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全媒体时代如何做好长征题材报道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范长江题材长征

于 海

(宁夏互联网新闻中心,宁夏 银川 750004)

论全媒体时代如何做好长征题材报道

于 海

(宁夏互联网新闻中心,宁夏 银川 750004)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国媒体又掀起了一股报道热潮。相对于前几年的长征类报道,如今的媒体环境已发生了巨变,做好这类报道既要坚持传统的策划深度、精心编排,同时也应结合全媒体的传播方式,用鲜活轻松的语言去表达这个时代的主题。

长征报道;宁夏红色文化;全媒体

一、范长江的长征报道

对于长征题材的报道,当下的媒体人永远无法做到触摸真实,因为他们与历史之间隔着一个永恒的距离,那就是无法回去的时间。现在的媒体人,只能通过历史文献和为数不多的亲历者、研究者的视角去认知那段历史。但这从新闻角度看,无法回到新闻事件本身,这是与日常新闻最大的区别。而20世纪30年代的记者在长征题材报道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因为他们是新闻事件的亲历者,这对于新闻报道来说是最大的优势。

关于国内长征题材的报道,范长江最早进行了报道。1978年,胡愈之在一篇悼念范长江的文章中写道:“长江是在国内报纸上公开如实报道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人。由这些报道汇编而成的《中国的西北角》,和后来斯诺的《西行漫记》一样,是一部震撼全国的杰作。”

范长江是我国新闻史上最杰出的记者之一,在1935年9月,其作为《大公报》特约通讯员,从成都出发,经过50天的漫长采访,到达兰州。途中不少人向他打听红军的消息及蒋介石的“围剿”情况,这启发了范长江关注这一事件,有意识地积累素材。在到达兰州后,他写出了《岷山南北“剿匪”军事之现势》,很快在《大公报》刊发。通讯详细地叙述了红军在川西北的情况,使国民党之前传播的红军已被消灭的谎言不攻自破。

之后,范长江又相继撰写了一组和长征相关的报道。诸如,《徐海东果为肖克第二乎?》《红军之分裂》《松潘战争之前后》等文章,在当时影响特别大。在采访写作的过程中,范长江去过红二十五军经过的平凉一带,到过陇东庆阳、环县一带,还到达甘谷采访了胡宗南,先是跟着红军经过了江油、平武、松潘。

可以说,范长江当时的报道更多的是新闻报道,不仅文笔犀利、思想充沛,更有对时局清晰地分析,加上第一手素材,成就了范长江的长征报道。他的写作对当下长征题材报道仍有指导意义。

二、当下媒体长征题材报道现状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国媒体掀起了一股报道热潮,吹响了红色报道的集结号。

早在4月份,新华社就制定了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专项报道方案。解放军分社、国内部等部门,从5月开始便陆续播发有关长征胜利80周年的稿件,其中《“地球红飘带”上最璀璨的星》等稿件被多家主流媒体采用。光明日报社也已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在8月至10月期间进行集中报道,陆续推出系列特稿和重点文章。可以说做好长征题材报道,既是政治使命,也是媒体责任,再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给读者以全新的历史认知。

宁夏是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考察,第一站就是到固原将台堡,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和将台堡会师,标志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习近平总书记说,长征永远在路上,这更强调了宁夏报道红军长征的必要性和分量。

事实证明,宁夏媒体在长征题材的报道上也是尽心尽力,适时推出相关策划。早在2011年前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之际,宁夏新闻网、《新消息报》《宁夏日报》就推出了一系列报道。一是对庞杂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推出新的研究成果。二是一些相关党史研究部门,在报纸上连续刊发史料类文章,基本是红军长征的史料堆积,可以说这种形式是最不讨好的,枯燥的史料确实让读者难以接受,达不到预期的传播效果。三是重走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并且努力发现新东西,这种报道相对比较鲜活,更容易被读者接受。加之报道文字的讲究、情感的饱满、图文并茂、离新闻报道的本质最近,所以效果比较好。纵观全国媒体的长征报道,这类报道形式最为常见,也是目前做好该类报道的首选方式。

2016年8月2日,《人民日报》刊发了评论员文章《拿出点长征“吃苦”的劲头来》。文中提到:“无论前路是否平坦,无论条件是否优越,那份不畏苦、敢吃苦的情怀都必须坚持下去。”以长征精神勉励当下人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激发砥砺前行。长征精神,是长征题材报道的最终落脚点。

三、新形势下的报道需求

《经济日报》在8月下旬推出了“接力走长征 共筑中国梦”大型主题采访报道,其宣传口号是:“这次,走在路上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带着上路的,不是一支笔,而是全媒体。”与几年前的报道环境不同的是,如今的全媒体报道已成一种常态,这给传统媒体进行策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此,笔者提几点看法:

一是多手段报道。比如《光明日报》组织各地驻站记者进行媒体融合采访报道。自9月1日起,在《光明日报》、光明网、“两微一端”陆续推出“长征足迹寻访录”“全景看长征”“诗歌里的长征”等特色专栏、专题,以图文报道、虚拟现实(VR)全景图片、人物专访等形式呈现。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平台开展相关报道,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传播态势。二是深入报道。过去宁夏红色文化一直不被重视,尤其是长征那段历史,研究得不够。过去提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结束,但是据宁夏党史研究部门的研究,这个提法并不全面,将台堡会师也是特别重要的节点,所以,宁夏长征还有很多这样有待挖掘的地方。这是媒体最初做策划时应该关注到的地方。历史已成为过去,但是挖掘历史可以成为新的新闻突破口。三是轻松的报道。新媒体时代,读者已经养成了轻松阅读的习惯,严肃问题如何做到轻松表达是编辑记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过去的党报在刊发这类稿件时过于激情洋溢,太多充满口号式的语句,如今这种阅读体验已经不适合当下的媒体传播环境了,必须作出改变。

[1] 南方传媒学院.南方传媒研究·自媒体前景[M].南方日报出版社,2014:38-50.

[2] 刘卫,沙新.我们在路上[M].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189-201.

[3] 宁夏档案馆.宁夏解放[M].中国档案出版社,2011:331-345.

G212

A

1674-8883(2016)19-0250-01

猜你喜欢

范长江题材长征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范长江生平纪念展在渝启幕
内江市东兴区:挖掘“范长江家风”故事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范长江与张季鸾:何以从道义之交到分道扬镳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