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千万留守儿童不再“孤独”
——一位普通班主任的沉痛反思

2016-02-28海南省东方市铁路中学吴小清

新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孤独班主任儿童

□海南省东方市铁路中学吴小清

让千万留守儿童不再“孤独”
——一位普通班主任的沉痛反思

□海南省东方市铁路中学吴小清

2015年6月,贵州4名留守儿童服农药死亡。与此同时,2015年6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发布会上,一组数据令人震惊:“15.1%的留守儿童即近1000万的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260万的孩子一年接不到一次父母的电话,一年只联系一两次的有885万,3个月一次的有1519万”。最大的13岁,最小的仅5岁,他们用生命的代价强烈地震撼了我们成人的世界。悲剧的发生,再次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

根据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权威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总体规模还在不断地扩大,这还不包括城乡流动儿童在内。

心理学家认为,只有童年时获得过爱的人,才有能力爱他人,缺乏关爱和陪伴将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成长。然而,6100万留守儿童,他们中的大多数缺乏完整的亲情和父母的陪伴,缺爱的童年变得险象丛生。

1.亲情关爱缺失,家庭关怀缺乏。没有父母的呵护,留守儿童普遍感到孤独,幸福指数低,生活满意程度差。2012年1月5日晚,贵州贵阳,三个来自毕节市的小男孩在一个小巷口打包谷花为生,他们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三兄弟跑出来投靠在贵阳的亲戚并得到资助,做起了打包谷花的生意。

2.学习监管不力,教育帮助不够。据统计,80%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一些老年人观念落后,奉承“牛鞭政策”,给原本缺失父母关爱的孩子,又蒙上了一层心灵的阴影。湖南邵阳一对留守小兄弟经常被爷爷用铁链锁脚的方式“教育”,两个孩子被锁脚分别有5至8次之多,锁脚时间最短也有1小时。

3.心理疴疾滋生,疏导开解缺位。当留守儿童无法正确处理内心的情感缺失时,他们往往采取极端方式解决。2015年5月4日,四川省江油市小学生露露(化名)用农药兑了一碗水给奶奶梁淑贞喝,自己也喝下农药。梁淑贞因感觉水的味道不对,只喝了少量,经抢救并无大碍,而露露因中毒太深死亡。露露父母常年在北京打工,每年春节回家一次。对于露露服农药自杀的原因,父亲王文元猜测说:“可能是某些事情她憋在心里想不开,不想活了,就想和我妈同归于尽。”

据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的觉得自己受歧视,9.5%的有过被遗弃的感觉。

4.承受生活重压,道德行为偏差。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的呵护,极易产生认知、价值观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孩子甚至走上犯罪道路。2009年12月4日,重庆涪陵警方破获一在城区专撬门店的盗窃团伙。成员共11人全是未成年人,其中大部分为留守儿童,团伙头目年仅13岁。

5.监护照顾不足,人身安全隐患。监护照顾不足,悲剧就会在留守儿童身上发生。2013年6月26日,江西南昌三个亲兄妹在村口一池塘旁戏水时溺水身亡。由于当时没人在现场,直到最小的一名5岁男孩浮出水面时才被人发现。三兄妹的父母去广东珠海打工了,平时小孩交由爷爷奶奶看管。

留守儿童也常常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2007年7月13日,沈阳警方端掉了一个胁迫未成年人卖淫的团伙,5名被迫卖淫的少女都是来自农村的留守儿童。

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强奸留守女童的恶性案件,触目惊心,令人发指。

二、从班主任教育角度,谈谈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

据了解,我省市县中小学留守儿童的比例占到班级学生总数40%左右,高的达到70%。孩子正值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时候,正是最需要父爱母爱的时候,却承受着骨肉分离的现实。于是我们老师就成为他们的第二“父母”。作为一名普通班主任,我们应该如何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呢?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的联系。留守儿童出现问题的根源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因而恢复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学校和老师应当为他们搭建亲情沟通的桥梁,比如一个星期在学校里开辟家长热线,让孩子和父母经常能取得联系,老师也经常电访,在沟通上畅通无阻,消除孩子心理上的思念焦虑。还可以利用班会课,教会孩子们写信给父母,把生活、学习等情况和父母诉说,让孩子们有精神寄托,也能锻炼孩子们的文笔。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家长与子女间的联系是双向的。如果与家长联系困难,那至少学生一方的资源是可把控的。父母和子女,不管是哪一方的主动沟通多了,亲情也就温暖直达了。

2.加强心理辅导,营造健康的学习环境。如果说学生回到家之后的环境,是教育工作者难以影响的,那至少在学校、在班级,我们是可以影响和正确引导的。运用主题班会进行心理调适,比如学会自我控制,学会自我管理,学会战胜懒惰,学会坚强独立,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困难中选择坚强,这种态度会帮助他们更好地战胜困难,实现更高层次的突破。

