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学报军事学核心期刊的培育建设——以《军事交通学院学报》为例
2016-02-28史海英韩纪富
史海英 韩纪富
(军事交通学院 杂志社,天津 300161)
军校学报军事学核心期刊的培育建设——以《军事交通学院学报》为例
史海英 韩纪富
(军事交通学院 杂志社,天津 300161)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自列入军事学核心期刊培育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本文以《军事交通学院学报》为例,从刊发高质量的文章,提高核心竞争力;发挥学科专业优势,走特色办刊之路;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优质的编辑、作者、读者队伍三个方面,阐述了军校学报军事学核心期刊培育建设方面的体会。
军事学核心期刊;培育建设;特色办刊;读者
军事学核心期刊是创新军事理论、指导部队建设的学术园地,是跟踪学科前沿、展示学术研究成果的理论窗口,是推动学科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的知识平台,其学术水平高、办刊质量好、指导性强,在军内外具有重要影响。[1]为提高军队期刊质量和办刊水平,我军于1999年启动了全军军事学核心期刊的培育建设工作,并先后从近300种期刊中遴选出了27种为全军军事学核心期刊,2015年又遴选新增16种为全军军事学核心期刊培育建设期刊。《军事交通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是刊载联合投送、国防交通、车辆装备保障、军事运输保障和军事物流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自列入军事学核心期刊培育建设近两年来,始终坚持“以服务总部机关决策咨询、指导部队建设与实践、促进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办刊宗旨,成为我军军交运输学术领域的一面旗帜,始终引领军交运输专业学科的发展。杂志社先后获得第二届“军队院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党支部等荣誉,所属人员有2人被评为军队院校期刊优秀编辑,1人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学会银牛奖。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杂志社领导的正确办刊指导和作者、审稿专家、编辑的不懈努力,以及作者的热情支持是分不开的。本文主要从刊发高质量的文章,提高核心竞争力;发挥学科专业优势,走特色办刊之路;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优质的编辑、作者、读者队伍三个方面阐述了军校学报军事学核心期刊培育建设方面的做法。
一、刊发高质量的文章,提高核心竞争力
军事学核心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是指能使期刊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吸引、拥有和控制作者、读者及学术领域的影响力与核心能力。高质量的稿件是保证期刊质量的关键因素。
(一)扩充和优化稿源
要提升论文学术质量,必须拥有充足和优秀的稿源,这样才有“优中选优”的余地。《学报》通过各种方式,扩充和优化稿源渠道,吸引优质稿件和高水平作者投稿。
第一,跟踪基金项目。各基金项目在申请之初,便是择优支持有重要科学意义或重要应用前景的基础性研究,尤其是符合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和开拓新兴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因此,基金项目产文的质量一般都较高,发表基金项目产文的多少成为评价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本刊在扩充优秀稿源方面,就从增加基金项目产文方面入手,加强了对学院和本系统基金项目的跟踪,密切与项目负责人联系沟通与约稿,通过优先发表、提高稿酬等手段吸引基金项目产文。
第二,紧随军事斗争形势发展做好选题与组稿。优秀的军事学核心期刊应该具备实用性,每期都要刊发能指导和反映部队改革与发展,引起部队较大反响的文章。这就要求军事期刊要紧随军事斗争形势的发展需要,遇到突发事件以及重要军事演习,要及时追踪,重点报道相关研究成果,指导实际工作。准确把握当前的研究动态和热点,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基础,也决定着学术研究的方向。为了提高编辑把握学科前沿的能力,编辑部每年都派出编辑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及时更新学科知识,通过多种方式组织优秀稿件。例如,2015年底,《学报》紧跟某重要军事科研项目组,积极组织优秀稿源出版增刊两期,在部队受到较好反响。同时,编辑部充分发挥编委会的作用,征集和梳理重大问题的学术派系及其主要观点,总结各研究成果的创新方向,通过比对融合,作为学术选题的重要突破口。
