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媒体语境影响下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与报道方法

2016-02-28胡轩琦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语境

胡轩琦

(河南电视台 民生频道,河南 郑州 450000)

浅析新媒体语境影响下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与报道方法

胡轩琦

(河南电视台 民生频道,河南 郑州 450000)

突发事件在当下社会发展过程中越发频繁,应对突发事件也成为新闻媒体的新常态之一。传统媒体在处理突发事件方面也经历了“泛政治化”“半公开”“全公开”“深挖追踪”报道等多个阶段。怎样在新媒体语境中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并进行有效又合适的报道,是考验媒体功力的时刻,也是媒体回归新闻本质的要求。本文就新媒体语境影响下,媒体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进行阐述和总结,希望为电视台或更多媒体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建议。

突发事件;新媒体语境;总结;应对措施;报道

一、绪论

媒体作为社会公共信息的传播平台,担负着一般新闻报道及特殊情况下的信息舆论指引。近年来,在网络发展迅速,信息传播快速的整体氛围中,突发事件更容易被人们所关注,加上近两年国内外经济形势起伏不定,导致突发事件越发频繁。在新形势的影响下,面对新媒体,如微博、微信的发展壮大,传统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面临更加艰难的挑战。一方面,媒体融合成为趋势;另一方面,各家媒体也都在寻求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把握突发事件这一最能吸引客户的新闻来源之一,似乎成了一项有力的突破口。

二、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现状分析

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上,媒体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演变。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前,由于受国家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管控相对严格,无论是实践还是学术研究,很难寻其踪迹;后来从改革开放直到2003年非典时期,对于突发事件处于半公开的状态,学者们强调突发事件“正面宣传”的重要性,以及研究如何对突发事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至今,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传统媒体似乎已经找到了相对应的经验和策略。对突发事件的讨论上升到制度层面,发现媒体的报道既要保证公众的知情权,也要重视在报道中的方法和技巧。学者们甚至从传播学、社会学、公众关系学的角度作出不同的阐释和分析。

近年来,政府加强了对突发事件报道的控制力度,体现出了民众的知情权,加上新媒体的冲击,就意味着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将更加重视。在全球化发展和政治文明的进步下,突发事情的报道越来越透明,民众对于真相的探求也更加理性化。目前,国内各大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也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凭借传统用户的积累,特别在近年来的灾害类突发事件的报道中通过贴合现场,用真实的镜头凸显自身的存在。这种方式不仅显示出了媒体真正的力量,也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把灾害呈现给观众,并不意味着就是扰乱社会治安,反而是进步的一种表现。

而且,目前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也更加注重深层次的挖掘,对事态进行前因后果的分析报道,让观众在这些挖掘出的内容中总结经验教训,也是媒体将突发事件的报道推向更高层次的表现。这不仅给人启迪,也逐渐成为突发事件报道的一种展现方式。

除此之外,近年来,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关注点也发生了变化。其从政治逐渐转向了民生,从民众的切身利益角度出发,高度关注广大劳动人民的经历,不仅能引发更多群众的关注,也更能打动观众。这就是媒体日益人性化的表现,更是国家进步的体现。另一方面,突发事件的报道也实现了多方联动,这与科技的发展和媒体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息息相关。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整合人力资源与社会资源,各方联动,既能全面把握突发事件,更能节省资源,进行深层次的资源整合,挖掘丰富的素材进行全方位的报道,提高媒体的传播效应。

三、新媒体语境下媒体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在网络传播更加迅速,媒体资源整合更加全面的现状下,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应把握以下几点措施:

首先,要构建更加全面的应对机制,坚持信息公开。这要求电视人平常就蓄势待发,做好练兵和防范。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制定相关预案,调整人员配置,实现资源的优化。或者从几个方向入手,组成报道小分队,实行团队协同配合,深入挖掘各方面资源,进行各个突破。

其次,要注意首因效应,设置报道议程。基于首因效应的理论,当公众获取大量信息时,更愿意相信最早得到的消息。对突发事件能否进行快速正确的反应,是对媒体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考验。坚持正面的引导,有利于政府对事件的把握,同时也要对错误的舆论进行矛盾化解,避免发生群体性事件。提高报道效率,指的是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可以用短时间报道,多次报送的方式,让观众更快地了解新闻发生的进展情况。

再次,在新媒体的影响下,突发事件的报道要注重报道的风格。事件发生后,信息往往是错综复杂而又繁多的,针对源源不断出现的信息,适量地进行解读,是报道的一种风格。并且,在何时何地进行推送,是体现社会效益和媒体效益的一种博弈。

除了这些,在新媒体语境下,需要媒体报道人提高自身素养,遵循共同的价值标准。例如,在报道中尊重受害人,而不是为了挖掘信息而再次伤害受难者。正面回应尖锐的问题,同时与政府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

四、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媒体自身的发展和观众的需求息息相关。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媒体需要构建灵活多变的报道机制,注意报道时效性,坚持真实客观的同时,注重民间的信息反馈。从风格上把握报道内容,提高媒体人的专业素养,加强与各方面的合作,逐步做到信息的公开透明。尝试增加传播渠道,改变传播模式,从而塑造更好的国家形象。

[1] 石磊.媒介融合语境下媒介产品生产模式之变[J].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6):51-54.

[2] 孟建.重大突发事件:引发的媒体反思与变革——“重大突发事件与新闻传播学术研讨会”综述[J].现代传播,2003(3):114-115.

[3] 王已琴.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报道[D].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学论文,2003.

G222.1

A

1674-8883(2016)19-0255-01

胡轩琦(1988—),女,安徽亳州人,硕士,编辑记者,研究方向:电视新媒体。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多维语境顺应与法律文本翻译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县级电视台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跟踪导练(三)2
突发事件
“融”时代的突发事件报道之“变”
试论当代语境下段维的旧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