在布置作业时,可以适当劳逸结合。比如为学生精选有疗育效果的读物,给学生经常听听有益身心健康的音乐,这些“故事盒子”、“音乐盒子”,让它成为孩子的心灵陪伴和驱散内心阴霾的武器,最大限度降低孩子的“烦乱度”,让儿童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

在学校,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是一个心理教师或者班主任能解决的,也不是只要单独开设心理课程就能解决的,需要所有的教师一起关注帮助留守儿童,在各个学科中渗透心理教育。

3.鼓励学生住校,集中管理。实行留守儿童寄宿制,确保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孩子的有效监管,解决对留守儿童管理监护不力、管理不到位的实际问题。目前不少中小学校,对寄宿学生仍采取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一方面由于担心管理麻烦和安全问题,学校往往不主动提倡学生住校;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寝室只设置门卫和清洁工。我的建议是:一方面学校应鼓励留守儿童住校,校方采取集中管理,老师有更多机会与学生沟通,让学生节省大量上学时间。另一方面,设立留守儿童关爱教师,由班主任或班级科任老师担任,其主要职责是跟踪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学习情况,帮助学生顺利解决心理和学习问题,没有后顾之忧。

4.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2015年央视节目《中国好书》介绍了向日葵读书点的感人事迹,创始人郁雪群老师放弃留城机会,选择回老家农村小学当一名普通的教师。郁老师了解到班级49名学生,留守儿童就有28人,经常督促、辅导孩子学习的家长仅有2人,孩子们在家、在校都打不起精神。郁老师经常家访,深入到孩子们中去,给他们关爱,填补了父母呵护的缺失。不仅如此,如何丰富留守儿童们的精神生活,让他们快乐起来?她想到了读书,引导孩子们读书,用书来安顿孩子们,把读书点借阅点安在每个小组长家里,慢慢延伸到每个村庄里。从此,郁雪群的“向日葵读书点”小苗开始茁壮成长,留守儿童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滋养,不再苦苦挣扎于留守儿童的身份和处境,而开始和理想交朋友,和书籍谈天,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我相信,只要我们老师深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中去,将家访进行到底,用爱丰富孩子们的精神生活,留守儿童们的心灵就不会贫瘠。

5.在集体活动中关爱孤独的心灵。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人与人之间,因为有了互相的联系,互相的关爱与帮助,才有了温暖和感动。留守儿童大都有深深的孤独感,也很敏感。真正的关爱是不露痕迹,春风化雨,保护孩子们的自尊,让他们体会到受关注的平等和被爱的温暖。那么,我觉得集体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比如开展一些体育活动、各种运动比赛、班会课上的游戏活动等,都能让留守儿童们感到生活充实、美好。

6.孩子,代理爸爸妈妈也爱你。江西广昌针对留守儿童脱离父母监护,在教育、心理健康和社会保护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情况,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引导党员干部、教师及农村“五老”结对留守儿童。为全县3580名留守儿童建立“教育档案”,推行党员“代理家长制”,选择有责任心和爱心并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党员代理家长。这一制度目前已有地方学校开始试点,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

我为“代理家长制”点120个赞!社会行动起来,爱才能汇聚成河,滋润留守儿童干涸的心。作为班主任,我可以发动本班的科任老师一起加入“爱心爸爸”、“知心妈妈”的队伍中来,因为平时熟悉,了解,而且老师也具备专业的教育知识,能够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同时,老师对孩子的学习也能进行有效的辅导。这样更能切入实际地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和心理状况。

7.加强思想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留守儿童容易沾染一系列的不良社会陋习,为了防止极端现象出现,作为班主任,我利用每周的地方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如何自我保护。从电视上、网络上多搜集一些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

8.提升教师自身修养。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作为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养,使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做到公平、公正,使留守儿童拥有与其他儿童同等对待的教育,并且关心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教师本身应该注重身教多于言教,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榜样,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家长和孩子监护人要以身为范教育孩子,这样才具有说服力,让孩子在一种良好品德氛围中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这是广大留守儿童父母心头一道永久的疤痕,也是政府、社会各界人士面前一道拷问责任和良知的难题。从长远来看,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应着眼于从根本上结束他们的留守生活,这需要国家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建立城乡一体和公平的义务教育体制,为千千万万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创造条件。留存梦想,守护希望,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使他们健康、快乐、幸福成长。

[1]李亦菲.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2015.

[2]杨元松.中国留守儿童日记[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孤独班主任儿童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圈套里的个性化讲述
留守儿童
从《山河故人》看贾樟柯的变化与坚守
六一儿童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