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微课的影像传播研究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符号受众微课

周 皓

(成都理工大学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新媒体环境下微课的影像传播研究

周 皓

(成都理工大学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以简短的视频呈现课堂教学内容。微课的本质是影像,以影像符号作为信息载体,是通过影像符号来传递信息的一种传播方式。影像符号本身具有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参与度低等特征,受众不需要深度思考即可理解。在新媒体时代,微课传播内容是否优质,是否准确把握受众接受心理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传播效果。目前,关于微课的研究绝大部分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应用等教育教学领域的角度来研究。本文主要从影像传播的角度,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微课作出探讨。

微课;新媒体;影像传播

一、作为影像传播的微课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人们渴望通过最简单、最直接、最迅速的方式来获取需要的信息,而影像就是最好的选择。影像具有生动形象的特征,强烈的视觉冲击,直接诉诸人的视觉,不需要深度思考就能理解,文字本身是逻辑且抽象的,需要人们深度参与思考、联想,才能理解意义。“用语言文字记录、描述和表达的事实、情感、观念和态度等信息,接受者必须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将抽象的还原成具体的,而影像传播的过程是具体的视觉对象到具体的视觉对象的过程,抽象程度相对较弱,更容易被理解接受。”[1]将原本抽象的文字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以图像来呈现,且图像视觉冲击力强,传播速度快,能够引起受众对图像化信息的注意,增强受众对信息的理解力。人们通过图片或影像能够更快速地获取信息,信息图像化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必然趋势。换言之,现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影像传播时代”或“视觉传播时代”。

在影像传播时代,微课是将课堂教学内容拍摄并制作成几分钟的简短视频,提供给受众观看的授课形式。影像传播是以影像符号作为信息载体,通过影像符号来传递信息的一种传播方式。影像符号的传播方式与纯文字符号、语言符号、声音符号等的传播方式不同,影像符号直接诉诸视听觉双重感官。文字符号需要经过读者的逻辑抽象思维才能把握,语言符号与声音符号直接诉诸人的听觉,受众对内容即时性的把握存在一定的难度,且声音过耳即逝。影像融合声音、画面、文本、动画等多种元素,是一种综合性、连续性的传播方式,影像传播效果比单纯的文字、语言、声音的传播效果更好。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心理学者艾伦·帕沃提出“双重编码理论”,他认为人们在同时处理语言与非语言信息的时候,具有两个信息处理系统,即语言处理系统和非语言处理系统。虽然两者在不同的系统里进行处理,但是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同时,帕沃还认为,“如果语言文字出现的同时伴随着图像信息或者真实场景,记忆则会被加强,大脑处理抽象的文字符号时需要调动更多的精力,而如果伴随着形象,则变得容易得多”。[2]微课的视频内容通常包含图像、声音、语言、文字等多种元素,将多种元素融为一体进行教学,使晦涩难懂的知识以形象生动的影像画面展现出来,同时利用语言和非语言结合的形式来呈现,极大地增强了受众的学习理解能力和记忆效果。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微课

新媒体作为微课传播的重要渠道,用户众多,通过新媒体传播能够使信息到达更多的用户终端,引发受众的关注与讨论。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那些传播速度快、拥有大量阅读量的内容,往往是一些新奇且富有创意,同时又符合受众心理需求的内容。新媒体传播缺乏的不是渠道,而是有吸引力的、富有创意性的内容,优质的内容是传播效果的重要保证。换言之,微课的内容是否精良,直接关系着能否被受众所注意和接受。因此,微课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最重要的是影像内容的呈现,以及对受众接受心理的把握,这两者直接影响着微课的传播效果。

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微课的传播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容的呈现。微课的影像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微课内容元素与微课镜头语言。微课的内容元素是影像素材,微课的镜头语言是表现手法,只有将内外两个方面进行充分的创意性组合,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微课。

(一)微课的内容元素

微课是通过前期拍摄相关授课内容以及后期剪辑制作,以教学讲解为目的的短视频。微课的内容元素一般包括PPT画面、视频资料、动画、字幕解说、声音、音乐音响等,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微课都必须包含这些内容元素,而是对这些内容进行选择性的组合。微课不同于其他视频就在于内容上:教师对知识性内容的讲解,其目的是用于教学,如果没有知识性内容,也就不属于微课。

