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服务节目《四大名助》缘何吸引观众眼球

2016-02-28薛可炎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孟非类节目主持人

薛可炎

(西北政法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3)

社交服务节目《四大名助》缘何吸引观众眼球

薛可炎

(西北政法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3)

本文以东方卫视2016年的一档新节目《四大名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社会变迁背景下社交服务类节目在形式和内容等层面的创新,试图分析此类型电视节目中矛盾冲突的全新呈现方式,并挖掘该节目收视率不断走高的深层原因。

《四大名助》;社交服务节目;节目特色;创新

一、节目形式新颖独特,折射社会百态

在明星真人秀泛滥荧屏的当下,《四大名助》的开播可谓让人眼前一亮,节目把关注点放在社会中一个个平凡个体的烦恼上,为心怀苦恼的普通人提供了一个吐槽和宣泄的平台,挖掘引发烦恼的问题根源,用轻松逗乐的方式帮助苦恼者排解烦恼,引起观者的共鸣和思考。

在《四大名助》中,传统调解类节目的弊端得以巧妙的规避。舞台上下的所有人对同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大家都是问题的旁观者,而非裁决者。正如主持人孟非所说:“传统调解类节目,都是大是大非,非要分一个对错。而在当今社会,人们不再按照一个统一的生活方式去生活,所以在这个多元化的方式下,人与人之间会有很多价值观的冲突,这不是对与错,而是大家需要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方式,这是这档节目存在的意义。在这里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大家走到这个舞台,其实是在展现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生活态度。我们不批判价值观,只做价值观与价值观之间的粘合剂。”

《四大名助》善于在节目的录制过程中与苦恼者讲述苦恼的过程中制造悬念,使观众一直保持兴奋和期待的状态。在苦恼者没有出现之前,主持人通过朗读苦恼者来信的方式简要介绍苦恼者的遭遇,让所有人都在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期待中等待苦恼者的现身。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苦恼者从舞台右侧的滑梯顶端滑下或是从一张“血盆大口”造型的白纸后破纸而出。

值得一提的是,《四大名助》创新的舞台形式也是这档节目的一大特色。整个舞台的设计摒弃了传统调解类节目在舞台两侧站立或集中就坐于舞台中央沙发区域的形式,安排主持人和苦恼者脱掉鞋子,抱着靠枕席地而坐,随意轻松的交谈如同好友在家一般无所拘束,被投诉人则坐在观众席中发言,避免了舞台上双方对立而产生的冲突。别出心裁的舞台设计使得整个节目与众不同,并且产生了能够在观众拿起遥控器更换频道时吸引其注意力的效果。

二、主持团队各具特色,火花四溅

《四大名助》拥有一个四人“名助”主持团,分别是固定主持孟非、谢依霖、尉迟琳嘉和一位不固定的嘉宾主持。

节目领衔主持孟非是主持团的核心。火遍全国的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使这个平和沉稳、睿智幽默、人情味十足的光头主持人名声大噪,民生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让他具备了观察社会的独到深刻的能力。曾从事过印刷工、电视台临时工、体育记者等各类职业的孟非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这都是他主持《四大名助》这样一档高度贴近生活的节目可供挖掘的宝藏。选用孟非来主持《四大名助》这样一档社交服务节目有两大目的:一是利用孟非在《非诚勿扰》节目中所积聚的人气,迅速打响这档新办节目的知名度;二是多年在社会摸爬滚打的孟非有着自己对于生活和社会的独到见解和体悟。他的主持,使节目在展示问题、呈现差异之外,增加了对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其他社会现象的思考,拓深了节目的深度和广度,在娱乐观众的同时增加了节目的思想性。

主持人的个人风格是决定节目成败的一大重要元素。孟非作为“名助”团的核心,扮演着掌控节目节奏、调动观众情绪、深化节目主题的重要角色。但是除孟非以外,其他几位搭档同样也是这个节目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凤凰卫视脱口秀主持人尉迟琳嘉以其极佳的口才和快速反应能力,轻松化解了台上苦恼者和台下被投诉人冲突时的尴尬气氛;台湾演员、综艺节目主持人谢依霖则以其夸张的表演方式逗得舞台上下、荧屏内外的观众哈哈大笑,使一档主题严肃的节目陡然变得活泼轻松,令人捧腹。除此之外,每期节目的嘉宾主持王祖蓝、郭德纲、黄磊等都各具特色,共同使《四大名助》以讲故事的方式完成了叙事表达。与此同时,四位“名助”团主持人在节目进行的过程中不时互动,一唱一和,相互调侃,妙语连珠,大大增强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可看性。

三、各具特色的节目参与者

作为节目的主要参与者,《四大名助》舞台上的苦恼者是构成这档节目的重要部分之一,也是这档节目的主要看点来源。如果没有形形色色的参与者的加入,这类节目也就失去了真实性与感染力。在被称为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当下,身份个性迥异的苦恼者凭借着在舞台上或“奇葩”或精辟的言论,吸引了电视机前观众的注意,同时也为收视率的稳定提供了保证。

人是电视节目的重要元素之一。作为一档调解类社交服务节目,《四大名助》将聚光灯对准了普通人,展现了苦恼者们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状态。参与其中的不仅有苦恼者与被投诉人,还有四位“名助”主持人和现场观众,他们共同塑造了这档精彩的节目。

在《四大名助》的舞台上,各色苦恼者纷纷登场,有在妻子临近生产时还要她为自己做饭,在孩子出生后很少主动关心照顾的“巨婴老公”;有家住北京每月开销只有几百块,为了省钱连厕所都要在单位上的“抠门发小”;有为了能去韩国追星,不愿和丈夫生孩子的“追星老婆”;还有根本无法忍受别人与自己近距离接触,去哪儿都要带上消毒液的“洁癖女儿”等。他们年龄、身份、职业各异,却处在同一个舞台上,向观众大吐苦水,既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与窥私欲,又反映了当前社会中存在争议的种种现象。

四、结语

《四大名助》作为一档调解和娱乐功能并存的社交服务节目,取得高关注度和高收视率,不仅是因为契合了当下社会变化日新月异、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等繁杂的时代背景,还是由于这档节目在传播过程中依托了丰富多样的视听符号,在突出节目核心的同时满足了受众的需要,加强延伸了节目深度。

[1]苏也菲.新媒体下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回归与创新——以社交服务节目《四大名助》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2):90.

[2]金妹.中国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研究——以《职来职往》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G222.3

A

1674-8883(2016)16-0159-01

薛可炎(1992—),女,陕西西安人,2015级新闻学专业研究生,主要从事询问学的学习与研究。

猜你喜欢

孟非类节目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
如何主持好广播谈话类节目
浅谈电视新闻类节目的编排技巧
一个你所不知道的孟非
垫高自己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