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下网络新闻的走向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网络新闻传播方式受众

武 沂

(镇江文广集团,江苏 镇江 212001)

新媒体下网络新闻的走向

武 沂

(镇江文广集团,江苏 镇江 212001)

受到新媒体的影响,网络新闻逐渐发展壮大,已经发展成为第四大传播媒体,给传统的新闻传播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传统新闻相比,新媒体下的网络新闻具有时效性强、受众范围广、群众参与度高等优点,因而网络新闻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笔者主要针对新媒体和网络新闻的关系、新媒体下网络发展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进一步研究指出在新媒体下,网络新闻的发展走向。

新媒体;网络新闻;走向

一、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迅速普及,网络新闻这种新的传播媒介方式也迅速崛起。由于网络新闻内容丰富多样,迎合了许多受众的喜好,使得网络新闻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庞大,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逐渐加深,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网络新闻的发展。

二、新媒体与网络新闻的关系

(一)新媒体是网络新闻传播的载体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在传播方式上由单一走向多样化,即由以前简单的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方式传播信息,发展到现在通过云计算等数字化手段进行信息传播。这就使得新媒体的时效性更强,信息更新时间缩短。而网络新闻的传播需要一个表现形式多样化的传播载体,新媒体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不论媒体怎样更新变化,媒体所承担的责任是不变的,即要更广泛有效地传播大量的信息。而网络新闻的信息量是相当丰富的,因而网络新闻会为新媒体传播提供充足的内容。

(二)新媒体为网络新闻的发展拓宽了道路

新媒体运用数字手段弥补了传统媒体信息冗杂枯燥的缺点,通过数字化的手段使得信息整合效率变高,信息整合质量与效率成正比。而互联网技术作为新媒体传播信息的手段之一,所存储的信息可以使受众不必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享受到世界各地所传输的有效信息。而新闻本身就蕴含大量的信息,运用网络传播方式让新闻传播的周期更短,信息更新的速度加快,因此新媒体为网络新闻的发展拓宽了道路。

三、新媒体下网络新闻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一)优势

1.信息更新周期缩短。新闻所追求的就是要及时有效地对发生的新闻素材进行报道,这样才能让新闻的发展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但是,传统媒体下的新闻传播大多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在新闻的传播过程中有很大的滞后性。与之不同的是,网络新闻在传播过程中,省去了许多环节,节约了传播时间,缩短了新闻信息的更新周期。

2.新闻表现形式多样。传统媒体下的新闻传播形式,主要是通过符号和视觉这两种形式,局限性大。但是新媒体下的网络新闻传播方式,不仅覆盖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还增加了听觉和触觉的表现形式,并且还让这些新闻表达形式互相融合,相互取长补短,突破了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

3.网络新闻的受众广泛,关注度高。互联网已经逐渐普及到各家各户,并且现在仍然有大量的人选择投入到网络中来。这就使得网络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网络的受众群体也会越来越大。同时,与互联网相关的一些设施也在逐步完善,如网监的发展、反馈制度的应用等。这些措施让网络环境更加安全,越来越多的人也愿意点击网络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二)不足

1.虚假新闻层出不穷。网络新闻作为一种虚拟的信息传播途径,由于现有的一些制度还不够完善,使得虚拟新闻现象层出不穷。这主要是受到了现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记者在采访时为了节约时间,大多采用电子邮件、QQ、微信等方式进行采访,并没有亲自去勘察实际情况,这就会给记者造成一种假象,而这种假象就会被表现到新闻中,造成了“被离婚”“被死亡”等现象。

2.网络新闻价值度低,报道内容深度不够。网络新闻的更新速度快,更新周期短,这就使得新闻本身的挖掘度不够,造成报道内容深度不够,可利用价值低。真实的采访,可以让记者从现场的状况分析揣摩出一定的实际情况,在进行稿件写作的时候,作者经过反复推敲所写出的新闻报道更具有鉴赏价值。这些都是网络新闻收集素材和创作报道所欠缺的。

