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记者型主持人的能力诉求

2016-02-28包园园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0期

包园园

(南阳电视台,河南 南阳 473000)



浅谈记者型主持人的能力诉求

包园园

(南阳电视台,河南南阳473000)

摘要:近几年来,活跃在各级电视台节目中的一些记者型主持人以自身的能力素质,把节目办得越来越精彩。什么是记者型主持人?主持人要如何提高能力素质,使自己也成为记者型主持人?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本文对主持人如何在节目主持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如何不断凝聚自身的行为方式,展现自身魅力,提升自身的主持艺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主持人主持艺术;自身艺术风格;舞台主持方式

一、电视传媒的发展和受众的选择呼唤记者型主持人

从我国电视传媒的发展来看:数十年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可称为“宣教时期”或“电视制作人时期”。此时由于只注重传媒的喉舌作用,使不少节目主持人主持节目时过于死板、面部表情僵硬,没有过多的语言和神态变化,只是对剧本的死板模仿,毫无自己的独到之处。主持人的上镜条件仅有形象良好、面相端正、播音标准,这种节目主持人可称之为播音式主持人;90年代为“精品地市节目期”或“电视制片人时期”。电视节目开始出现“策划型主持人”,主要特点是主持人通过编导的主旨性策划来参与节目的制作,使得节目本身的各个流程全面地协调、均衡起来,达到对节目现场的主动性参与,融汇贯通于节目的各个细节。90年代后期出现了“记者型主持人”或者说“核心型节目主持人”。他们主动参与到节目的全方位制作和策划当中,是节目的灵魂所在,失去了特定类型的主持人节目就失去了灵魂,没有过多的特色可以供观众欣赏。记者型节目主持人主持的节目是为他们精心量身打造的,他们需要依据节目的变化对自身的风格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动。有些节目的主持人本来就是节目的制片人和策划者,其自身有着关于节目的特殊化理解,作为节目的主要组织者和大力倡导者,他们更加注重与观众心灵的沟通以及和台下观众的节目互动。可见对节目主持人的要求已经由播音型逐步转换为记者型。

信息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使电视观众对传媒信息更具有自主的选择性。随着观众对信息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电视节目频道也日益增多。电视人为了制作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灵活的节目,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改革创新,为观众提供电视大餐或“视觉盛宴”。大视野、大跨度、大融合,促进了电视资源的灵活配置。众多的节目都是以主持人为节目的核心来着重进行节目氛围的打造的,以主持人的节目风格和主持人的自身素质为节目的本质进行立体化的节目体系打造,融合现代化的节目体系;将新闻报道和新闻播放充分地融入节目的主旨中,选择更多接地气的主持型人才走到节目中,增强特色化节目的吸引力。

二、记者型主持人是记者和主持人双重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记者型主持人能够对新闻节目的主旨进行定向化的报道,在节目主持过程中能够体现较高的节目协同意识,对自身所导向的新闻节目能够有着较高的节目报道意识,并能把自身的报道型特色充分地融入节目中,充分地展现出节目的特色。

从一定的角度来说,节目主持人是针对节目而选择的特定化主角,是节目的灵魂所在,同时也是节目组成的重要因素,是节目编排的引领者,节目策划的实际决策者。对于节目特色风格的确立,对于节目内容的深度把握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能够最大化地根据观众的喜好和观众的心理打造特色化的节目录制体系。但在现实运作中,主持人往往被排除在节目的起始和中间流程之外。节目制作中,主持人的出场只是节目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这使主持人处于被动地位,不能较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也与主持人的使命以及对其的要求格格不入。一些主持人在实践方面取得的成功说明,记者型主持人集记者、主持人角色于一身,是电视节目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三、记者型主持人的内涵在于学识和才干

作为一个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对于节目要有自己独特的认知,能够根据节目的特色制定符合自身主持人身份的策略,对节目进行深刻的把握和实际的引领。这就要求节目主持人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主持素养,培养自己的主持人性格,全面提升自己的形象魅力。同时,作为一个优秀杰出的记者型主持人不仅要博思多学,还要对社会的文化潮流有所理解,对于文化风尚有所感悟。既定位置一定要符合自己主持人的身份,在拥有良好的外在形象的同时,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内在魅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以客观公正的角度来看待社会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塑造自身标准化的主持人形象,让观众深刻感受到自己的人格魅力。

作为主持人,才学体现在屏幕形象上;作为记者,才学渗透在报道中。记者型主持人要将这两种能力深刻地融入自身的素质修养当中,即在业余时间努力提升自己的才学。在提升自己文化素养的同时也要重视自身的创造性主持风格的发挥,全面、高水平地提升自己的素质感悟。主持人全程对节目的录制、策划进行有效的监督,不是让节目贴合自己的主持水平和自己的主持艺术,而是最大化地让观众从心底认可自身主持的节目,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真正把握观众的内心。

才学来源于积累、学习,来源于采访实践。虽然人的部分才学和觉悟源自天赋,但更多的才学是源自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和对于日常生活的点滴感悟。正所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后天学习过程中强大的才学基础才是促使人迈向成功的关键。书本和课堂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但是后天知识的积累一方面是对于生活的感悟,另一方面来自采访和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判定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深刻地立足于实践,践行“理论+实践”的模式才能够有效提升主持人自身的水平和素质。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实际采访能力,才能够开拓主持人自身的眼界,增长主持人自身的阅历。历史经验既不是多数人创造的,也不是少数人创造的,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得来的,才学正是人们在历史实践中获得的宝贵认知。才学是知识、学问、技能的统称,因而可以说才学是记者型主持人的从业之本。只有秉承自身的主持特色,努力提升自身的才学,增强自身的素养,提升自己的艺术风格,扩展自己的视野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

参考文献:

[1] 陈轩雨.现代传媒视角下电视播音主持的艺术要素[J].新闻传播,2016(02):2-3.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0-0142-01

作者简介:包园园(1982—),女,河南南阳人,本科,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编辑助理,研究方向: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