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深”补“短”是报纸应对新媒体竞争的利器

2016-02-28李秋君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报纸竞争深度

李秋君

(邢台日报社,河北 邢台 054001)

以“深”补“短”是报纸应对新媒体竞争的利器

李秋君

(邢台日报社,河北 邢台 054001)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于是,各种各样的媒介迅速发展,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报纸媒体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前,新媒介与报纸的竞争焦点是百姓的眼球,还是观众的欣赏?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各种高科技的时代,传统的报纸要取长补短,发挥自身的优势,走一条与新媒介不同的发展之路。

报纸;以“深”补“短”;应对新媒体竞争

一、新媒体和报纸之间的关系

新媒体和报纸存在很多共同之处,比如两者都是对当前新闻的传播、面向的群体都是普通百姓等。两者之间的差别就在于传播的载体不同,传播的方式也不一样。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两者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的关系。因此,新媒体和报纸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把传播工作做好。

(一)新媒体并不是一种完美的媒体

当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和手机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选择新媒体来了解新闻,这就使得报纸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无论是在受众的关注度上,还是在媒体界的声望方面,报纸都已经远远逊色于新媒体。从近几年的发展形势来看,报纸的发展速度确实不如新媒体。实际上,深入分析报纸的发展形势,并不是全无发展前景。新媒体在很多方面远远比不上报纸。首先,新媒体在内容的发布上,虽然比报纸要多,但是在公信力上,人们对报纸的信任却是新媒体所不能及的。其次,新媒体的很多新闻都是来自报纸,尤其是很多评论性文章,更是照抄照搬报纸内容。再次,就面向的群体而言,年龄偏大的受众还是比较喜欢报纸。综上所述,报纸如果能够在新的形势之下及时地调整策略,还是大有发展前途的。

(二)报纸要积极应对当前的形势

面对气势汹涌的新媒体,报纸不应该显得自卑甚至不敢与新媒体竞争。在这种情况之下,报纸完全可以调整自身的策略,积极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报纸最需要做的就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尤其是要适应读者需求把报纸内容做得更好,在印刷形式上,也要跟上新时代的潮流。另外,报纸在市场的竞争上,不能固守传统思维方式,要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把报纸的传播作为一种市场去做。

(三)报纸以“深”补“短”是必然选择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各个媒体中都存在海量的信息,这使得报纸的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地位受到严峻挑战。报纸要想走出困境,就需要在新闻的深度上下功夫。例如,对于一则新闻,不但要报道事件本身,还要剖析事件的开端、发展以及发生的原因。让老百姓在看报的时候,能够知道这个事件,并且能够了解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如果报社能够坚持报道一系列的事件,使每个事件的发生都能够让人们学到一些东西,那么,长此以往,报纸的受关注度就会得到提升。虽然报纸无法在信息量上超过新媒体,但报纸可以在深度上超过新媒体。

二、报纸如何以“深”补“短”应对挑战

当今时代,新媒体大量地充斥在百姓的生活中。新闻传播途径单一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传播速度和信息量上,报纸都远远不如新媒体。既然如此,报纸就应该发挥自身社会影响力、权威性、公信力高以及在报道事件深度上超过新媒体的优势,只有这样,报纸才能持久占有自己在竞争舞台上的一席之地。

(一)报纸具有做好深度报道的先天优势

首先,报纸自出现以来,就与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但是报纸的大量发行还是集中在党建部门以及国家行政部门。它的另一个优点是在社会影响力、权威性、公信力方面要远远高于新媒体。因此,报纸在大众的心目中是比较真实、可靠的。

其次,新媒体中出现的文章大多是不标作者姓名的,但是在报纸中,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的署名。虽然仅仅是一个名字的差别,但却能够在真实性和可靠性上拉开距离。因为文章的署名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一种负责的媒体形象。

最后,在行政事业单位和许多企业中,大多都订阅了报纸,因此报纸的内容对这些单位的领导和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国家政策的解读更是关系着人们对政策的理解。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报纸都有理由在深度上下功夫,以使自己走出困境。

(二)报纸如何做好深度报道

首先,增强报道的理性内涵。当前新闻热点散乱,社会思维多元,各方纷争四起,尤显理性思考之可贵。从自身职责要求来说,报纸更应该对各种社会现象理性辨别、客观审视,发布无可辩驳的具有公信力的报道,“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在众说纷纭中“振臂一呼”,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舆论引导功能。

其次,加大前瞻性、综合性、思想性报道的力度。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报纸应把新闻调查、新闻评论等有深度、有思想的报道作为重要板块,并打造成品牌栏目,帮助受众梳理信息,加以前瞻分析,敏锐地预判社会发展大势,还受众一个“明白”。

再次,把内容之“深”与表达之“活”结合起来。深度报道的“深”,并不是以晦涩的语言、复杂的逻辑关系卖弄,应该改变本位传播理念,深入田间地头、厂矿学校,俯下身子,贴近群众,“脚底板下出新闻”,善用百姓视角,常说群众大白话,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深刻的道理,让深度新闻报道活起来,更加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最后,增加报纸和新媒体间的互动。群众是媒体产品的消费者,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只有在受众的消费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报纸应增加和新媒体间的互动,抢占网络舆论阵地制高点,走与网络等新媒体的融合之路。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大量的新媒体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报纸无论是在新闻的量上,还是“新”上,都无优势。报纸只能在深度上做文章,即做好深度解析和深入报道。只有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报纸才能坚守住属于自己的阵地。因此,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报纸不要妄自菲薄,要勇于承认自身的缺点和劣势,深入挖掘自身优势,将其不断扩大、充分发挥,力争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位鲁江.我国都市类报纸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1.

[2] 黄琳.新媒体生态环境下新闻周刊内容生产研究[D].上海大学,2012.

[3] 吴新光.纸媒如何以“深”补“短”应对新媒体竞争[J].采写编,2016(03):97-98.

G216.2

A

1674-8883(2016)19-0224-01

猜你喜欢

报纸竞争深度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报纸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感谢竞争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