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苏联电影人物形象——《办公室的故事》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尤里特里人物形象

马 州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0)

简析苏联电影人物形象——《办公室的故事》

马 州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0)

梁赞诺夫说过,他就是让人在银幕上看到平时看不到的机关生活。《办公室的故事》就是他在机关生活的大背景下写就的爱情喜剧,影片中人和整个环境相联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交织在一起,真实性极强。影片人物形象普通却独具典型性,反映了不同阶层的普遍心理,触及了经济发展浪潮下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表演形式质朴无华,但却真实可感、饱含深情。

《办公室的故事》;苏联电影;喜剧电影;人物形象分析

《办公室的故事》是俄罗斯著名导演、现实主义喜剧大师梁艾利达尔·亚历山德罗维奇·梁赞诺夫苏联时期的作品,作品发行于1977年,是他“爱情、音乐、喜剧三部曲”之中的第二部。影片整体节奏平和,叙事手法朴实无华,演员表现富有戏剧性却毫不夸张,外在严肃而内含无尽张力与喜剧因素。

一、时代背景

20世纪70年代的苏联时值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对外推行扩张政策使东西方政治关系有所缓和。这一时期苏联经济整体仍依赖能源出口,但由于东西方关系的缓和,苏联扩大了西方技术设备的引进,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的脚步正在悄然加快,经济也在进一步飞驰。影片的发行时间为1977年,从影片中段落性的对汽车楼房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处于指令型经济时期的苏联社会正经历着一如今天中国的快速工业化的阶段。经济在飞速发展,人们亦在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而变得机械,车站人们匆匆的步履、拥挤的车厢、上班前仪式性的化妆过程、模式化的上下班,人们的生活亦显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机械化。

二、剧情概述

影片主要为我们讲述了古板的统计局女局长卡卢金娜与胆小、怯懦但却善良正直的部员特里卡之间的爱情故事。故事的起点发生在统计局新任副局长尤里的晚宴上,特里卡受尤里怂恿为求升职以满足不甚如意的生活,而想要讨好女局长卡卢金娜,不想因过于紧张和不善言谈而弄巧成拙,本意上的讨好却成了对卡卢金娜的挖苦嘲讽,由这些负面却真实的评价,卡卢金娜开始注意到特里卡,并在翌日特里卡来办公室道歉时,二人开始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了解和接触,也由此二人开始了一场含蓄、内敛、纯真、饱含幽默的追求爱情的旅程。

影片整体采用段落性叙述,每个段落之间以城市画面的空镜进行转接,影片起始部分首先以第一人称旁白讲述的手法拉开,主要人物随着旁白依次出场,副局长尤里的出现使故事的叙述得以开始真正意义上展开,影片整体节奏平和,罕有快节奏剪辑,镜头调度相得益彰,质朴之中现实主义和人文关怀的身影随处可见。

三、人物形象简析

(一)卡卢金娜

作为统计局局长的卡卢金娜,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一个梳着大背头的事业单位女领导形象。早年曾为情所伤的她断绝了和一切女性朋友的来往,认真投入到工作之中,最早上班,最晚下班,除休息之外的大部分时间都和工作相关,假如如片中所言“劳动使人变得高尚”的话,她将是表象上的最佳印证,也由此她作为女性的身份开始被其社会身份所湮没。她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女人,一个需要家庭、需要爱情某种程度上要甚于事业的女人。从男性化的着装到柔美优雅的服饰,从古板的言辞到以为自己被骗时悲伤的哭泣和责问,在这表象的改变下,我们看到的是角色和身份的转变,是一个压抑着的女性身份认知的释放和回归。

(二)特里卡

特里卡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早年与妻子离异,带着两个孩子单独生活,他胆小、怯懦,渴望升职和被关注,却不善言辞、不懂表现自己,业务熟练、经验丰富,工作多年却不被重用,但他又是正直的,他虽生活拮据,但仍坚持偿还了之前借的卢布,并与尤里划清界限。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在工业化和经济飞速发展的大潮中,勤勤恳恳的工作似乎已不能支撑一个人过上体面的日子,爱情似乎只能暂且掩埋于物质的需求之下,他的存在也应和了处于工业化浪潮的苏联社会中,那些底层勤勤恳恳却难以过活的人物形象。

(三)尤里

尤里刚从瑞士归国,即调任统计局副局长,富有、事故、世俗,懂得如何拉拢和讨好别人,当然在遭受背叛或者羞辱之后也很懂如何报复,拥有相对上流的社会生活。他的婚姻和家庭也是建立在相对较高的经济基础之上,从另一个层面讲,导演从他的身上向我们展示了经济发展带来的阶级分层,以及资本累积对于普通大众生活的影响和冲击。尤里作为社会发展中既得利益群体的象征,虽然他确实拥有最值得追求的幸福生活,但其存在也是对社会不公的一种侧面批判。

(四)其他人物

片中除以上四个主要人物外,还穿插了诸多小人物的线索,如部长秘书薇拉、热衷于社会工作的苏娜、每天经受美色诱惑的食品处处长等。这些角色的存在也独有其特殊性,对于剧情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薇拉,作为部长秘书的她是经济发展大潮中的牺牲者,她的存在一方面为卡卢金娜的改变作出铺垫,另一方面也间接性促成了欧莉亚表白失败的结局。苏娜在片中的作用除后半段同样促成表白失败以外,其在片中收“份子钱”的内容曾先后出现三次,这三次分别是开场时玛莎歇里耶娃生孩子、中间段落保罗格夫50岁生日以及随后莫纳科夫的“去世”,这三段的安排也颇具戏剧性,导演似乎有意向我们暗示金钱时代真的来临了。

四、结语

没有炫技性的镜头表现、没有夸张的表演,平淡的叙事手法之下为我们展示的是工业化带来的经济大潮下,底层最普通且最具代表性人物的真实描绘。影片中,主要人物的最终命运都以回归家庭收尾,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又何尝不是我们当下部分社会大众的一个缩影?压抑且机械化的生产生活模式使社会中的底层劳动人民陷入一种困境,人们感到局促、压抑且无味。在他们身上我们一方面看到了经济发展对于普通人生活的冲击和改变,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导演饱含深情的渴望和期盼。追求或是妥协?物质或是爱情?不必多言,影片已告诉了我们答案。

[1] 沙杨.梁赞诺夫近年电影创作理论[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1):51-55.

[2] 埃利达尔·梁赞诺夫(苏联).幽默的命运和喜剧导演的艰辛[J].世界电影,1986(03):66.

J905

A

1674-8883(2016)21-0165-01

马州(1991—),男,河南郑州人,河南大学2015级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

猜你喜欢

尤里特里人物形象
春水涨又停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特里·奥尼尔:捕捉此刻
完美的挣钱计划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托尼·特里韦索诺的梦想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尤里的漫游之旅
“红”到没朋友的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