酷却又真实,羊的奉献是为了人的活命,哈萨克族对于羊、对于生命,也就抱有一种敬畏感怀的复杂情愫。《永生羊》为观众完整地呈现了哈萨克族特有的生存哲学以及情感悖论。

二、《永生羊》的民族电影本位回归

《永生羊》作为一部民族电影,通过原生态的叙事风格,描绘了哈萨克族所特有的生活哲学以及生命体验,可以说,《永生羊》是一部唯美诗化同时又具备丰富内涵和象征意味的哈萨克电影,通过《永生羊》原生态的演绎由此纠正了中国过往民族电影曾经有过的猎奇心态,让民族电影回归民族精神本位,讴歌了哈萨克民族质朴的亲情和纯真的爱情,是一首民族源远流长的“生命之歌”。

(一)传达厚重的民族情感和深沉的人文情怀

《永生羊》所有的创作人员对于新疆大草原有一种深厚的情谊,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创作组十分重视捕捉真实民族元素,他们想要打造的是一部原汁原味的哈萨克族电影。

因此,观众在《永生羊》当中可以看到哈萨克民族相关的文化习俗、风俗习惯、生活生产方式、宗教仪式,以及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价格观念等,透过电影镜头所呈现的是一部真实记录哈萨克民族生活的,具备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等重要意义的真实民族资料。其中,唯美的草原生活影像、优美苍凉的传统民族音乐、厚重的民族情感等,无不透露出一股深厚的民族人文情怀。

(二)诗意细节叙事下的普世价值民族性

《永生羊》的整体构思、题材选取、镜像语言表现等,都呈现出诗意美学特征。其中表达的主题、人物以及对于象征物“羊”和“骆驼”等的应用,完整地传达了哈萨克族特有的文化认识和自然感悟,引入诗文化,使得电影传递给观众一种唯美影像。例如,从天山岩画这一哈萨克族古老神秘文化符号入手引出女人和羊、羊和真主关系,进而延伸到人和自然的关系,把哈萨克族对于生命价值相关的朴素哲学思考通过电影艺术表达出来,由此成就了《永生羊》个性的美学特征。

同时,《永生羊》也十分重视含蓄的电影叙事。例如,乌库芭拉和凯斯泰尔之间的爱情表述,不是通过张扬的外在激情表达出来,而是着眼于一些镜像化的细节动作。通过这些细节动作表明两个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尤其是两人重聚的新婚之夜,哈力十分想知道幔帐之内两个人的动静,却没有想到的是,两个人并没有任何表情达意的激情动作,而仅仅是静静地躺在那里,含着泪,让观众感觉到彼此之间各自的情感创伤下的节制爱情。而这种细节的表述可谓“意在言外,情在心内”。通过电影细节化语言,同时表现一种全民族共有的普世情怀。

三、结语

《永生羊》被认为是可以代表中国走出去的优秀民族电影,通过一种超越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人类共同价值主题呈现,结合哈萨克民族特有的民间信仰、民族情感以及西部唯美风情等,引导观众在文化消费的同时去解码其中因为哈萨克族原生态价值观带来的对于人类生存哲学的思考,使这部电影集“消费性”与“思想性”于一体,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民族题材影片。

[1]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美丽新疆美好新疆——电影《永生羊》创作谈”[N].新疆日报,2010-11-03.

[2]阿泰·库尔曼别克.电影《永生羊》的神话原型解读[J].影视评论,2012(02):35-39.

J905

A

1674-8883(2016)16-0188-01

王枫,男,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级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哈萨克哈萨克族原生态
阿依努尔——献给一位哈萨克支教女孩
写作教学中融入哈萨克族民俗文化的策略研究
哈萨克族小学生识字策略探究
作文呼唤“原生态”
天马双翼(一):托忒文在哈萨克与清朝交往过程中的媒介作用
原生态静宁苹果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动述论
哈萨克族谚语在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中应用及实践
哈萨克民族医学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初探
中医哈萨克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