(二)加强编辑工作规范化建设
编辑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对保证军事学核心期刊的出版质量有重要的作用。[2]《学报》除了严格遵守国家和军队有关期刊编辑出版的标准规范外,还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制订了《〈军事交通学院学报〉出版工作手册》,从最开始稿件的初审、查新、送审,以及后来的选稿、定稿、编辑加工、英文校对、发排、三校、合版、统校、发行、审读等各环节精确到每一天,责任到每一个人,从制度上保证了杂志每期按期保质出刊。
(三)提高服务的能力
对于《学报》而言,读者、作者涵盖了从事军交通运输领域的广大官兵和教研人员、研究生学员等,其关注点在于能否从期刊阅读中有所收获,从而有效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促进个人及单位的发展,其中很大一部分既是读者也是作者。因此,能否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满足他们的现实需求,是军队核心期刊的主要评价标准,也是其建设的重要内容。例如,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期刊中的广泛应用,过去传统的手工编辑处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期刊编辑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学报》顺应发展趋势,依托全军军训网平台,引入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网络采编管理系统,改变传统的编辑业务模式,逐步实现编辑、加工、排版、校对工作的无纸化和一体化。编辑部还通过这个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的组稿工作,广大读者和作者不仅可以随时查询过刊,还可以随时查询其投稿的进度和流程。
(四)遏制学术不端行为
为倡导正确合理的学术风气,净化学风环境,提高为部队、科研单位和其他各类人才服务的水平,《学报》于2015年底启用了军事科研学术文献检测系统,对每篇通过初审的文章进行学术不断行为检测。作者在投稿时,为了确保来稿的原创性,还要提交一份第一作者亲笔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的承诺书,以保障《学报》权益。为了保障学报的学术质量,严格审稿环境,《学报》引入多层次立体式的审稿机制,如三级审稿制度。《学报》采用多种方法来维护学术论文的严肃性,提高《学报》发文的学术规范。
二、发挥学科专业优势,走特色办刊之路
特色办刊,就是要有别的刊物不能替代的方面,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学报》在核心期刊培育建设过程以及长期的办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特色。
(一)巩固《学报》风格特色
期刊的风格特色是经过长期积累、逐期延伸形成的,期刊的特色需要长期坚持下去,做到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变,延续一个稳定的风格,不变也是一种特色。刊物风格既体现在封面设计和印刷装帧等外在形式上,又体现在其内在的内容上。《学报》通过精心规划,力图在学术内容上和外观形式上都能较好的体现所属专业领域期刊的风格特色。例如,《学报》的专业栏目有“战略投送”“国防交通”“军事运输”“装备保障”和“车辆工程”等,在我军军交运输学科领域独树一帜,其文章风格、版式设计、封面、封底等方面都形成了系列特色,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些风格得到绝大部分作者的喜爱和认知,可以让他们在一大堆刊物中马上找到它。同时,《学报》从2016年起由普通纸张改为铜版纸印刷,印刷质量大幅度提高,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受。
(二)开设特色栏目
特色栏目是在体现办刊宗旨的基础上体现期刊与众不同之处的栏目。[3]在众多学术期刊中,特色是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栏目是期刊的窗口,是期刊整体风貌和特色的体现,而特色栏目的建设无疑成为影响期刊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报》在巩固自身固有风格特色的基础上,树立起特色办刊的理念,根据期刊的特定受众和读者需要,明确期刊的定位,找准自身在军事学期刊中的坐标,积极开展专业性特色栏目。近年来,“战略投送”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战略投送能力是国家战略能力的核心内容,战略投送力量是形成战略投送能力的主体,建设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战略投送力量是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的共同目标。《学报》结合本院重点学科建设,开办特色明显的 “战略投送”栏目,及时刊登该学科当前研究的热点、难点及最新科研成果,得到广大读者和作者的热情反馈。
