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写好行业新闻

2016-02-28王静茹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敏感度稿件

王静茹

(中海沥青<四川>有限公司,四川 泸州 646000)

浅谈如何写好行业新闻

王静茹

(中海沥青<四川>有限公司,四川 泸州 646000)

写好行业新闻,首先,要抓住行业新闻的“新”和“特”的特点,同时要积累新闻素材,选好新闻题材,还要找到行业类报纸和期刊的特点,“私人定制”写稿。其次,要熟悉企业及生产,增强敏感度,注意行业新闻的表述,积极请教其他专业人士。最后,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行业新闻;有趣;有价值;新意;期刊特点;积极请教;中国海油石油报

写好行业新闻,新闻的基本要素不能“丢”。在报道时要抓住“快、实、新、短”四个关键点。“快”就是要迅速及时,讲究新闻的时效性,事件发生与见报之间的时间越短越好;“实”就是用事实说话,要安全真实;“新”就是思想鲜明,有的放矢;“短”就是语言简明扼要。

写行业新闻时要抓住行业特点,要注意读者关心的,从行业“视角”写稿,并做到“有价值”“有趣”这两点。

一、找准新闻角度,写出“新意”

视角要“新”“特”。纵向比较,跟过去比找变化,找出“新”点,横向比较,跟同行比找“特”点。从领导报告中找对应点,找出“行业影响力”,写行业与外部社会的结合点,找出“社会影响力”。

选择一个新的角度和切入点,找出一个观察人物、事物、问题的新角度,从人物、事物、问题的某一个侧面入手,给读者以新的信息,才能将新闻写出“新意”。读者角度尤其重要,要注意研究读者的阅读习惯,研究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选择发生在员工与客户、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才能增强行业新闻的吸引力。作为通讯员,只有经常深入读者群体中,观察了解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最关心、最想知道的内容入手,才能写出有意义的新闻。所以,要写好行业新闻一定要找准角度,读者关心什么就写什么,为读者创造行业新闻的“价值感”,提高行业新闻的含金量。

二、积累新闻素材,选好新闻题材

好的新闻来源于文件与会议、举措与成果、事件与活动以及人物与事迹之中。会议和文件,是企业报新闻选题最重要的来源。会议上的文件,尤其是领导部署工作的讲话稿,是最值得我们认真深入学习的文件。其他如行业文件、国家相关政策都值得分析。会议和文件:会议和文件是我们寻找选题的指路明灯。按文件指明的方向和领域,对照实际工作,我们才能源源不断地找到选题。举措与成果,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事实,更多的是所在单位进行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从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很多实际工作安排和取得的实际成效。充分挖掘这些举措和成效的独特之处,才能写出好的新闻。从举措和成果中找新闻,是对会议和文件中发现的线索的具体化,也是我们日常行业新闻报道的重点。事件与活动:事件是自然发生的事实,活动是我们有目的地组织的。在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事件或活动。对这类线索,重要的是要进行视野的拓展,发现其中更为广泛的联系,寻找更为深远的意义。人物与事迹:身边的人,也是新闻的重要来源。越是司空见惯的人,越有可能藏着大新闻。因为我们司空见惯的很可能是持续存在的,而持续存在的就很可能具有重要意义。人可以见证历史,可以做出有意义的事,还可以表现出不同寻常的精神状态,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笔下的新闻。

三、熟悉企业及生产,增强敏感度

行业新闻宣传员首先要了解新闻宣传的基本规律,要熟悉企业运作流程、发展情况、企业人员特点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把企业宣传与新闻工作有机结合。同时,具有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度,就不会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会发现“生产生活中处处都是新闻了”。而新闻敏感度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培养起来。只有在工作中积累技术知识、经营管理资料、熟悉生产,才能逐步提升行业敏感度。

四、掌握行业类报纸和期刊的特点

各行各业及各类报纸的内涵和侧重点各不相同,且各版面定位及栏目特点也不同。要写出一篇好的行业新闻,从一定角度来说,就必须做到“私人定制”。以《中国海油石油报》为例,其一版、二版为要闻版,大多是综合消息,特点是结果,注重的是成果、成效;三版、科技版、管理版、人才版、绿色版、国际版、市场版、质量效益年专版,注重的是经验,专项或行业领域的人和事,专长的报道;副刊则报道企业的“软实力”,特点是文化。把报纸的特点及各版面栏目要求搞清楚,再“私人定制”专属稿件,才能写出好的行业新闻。写出的行业新闻读者才爱看。

