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韩剧《太阳的后裔》热播引发的国产电视剧产业反思

2016-02-28高臻笛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后裔韩剧文化产业

高臻笛

(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29)

由韩剧《太阳的后裔》热播引发的国产电视剧产业反思

高臻笛

(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9)

目前,韩剧《太阳的后裔》不仅获得了韩国本土民众的追捧,在我国各地也掀起了一股收视狂潮。本文以此剧为出发点对韩剧的产业模式进行分析,指出韩剧能够成功在于其拥有强大的剧本团队、明确的文化输出战略以及巨大的产业集成机制,并由此来反思中国电视剧产业的发展。

制作模式;文化输出;政策生态

2016年,又一部韩剧《太阳的后裔》登陆中国,该剧主要讲述了特战部队海外派兵组长柳时镇和外科医生姜暮烟之间的爱情故事。这部号称是第一部中国与韩国同步播出的韩剧,一经播出就引发了收视狂潮,仅爱奇艺网站的点击量就高达19.5亿。新一代男神宋仲基被网友亲切称为国民老公,女主角宋慧乔的同款化妆品和服装也被迅速抢购一空。韩剧热度不减的背后反映的是韩国电视剧产业的成功,由此引发对当下中国电视剧产业现状的反思。

一、韩国电视剧产业成功模式分析

(一)良好的政策生态环境助力

早在1998年,韩国在遭遇了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正式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方针,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1999年~2001年先后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等文件,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的发展计划,并且确定了文化发展的基本目标。韩国将文化产业尤其是电视剧产业作为一种国家形象进行输出,塑造了自身的文化产业模式和产业链条,将各个学界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文化产业圈,用电视剧产业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韩国政府还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设立文化产业局,加大力度培养人才,这一系列举措都在表明韩国政府将文化产业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此外,还出台了很多保护性的法律法规条文,对国产电视剧的播放时间设下限,而对进口电影的播放设上限。据韩联社称,《太阳的后裔》火爆中韩,韩国总统朴槿惠也为其点赞。正是这样的政策的导向确立了韩国电视剧举足轻重的地位,韩剧的对外传播才得以快速发展。可见,韩国文化产业得益于韩国政府的政策环境支持。

(二)专业的“编剧中心制”制作模式

韩国拥有一整套被称为“编剧中心制”的编剧体制,使得编剧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绝对的话语权。这种权利将贯穿于电视剧制作的每个细节,导演、演员以及制片人都要尊重编剧的意见,而非受到职务高低的影响而影响电视剧的制作。编剧作为影视作品的关键人物,创造了故事主线、情感基调、人物性格,能总体把握作品质量的优劣。同时,报酬与待遇的提高势必要以编剧话语权的提高作为前提。可见,编剧正是处于这样举足轻重的地位,才得以更加用心地的编出好的剧本。

韩国制作公司与众多编剧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选定编剧后,由编剧参与完成电视剧故事框架,故事人物概况亦由此确定。由于大部分的韩剧都采用边拍边播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导演和制片人都会听取编剧的意见,从演员的选择到拍摄的过程,编剧都会参与,编剧也会根据观众的反应来进行剧本的适度调整。同时,对于演员的选择、背景音乐的处理,包括拍摄中打造的清新唯美的画风,都离不开编剧的积极合作。这种“编剧中心制”的模式对电视剧制作本身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三)超强的电视剧产业链延伸

电视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韩剧在中国的热播,为韩国带来了巨额的经济效益。据官方数据显示,韩剧最早每集3000美元封顶,只求口碑不求赚钱,而《太阳的后裔》每集卖出了约23万美元的视频网站播映权,单单卖给中国网站,就回收美金368万(合人民币2400万),超过《来自星星的你》单集版权价格的14倍,被喻为“史上最贵”的韩剧。韩国并没有满足于上述数字上的经济收益,隐藏在背后的还有一系列衍生品的开发与探索。

早在《来自星星的你》火热开播时,很多网上的千颂伊同款服装同步热卖,并带动了韩国手机、“韩版微信”聊天软件的市场扩张。而现在热播的韩剧《太阳的后裔》中,宋慧乔用的口红和气垫BB,甚至是主人公佩戴的首饰也成为热卖同款。《太阳的后裔》的热播也宣传了其取景地——江原道太白市,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太阳的后裔》在中国的火爆并不是独立的单一事件,而是韩国娱乐产业链集成化的必然成果。