(三)发挥学科专业优势
学科专业建设是军校学科优势积累的过程,学报是培育学科专业人才成熟和发展的土壤。特色栏目建设必须依托学科建设,及时反映学科建设成果。《学报》通过借助学院的优势学科,设置特色栏目,如“战略投送”“国防交通”“装备保障”栏目,既保证了期刊的学术质量,更有利于形成期刊的学术品牌,也符合当前高校学报内涵式发展的共识。
三、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优质的编辑、作者、读者队伍
学术期刊是以交流科研学术成果为主的学术信息载体,编者、作者、读者共同构成学术期刊的价值主题。《学报》从打造一个优秀的编辑团队、一群优良的作者队伍、一支专业的读者群体入手,正确处理好三者的关系,使之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一)编者队伍
拥有一支高素质、一专多能的编辑队伍,才能为《学报》的进步提供智力与人才保障。从《学报》编辑队伍的现状来看,科班出身的很少,大都是其他行业改行而来,没有受过专门的编辑学训练。《学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为编辑成才创造必要条件,鼓励其为实现学者型编辑的目标不懈努力。合理确定编辑的发展定位,培养锻炼其专业能力和水平,将个人专长和工作相结合。比如《学报》在期刊编辑工作上,明确栏目责任编辑,让其把负责栏目所涉及的领域作为学习、科研的主攻方向。另外,编辑部经常安排编辑人员外出学习,参加相关学术活动,购买相关业务学习资料,拓宽编辑的知识面和人际关系。
(二)作者队伍
作者队伍的建设是编辑与作者长期磨合、交流的过程,也是二者逐步成长的过程。《学报》编辑通过正确的选择作者、有效地培养作者、稳定作者与动态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来科学地组建作者队伍。引导作者结合实际情况在选题中正确选择写作内容,指导作者注意充分利用和挖掘自身的学术优势,传授写作技巧,提高作者的写作能力。建立作者库,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定期召开作者座谈交流会,实现双方的直接互动,这样大大激发了作者的写作热情,从而提高了作者队伍的素质。[4]
(三)读者队伍
编辑出版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读者受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和知识需求。对于军校学报来说,读者群体是相对固定及专业的,一些读者也是作者。《学报》编辑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桥梁纽带作用。一是贴近读者心理,满足读者需求,适时提出学术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及发展动态,通过富有启迪性、新颖性的学术论文给读者以正确的引导,诱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向纵深方向发展。二是建立读者桥梁,吸收反馈意见。通过网络技术平台搭建编者与读者间的沟通平台,保证相互间的沟通及时有效。牢固树立为作者和读者服务的理念,切实加强与作者之间密切联系,为读者提供丰富实用的内容。
四、结语
通过历届编委、作者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学报》逐渐成为全军军交运输学术领域的一面旗帜,拥有了稳定的读者和作者群。随着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带来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的深刻变革,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报》作为我军军交运输人才培养和军交运输科学与技术研究的重要平台,承担着传播学术成果、培养军事人才、促进学科建设、营造优良学风等神圣使命,任重而道远,必须不断追求创新,不断探索提高学术期刊质量的新路径,努力寻求一条符合我军军情的军校学报办刊之路。
[1] 汤晰,高广国,宋剑波.对军事学核心期刊建设的思考[J].中国军事教育,2012(5):90-92.
[2] 武昱,石朝云,顾佳,等.“旗帜”是这样打造的——以《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为例[J].编辑学报,2013,25(5):489.
[3] 程杰,杨美琴,诸静英,等.医学科技期刊重点栏目确定方法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4):357.
[4] 陈景春.高校科技学术期刊科学发展的3个维度[J].编辑学报,2015,27(1):7.
G255.2
A
1674-8883(2016)19-0275-02
史海英(1982—),女,讲师,学报编辑。韩纪富(1963—),男,高级工程师,杂志社社长、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