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路径创新研究

2016-02-28刘丰铭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微时代理想信念党员

刘丰铭

(信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路径创新研究

刘丰铭

(信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处于“微时代”的当下,海量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充斥人们的视线,多元化的思想穿着各色外衣冲击着人们的信念。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有机遇更有挑战。对高校而言,“微时代”既增强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时效性,又动摇了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地位;既深化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互动性,又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观念和手段滞后问题;既实现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多元化,又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本文结合时代背景,提出巩固理想信念教育的主导地位、更新思政工作者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等方面来进行“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创新。

“微时代”;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路径创新

理想信念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内在需求和巨大精神能量,是个人、民族、国家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大学生党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则更需要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保持共产党员思想的先进性。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量激增,短小精悍、操作简便,内容包罗万象的微博、微信等“微媒体”成为大学生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微博、微信用户规模达5亿。在“微时代”的背景下,自由的环境与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微时代”多元化的资源中良莠不齐的信息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胁和挑战。因此,对高校而言,“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紧抓时代脉搏,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开创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新路径。

一、“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机遇

理想信念是个人、民族和国家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高校有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大使命,而大学生党员更是高素质人才中的精英,高校作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更是任重道远。

(一)增强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时效性

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媒体不受时空限制,用户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世界各地发生的热点事件,同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点赞、转发、评论和收藏,具有及时性和便捷性的特点。对于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来说,这就能及时更新教育内容,避免信息滞后。另外,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便捷性的信息传递功能,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大学生党员了解到党政机构发布的最新资讯,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全面的学习,有利于大学生党员充分发挥自主性,打破传统的学习障碍。

(二)深化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互动性

在传统的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中,师生交流往往会有一定的障碍,这种障碍是师生双方在传统教育中的不对等地位造成的,这使得教学双方处于相对不公平的教育氛围中,结果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微媒体平台的出现则能够很好地避免这些问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声,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2]微媒体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阵地,更新了师生互动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相互添加好友,以及建立群组的功能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在线管理,关注其发展,了解其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疏导和沟通。

(三)实现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多元化

虽然“微媒体”的主要形式短小精悍,但是所传播的内容却是包罗万象,小到一个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大到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生活常识、天文地理无所不有。这有利于丰富大学生党员理想教育的内容,使其紧扣时代脉搏。同时,“微媒体”作为新兴的媒体传播方式,能够打破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方式,使传播形式形成多样化发展。理想信念教育信息的传播需要更加注重在具体建设过程与培育工作中的灵活多样性,以微博作为传播途径和载体,将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媒体化,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进行各种宣传,做到主流意识内容形神结合、有机统一,才更容易被学生党员所理解和接受,并且外化为学生党员的行为。[3]

二、“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理想信念的教育主体地位动摇

在“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获取信息的途径广、获取速度快、信息量大且混杂,而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往往缺乏分辨能力,那些良莠不齐的信息使得大学生党员对于理想信念产生动摇。同时,传统理想信念的学习内容比较枯燥,理论性较强,填鸭式灌输和说教式教育形式单一,读报纸、集体学习文件等滞后的教育形式也不能引起大学生党员的兴趣。这些都使得传统的理想信念的主体教育地位受到挑战。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观念和手段亟待更新

高校中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微时代”的影响下,大学生党员的观念在更新变化,他们充满激情与活力。但是,在信息传播迅速的网络时代,各种观念、思想纷繁复杂,他们的见识和经验尚浅,在观察和分析复杂社会现象和问题时,缺乏清晰的鉴别能力和辩证思考能力,不可避免地在思想和判断上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由此出现价值观多元化。[4]而高校政治教育者对于大学生党员的管理还停留在以前的水平上,不能够很好地对症下药,解决他们的问题,使得大学生对于高校政治工作者的信任度降低,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三)缺乏良好的“微时代”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氛围

在“微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言论自由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微博用户注册登录简单,不需要实名登记,任何人只要会发短信就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发到个人微博上。微博信息传播的便捷化使得大学生党员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接收各种信息,这就使得微信息传播在某种程度上出现“时间无屏障性”“空间无屏障性”和“资讯无屏障性”。[5]无阻碍的舆论氛围使得环境中充斥各种混乱的多元化的信息,缺乏合理的、科学的、系统化的管理以及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引导,使得大学生党员在复杂的环境中容易出现理想信念的动摇,甚至被一些极端分子利用,无意间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路径创新途径

(一)巩固理想信念在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实现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建设,巩固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主导地位。首先,要能够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联系起来,加强培养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通过新媒体平台不断加深大学生党员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能够使其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其理想信念;其次,要提升大学生党员对信息的分辨能力,锻炼其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效地传播和交流信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最后,要使大学生党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不仅能够在“微时代”中合理利用新媒体获取各方面的知识,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也要自觉维护网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观念及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明白自身在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能够不断装备新的知识和能力,与时俱进,适应“微时代”发展的要求,帮助大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在其生活、学习、就业等多方面提供辅导和帮助。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们要能够主动接受新事物,积极深入地学习并利用“微媒体”的各项功能,加强与大学生党员的互动,引导大学生党员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三)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环境

高校要加强对微博、微信等平台的管理,安排专人运营,并且对其秩序以及信息的发布、审核做系统化的安排与管理,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信息舆论方向的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舆论氛围。对学生党员关注的突发事件或焦点问题,要及时发布真实信息并展开良性互动,抢占微博舆论制高点和主动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提供良好的网络氛围。[6]与此同时,密切关注学生党员的微博、微信等微媒体的动态,对于主题健康的话题要鼓励学生党员积极讨论和转发,对一些负面消息或言论要在分析研判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疏导。我们要不断增加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构建一个宽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全新的微媒体教育平台,将正能量传递给大学生党员群体。

[1] 罗敏,令狐彩桃.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状况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8):50-51.

[2] 刘丰铭,艾甜甜.“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探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5):15-18.

[3] 张薇.微博——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新平台[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174-177.

[4] 陈立民.坚定理想信念 努力实现“中国梦”——浅析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08):9-11.

[5] 胡晓敏.新媒体视野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研究[J].高教与经济,2011(3):4-7.

[6] 陆岩,杨洋,张丽红.利用微博平台加强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2):74-75.

D267.6

A

1674-8883(2016)19-0300-02

刘丰铭(1989—),男,河南信阳人,法学硕士研究生,助教,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团总支书记,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微时代理想信念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