首先,微课的影像画面尤为重要。微课通过影像来传递信息,受众通过视觉接收相关信息,并对影像内容进行解码处理,获取意义。清晰的影像画面有助于集中受众听课的注意力,准确传达授课的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其次,教师授课的声音是重点。语言的表达要清晰,意思讲解要明确,声音是否清晰、音量大小是否适中都会影响内容的呈现,影像是通过声音和画面的共同配合来完成信息的传递过程。声音不仅可以表达既定的内容意义,还可以感染受众的情绪以及表达言外之意。最后,字幕是重要保障。如果教师授课语速过快或普通话发音不标准,那么受众理解授课内容的能力就会降低,而字幕就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微课是听觉和视觉结合的影像,因此,要十分重视微课中教师授课的影像画面、声音质量以及字幕。

(二)微课的镜头语言

微课以影像的方式呈现,必须将语言、文本性的内容用影像镜头语言展现出来,将问题的疑点、难点以通俗易懂的影像画面展现出来。在微课的拍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镜头语言,通过运用不同的景别、不同的拍摄视角、不同的运动造型等来呈现教师授课语言、表情、肢体动作以及PPT画面、视频资料等,后期制作中适当加入动画、特效、字幕、音乐音响等来增强内容的感染力。例如,通过特写镜头来突出细节部分、重点部分;通过近景镜头来展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通过全景镜头来展现全貌等,这样既能突出课程内容重点,又能减少固定画面带来的视觉疲劳。通过镜头语言,将微课中的难点部分进行精确剖析,把镜头语言充分运用到微课摄制中,远比仅仅是固定不变的镜头画面对受众造成的吸引力大。此外,在微课进行拍摄时,应该注意语言的表达离不开特定的言语环境,不同的言语环境需要不同的语言来表达。

(三)微课的受众接受心理特征

新媒体是微课的传播载体,影像是微课的内容。媒体时代强调内容的重要性,但是任何产品或服务都不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为目标,而是满足某一部分人的需求。因此,如果传播内容不是目标受众所需要的内容,传播者缺乏对受众接受心理特征的把握,即便是再优质的内容,也不会有很好的传播效果。

(四)选择性接受心理

影像是对拍摄对象的视觉记录,同时也是选择性地记录与呈现。影像的记录可以是全部记录,但影像的呈现却不能全部呈现,需要有选择性地呈现。因为人的精力有限,总是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最重要的信息,并且长时间观看影像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当然,受众对微课的接受行为并不是一致的。作为个体的受众有自己的需求,且受众对微课的需求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选择接受自己需要的部分。受众往往有选择性地接受某一节微课,甚至是某一节微课的某一个片段进行观看,因为该微课或该片段能够满足受众的某个需求。受众的接受行为并不是单纯的、漫无目的的,而是有明确目的的接受行为。当受众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对微课的热情也就慢慢随之消退。

(五)视知觉心理影响受众的接受行为

微课作为影像传播的内容,受众对视觉的认知会影响受众的接受行为。美国俄勒冈大学的瑞克·威廉姆斯提出视觉传播理论——“全平衡理论”。该理论指出,“作为主体的人对视觉图景的反应是一种无意识状态下的反应,但是随后又可以利用大脑进行理性分析,从而产生判断”。[2]微课的本质是影像,而影像只是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是一种通过视觉传递信息的方式。影像传播需要对受众视知觉心理进行研究,充分考虑到受众的接受心理,才能更好地有针对性地传播信息。“影像之所以能够被我们感知,就在于其中的一些视觉对象凸显出来形成‘图’,其他对象退居到衬托的地位而成为‘地’,摄影的构图,就是通过把握画面的轻重关系、主次关系、主体与空间的比例关系等,寻求具有表现力的形象,来刺激你的感官,使人对内容产生兴趣。”[3]深刻把握受众的视知觉对接受行为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微课的传播效果。

三、结语

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作为影像符号传播的微课,新媒体是传播媒介,微课内容的呈现是关键,对受众接受心理特征的把握是保证,因此应该充分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新媒体时代,人人都能够利用新媒体传播信息,但阅读量最大、最受欢迎的内容,却总是那些富有创意的、令人惊叹的、优质的内容。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中,最缺乏的不是传播者、媒介、受众,而是创意性的内容,内容是否优质,关系着传播效果。同时,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还需要充分把握受众的接受心理,充分考虑到受众接受心理对接受行为的影响,做到有针对性地传播,从而提高微课的传播效果。

[1] 盛希贵.视觉教养理论与影像传播实践[J].国际新闻界,2003(06):66-70.

[2] 任悦.视觉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7-68,150-151.

[3] 杨荣誉.影像视觉心理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45-46.

G206

A

1674-8883(2016)19-0311-01

猜你喜欢

符号受众微课
学符号,比多少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符号的由来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变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