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新闻编辑记者的新闻敏感性
2016-02-28弓建军
弓建军
(衡水广播电视台,河北 衡水 053000)
浅述新闻编辑记者的新闻敏感性
弓建军
(衡水广播电视台,河北 衡水 053000)
随着新闻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编辑记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闻行业编辑记者的一项重要素养,新闻敏感性是每名编辑记者都要具备的基本素养。总体而言,新闻敏感性既需要理论系统的强化,同时也需要反复实践锤炼。本文结合新闻业务实践工作,从理论和实务两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新闻敏感性对于编辑记者的重要意义及提升路径,进而指导新闻业务理论及实践业务开展。
新闻;编辑;记者;新闻敏感性
提升新闻的专业程度和新颖性,对于提升媒体地位、发挥传媒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闻实践工作中,有基本的行业理念和准则,但是并没有具体的工作定式,这也是由新闻行业的创新特征决定的。对于编辑和记者而言,拥有较高的新闻敏感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立足新闻实践工作,探讨新闻编辑记者提升新闻敏感性的积极意义和有效路径。
一、关于新闻敏感性
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素养,归结起来,新闻敏感性就是编辑和记者对于新闻素材的敏感程度,是一种职业视角和职业态度。在发生具体的新闻事件中,有常规的报道角度,也有创新的报道角度,能在多大程度体现出新闻基础材料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新闻报道是否能够成功。作为一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在面对新闻素材的时候,往往能发掘其中的内在价值,并进行深入采访和报道,就是新闻从业者常说的将新闻素材“吃干榨净”,实现新闻效应的最大化。是否具有较高的新闻敏感性,也是区分记者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新闻工作者需要重点训练的一项能力。
二、新闻敏感性的实务价值
有实践工作经验的新闻工作者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见诸报端的新闻内容,总是新颖和吸引人的,而在采访中面对的事件却往往是平淡的,甚至是单调枯燥的,但是经过新闻工作者的发现和加工,却成了生动的、具有可读性的新闻报道,在其中发挥最大作用的就是新闻敏感性。
很多刚入行的新闻工作者由于不具有新闻敏感性,往往会错过很多重要的新闻,如在报道会议的时候,往往拘泥于会议本身进行报道。从而其只是一则平淡的时政新闻,往往缺乏对于会议内容的真正发掘,造成了新闻可读性不强的问题,浪费了新闻资源。在实践工作中,很多新闻工作都需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因此,就需要编辑记者养成新闻敏感性,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判断,这种敏感性,关乎报道的内容和质量。
以笔者亲身经历过的报道来讲,就很能体现新闻敏感性的作用。在一次采访过程中,有一个选题是关于校园意见反馈的,当地教育局在每所学校门前都设置了一个意见箱,收集学生及家长的意见。一位年轻记者去一所学校采访,想采访一下意见箱的利用情况,看看学生及家长反映的情况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但是到达现场后,没有找到意见箱的管理人员,意见箱看起来也好久没用过了,上面的油漆盖住了锁孔,好像很久都没打开过了,这名年轻记者认为没有可以发掘的内容,就结束了采访。在回到单位汇报情况后,一名老记者听到这样的情况,重新来到现场,利用自身的新闻敏感性,转换报道角度,以“被尘封的校园意见箱?”为主题,从学校不重视意见箱利用,甚至从来都不打开,无视学生及家长意见,造成意见反馈渠道堵塞的角度出发,写出了一篇出色的报道。这则例子充分体现出了新闻敏感性在实践业务中的价值和作用。
三、编辑记者提升新闻敏感性的路径
(一)强化理论学习
要提升新闻敏感性,离不开系统的学习。现在很多新闻单位在选人、用人的时候,往往忽视对于专业背景的要求,也不强化新闻理论知识的系统培养。这样的新闻工作者,虽然一时能应付基本的新闻工作,但是在面对复杂和突发问题上,往往缺乏新闻敏感性,不能胜任工作。要培养新闻敏感性,需要从基础概念出发,夯实基础,提升理论水平和能力。
(二)强化实践锻炼
新闻工作具有极强的实践属性,因此在培养新闻敏感性上,同样离不开大量的实践。在实习生和实习记者的培养上,不单单要简单地跟随老师看热闹、走过场,而是要培养新人的独立思考能力,要强化新闻编辑和记者的“读者思维”,从读者的兴趣点入手思考新闻背景和新闻素材,找到新闻中的价值点和关键点,实现新闻素材的最大化利用,以提升他们的新闻敏感性。
(三)积极借鉴同行成果
在实践新闻业务中,一个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和记者需大量阅读其他同行的作品。这种阅读不是简单地看热闹或者抄袭内容,而是要从新闻素材本身出发,发现新闻同行在处理新闻业务的时候,所运用的新闻手法和新闻视角,从而通过积极学习,提升自身的新闻敏感性。在新闻的学习和借鉴上,要实现量级的纵向深入和横向比对,即既要多阅读国家级高级媒体的作品,学习高位阶知识,同时也要关注同级媒体的最新动向,寻求最具现实利用价值的素材。
四、结语
新闻业务工作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多情况都发生在短时间内,需要媒体工作者迅速作出反应。因此,媒体工作者培养出良好、敏锐的新闻敏感性,对于开展新闻业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备成熟新闻敏感性的编辑和记者往往可以另辟蹊径,发现较为新颖的新闻角度,深度挖掘新闻资源的价值,实现新闻效应的最大化,提升新闻价值和可读性。在实践工作中,提升编辑和记者的新闻敏感性,要从理论和实务两个层面入手,在强化系统理论体系搭建的同时,锻炼编辑和记者的实务应对能力,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新闻敏感性。
[1] 董卫华.试析新闻编辑记者的新闻敏感性[J].新闻研究导刊,2014(15):28.
[2] 曹丽君.新闻编辑记者的新闻敏感性[J].科技传播,2015,7(21):1+3.
[3] 李俊鹏.浅谈新时期编辑记者素质的基本要求[J].品牌,2015(4):30.
[4] 李小倩.探讨编辑记者的新闻敏感度[J].新闻研究导刊,2015(7):71.
G214
A
1674-8883(2016)21-01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