四、新媒体下网络新闻的发展走向

(一)从内容上看,网络新闻逐渐走向细化和个性化

随着网络的普及,新闻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发展壮大。而网络新闻内容的发展走向来看,内容的细化和个性化是一大重要趋势。这主要是受到网络新闻的受众类型越来越多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受众对新闻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例如,青少年大多关注娱乐新闻,大多数的成年人则更多地关注经济和政治。正是这些需求的多样性带动了网络新闻的细化和个性化。当然,网络新闻逐渐走向细化和个性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综合性的网络新闻门户的分类板块越来越细化,如腾讯新闻以原来简单的政治、经济、文化、国际等十几个板块为主发展到现在以旅游、时尚、娱乐、股票、教育等三十多个板块为主,其细化程度可见一斑;另一方面,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新闻主要由与其对应的门户网站承载。这些门户网站的新闻虽然没有综合性门户网站新闻种类多,但是专业的门户网站的新闻更具有分析价值。该门户所承载的新闻报道对涉及的新闻事件剖析得更为深刻,对新闻事件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得更为详细,真实性更强,因而该类网络新闻的受众数量也是相当庞大的。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趋向于个性的发展,习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阅读感兴趣的内容。因此,了解大多数受众的需求,将其利用在网络新闻的发展中,会为其向前发展提供巨大的助力。

(二)从传播方式上看:网络新闻趋向微网站方向的传播

微网站主要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将一些大型网站(新浪、腾讯等)没有搜集到的新闻碎片,整理、收集、发表在新闻网站中。例如,点击率相当高的糗事百科就是这类网站的代表之一。这种类型的网站通过简单的链接、精炼的标题以及短小的视频等方式,将门户网站的新闻信息传播给广大的受众。在这些信息中,也有许多价值较高的信息,因此这类网络新闻也有相当大的用户群体。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主要是与管理者的意愿相关的,具体来说,以往新闻发布的时间先后顺序是由管理者决定的,而编辑的主要工作是决定新闻更新的顺序,这种方式相对来说更加刻板。但是,未来的网络新闻在传播上更倾向于人性化发展,将“以人为本”贯彻在传播方式上。即在新闻发布的时间上更倾向于编辑的意愿,而通过对读者订阅数量的收集分析决定新闻更新的顺序。

(三)从传播效果上看,网络新闻传播的负面效应与正面效应相互交叉

当然,从现在网络新闻发展的内容来看,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是相互伴随发生的。一方面,网络新闻在产生巨大积极效应的时候也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效应。从网络新闻发展的现状来看,网络新闻在传播内容上有许多与现在社会正能量相违背的东西,违反了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通过深层次分析可以发现,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引起的。第一,各种商业广告被插播在网络新闻平台上,这就让越来越多的受众分不清广告和新闻的界限;第二,由于新闻更新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新闻工作者为了增加新闻的点击量,将新闻报道的审核程序简化,这就导致新闻报道内容不严谨,甚至会出现一些虚假新闻信息。传播的这些消极的新闻信息给社会带来了不利影响,在社会中兴起一股低俗、恶趣味、谄媚之风。这就要求在法律制度上对网络新闻进行严格监督。由于受到网络本身特点的制约,解决这些问题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另一方面,网络新闻以其本身的优势,也产生了相当大的积极影响。例如,网络新闻的便捷性使得更多有益的信息得以传递出去,如公益事业的发展,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以及对社会热点时事的关注等。这些积极效应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在悄无声息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五、结语

经过研究分析发现,新媒体下的网络新闻不但具备传统媒体新闻的优点,其自身还拥有特别的优势。网络新闻借助网络这一平台发展壮大,不但保持着新闻的特点,还拥有便捷、快速的特点。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虽然还存在不少的缺陷和不足,但不可否认其仍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的发展走向,改善网络新闻存在的不足,促进网络新闻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1] 詹新惠.网络新闻写作与编辑实务[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49-52.

[2] 张海鹰,滕谦.网络传播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9-43.

[3] 郑歌.网络新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新闻爱好者,2007(3):32-35.

[4] 崔宏平.网络新闻的发展走向[J].记者摇篮,2007(6):102-103.

G210.7

A

1674-8883(2016)19-0215-01

本论文为滨州医学院人文社科研究中心基地项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角下高校校园媒体的社会责任研究”(项目编号:BY2015SKJD02)研究成果

王素芳,副编审,山东滨州医学院校报编辑部副主任。

武沂(1957—),男,山东人,本科,记者,研究方向:新闻。

猜你喜欢

网络新闻传播方式受众
网络新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
节日宣传,让传统传播方式换“新颜”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自媒体”与“把关人”——微博作为一种传播方式的法律问题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采写网络新闻要成为“多面手”
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方式
网络新闻的交互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