五、表述要做到“准确”“通俗易懂”“信息量大”“规避常见弊端”

要保证我们拿出手的是一篇能够让人读得下去的文章。“准确”:所用语言要能准确地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要非常小心敏感信息;数字、关联交易、政策都是我们写稿件要特别留心之处;文字语法要符合基本规范,主谓搭配、谓宾搭配、各种修饰语要尽可能多推敲;用语的感情色彩要准确;说话一定要留有余地;用字、措辞要适当,比喻、形容要恰当,描述、解释要得当;避免用“最先进”“最高技术”“最优秀”等词。“通俗易懂”:通俗易懂的关键是要把一些术语翻译好,翻译成非专业人士也能看懂的语言。“信息量大”:用尽可能短的篇幅传播尽可能多的信息,以更好地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规避常见弊端”:领导讲话、出席,领导“强调”“指出”“要求”,这些话要在稿件中尽量避免;表达要平铺直叙,充满大话、套话、官方话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否则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读者不爱看。

六、积极请教

一是向有一定经验的同事请教。从事过新闻采访或文字写作实践的工作者,具备一定的新闻实践经验,能够比较有针对性地解决新闻采访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能够帮助作者少走弯路。二是向编辑老师、新闻学专业老师和社会媒体的老师请教。编辑老师能够按照报纸的报道思想和基本要求,根据自己所了解的读者心理写作新闻。三是要向专业技术人员请教,行业新闻涉及的工艺指标、参数标准等专业技术内容时,要向技术员、车间生产人员请教,最好能让技术员帮助审稿,以避免写的稿件与实际生产技术产生偏差,与实际行业标准不符,或是出现“歧义”,导致读者对行业技术产生错误认知,甚至造成大错。

七、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应具有七个特质。一是心头要有“爱”。热爱是写作的原动力,热爱点燃写作激情。二是脑中要养“核”。所谓“核”就是新闻素养。什么是新闻?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俗话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精神病人咬狗不是新闻,美国总统咬狗才是新闻。因此,新闻写作者要多读一些新闻类书籍,尽量掌握更多的新闻写作知识;关注日常报道,开阔视野,增强新闻敏感度。三是眼里要看“事”。没有慧眼,选题就成了最大的困惑。用眼睛“思维”,选最有价值的事实,选最能感人的细节,选最为精妙的观点,选最有特点的现象,回答读者最关心的问题,才能让新闻报道变得清新可读。四是胸中要设“局”。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平时我们写的行业新闻转投在各大媒体报上,几乎石沉大海,就因为这些稿件没有“局”。要能跟上社会或各大媒体中心工作的具体安排走,跟重大活动以及节假日特点走,跟各单位实际走。要胸怀大“局”,才能写出一篇好稿件来。五是手上要积“货”。厚积才能薄发,多练勤写是关键。平时要多观察、多留心、多搜集素材。从小事写起,从点滴开始,只有不断积累才能“货源滚滚”,才能又好又快地写出文稿。六是笔下要出“神”。首先是标题新,抓人眼球,其次是语言活,会讲故事。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多讲故事能够丰富主题,且由远及近的描述,让读者受到感染,使稿件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七是投稿会取“巧”。行业新闻写得再好,不被读者所读,也是白写。在新闻稿写好之后能够有的放矢地投递到报纸等媒体的相应版面、专栏及编辑手中,从而大大增强新闻稿见报几率(或播出几率)是关键。此外,投稿时,多沟通也可提高命中率。

G212.2

A

1674-8883(2016)19-0245-01

李沛东(1991—),男,山西运城人,渤海大学人文学院2014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新闻实务。

猜你喜欢

敏感度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具有对数敏感度和混合边界的一维趋化模型解的整体存在性和收敛性
稿件書寫格式
电视台记者新闻敏感度培养策略
新时代下提高电视记者新闻敏感度的策略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