二、对中国电视剧产业现状的反思

(一)强化国产剧“走出去”战略

2015年中国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限外令”—海外影视剧审批时间至少需要三个月。虽然这会大大削弱韩剧播出的热度,但是,敏锐的韩国制作方为了迎合中国这个广大的收视市场,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方式。《太阳的后裔》并没有按照以往的边拍边播制来进行,而是选择了先拍后播的模式,由于新媒体的介入,采用了中韩同步的播出方式,极大提高了收视效益。

电视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一种国家形象的输出代表。人们可以通过电视剧来了解中国的文化、饮食、风土人情,电视剧是最直观的国家形象的体现。近年来也不乏优秀的作品走出国门,如国产剧《甄嬛传》和《琅琊榜》等,但是其中的效果褒贬不一且数量极少,这与韩剧在中国大地遍地开花形成反差,这就要求中国电视剧工作者进行反思,提高对国外市场的精准判断和对应策略。

(二)提高国产剧的剧本质量标准

中国电视剧的现状是数量多而精品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了全年全国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情况,国家还制定了“一剧两星”的政策,即一部电视剧最多只能同时在两家上星频道播出,该政策将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届时实行了10年的“4+X”政策将退出电视剧舞台。国产电视剧精品少造成了各家卫视争相竞播同一电视剧,还造成了电视剧市场恶性竞争的不良现象,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很多制作者为了经济收益随便选择一个剧本就开始拍摄,在整个剧组成员中,明星最大而非编剧最大。一个毫无演技的小明星一部剧就敢要价几千万,而主题中心的编剧则会在制作方和导演的要求下几度改稿迎合市场的经济效益,这样一来,形成了恶性循环,质量自然无法保障。在整体的制作份额分配中,应该将大部分的酬金用在剧本的选购中,合理分配剧中演员的“服化道”,这样才能拍出画面唯美、剧情吸睛的优秀作品。

(三)优化电视剧产业链的结构体系

《太阳的后裔》作为韩剧的代表作品风靡全国和国产剧现状形成巨大反差,值得人们深思。韩剧整个品牌的运作有着系统、细致的策划,相对来说,中国在这方面则处于无序状态,需要调整国产剧产业结构,更好地引导产业态势。当下,我国越来越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府应当大力支持,以法律法规、文化政策、资金投入等形式成立电视剧文化产业振兴机构,统筹全国文化产业特别是影视综艺产品的制作输出。

电视剧作为一种文化输出产品,具有二次甚至多次的开发延展,能够拉动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增值。我们应将电视剧中的饮食、文化、风景等作为新的产业进行升级,由此引领一种生活方式、消费市场,包括流行服饰、家居用品、中式餐饮等。应逐步开发包括网络游戏、音像制品、偶像包装等衍生产品。例如,由国产剧《花千骨》推出的手机游戏获得好评,这些都是产业链延展的一部分。因此,中国电视剧产业亟待转型,需要不断优化电视剧产业的结构体系。

三、结语

韩剧在中国风靡数十年,并不断有新的作品打动观众,盖过很多国产电视剧的风头,这一现象值得人们反思。抛开韩国风情带给人们的新鲜感,韩剧在中国的输出已然形成一种成熟合理的模式,这种模式有赖于其本身电视剧制作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准确定位。韩剧产业化政策环境、编剧中心制、产业延展等都有成熟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韩剧给我国电视剧产业发展以新的启迪,从而在跨文化交流中不断提升国产剧的专业水准。

[1]路鹃,唐远清.浅析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热播现象[J].北京:中国电视,2014(08):61-63.

[2]王靖.韩剧热播对我国电视剧发展之启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18-25.

J905

A

1674-8883(2016)16-0165-01

高臻笛,女,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影视艺术研究。

猜你喜欢

后裔韩剧文化产业
寻找恐龙后裔
韩剧的那些美丽“套路”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哥伦布后裔》中的历史改写与杂糅叙事
稀见史料与王安石后裔考——兼辨宋代笔记中相关记载之讹
感不感动
讨喜心型脸 像韩剧女主一样美!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