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媒体时代广播编辑的创新与发展

2016-02-28郁有仁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广播时代

郁有仁

(临沂市广播电视台,山东 临沂 276000)

“微”媒体时代广播编辑的创新与发展

郁有仁

(临沂市广播电视台,山东 临沂 276000)

“微”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就广播行业来说,为了更好地应对“微”媒体时代的到来,广播编辑的工作同样需要予以创新和发展。本文就主要从广播与“微”媒体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结合“微”媒体促进广播新闻的发展进行讨论,以期产生积极作用。

微媒体;时代;广播编辑;创新与发展;广播新闻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的普及速度越来越快,所有的行业都已经逐渐建立起以网络信息为中心的创新与发展模式。对广播这种对于实效性要求极强的行业来说更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坚持创新与发展,以更好地促进行业进步。“微”媒体的构建让广播改变了以往的传统编辑方式,因此广播编辑行业应不断探索新的编辑策略和方法。通过借鉴“微”媒体的优点,不断保持广播编辑行业的活力和生命力,让新闻广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提高广播编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微媒体时代广播节目存在的问题

(一)实效性差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程度。这就导致传统的广播编辑业务暴露出实效性较差的缺点,编辑工作相对滞后。很多内容已经登上了网络头条,但是在广播节目中并没有进行深度剖析,或者没有全新的观点出现。当这则消息再次出现在人们的听觉范围内的时候,听众已经对其丧失了新鲜感,对于广播内容的接受程度自然也就不高。

(二)内容多元性较差

广播节目的信息量非常大,但是其内容的展示方式却不够生动。例如,广播新闻的内容往往只是对于客观事实的陈述,既没有对其进行深入探究,也没有强大的理论支撑,所产生的实践价值不大。人们现在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信息的形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单一的广播内容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广播内容的单一性导致其逐渐失去了人们的喜爱。想要保持广播的良性发展,就要使广播内容变得更加富有多元化特征。

(三)形式比较单一

当下的广播节目与时代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主要表现在表现形式较为单一。大多广播节目沿用的依然是传统的节目形式,即通过收音设备向广大听众播放节目。而一些电台已经开始尝试与新媒体进行接触,力争在网络等方面进行业务拓展,希望通过网络或者手机播放的形式与观众互动。但是其形式也非常老旧,加上互动渠道的狭窄性,让很多听众无法积极参与其中,限制了对听众的拓展力度。

三、微媒体时代广播编辑的创新与发展

(一)借力“微”媒体,提高编辑人员的自身素质

新闻编辑总是会带有编辑人员个人的情感倾向和政治导向,在无形之中会从新闻的内容体现出来。所以新闻编辑人员要实现创新,就要以正确的政治舆论作为自己的导向。首先,编辑人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使自己播报的新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符合社会主义文化的舆论导向和发展需求;此外,新闻编辑人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提高自己文字编辑的能力和新闻论述能力;最后,新闻编辑人员在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时,自己要有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和甄别能力,知道哪些新闻是虚假的,哪些新闻值得自己利用。

(二)借力“微”媒体,开辟快速获取新闻线索的通道

“微”媒体对于广播新闻来说是一座信息宝藏,“微”媒体拥有巨大的信息量,对于编辑记者信息量来源的拓展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但是在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微”媒体的信息发布人员比较杂乱,所以难以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以及质量。因此,编辑记者一方面需要借助“微”媒体获取信息资源,尽量拓展信息来源。另一方面,编辑记者在获取信息的时候,要能够辨别信息的真假,不断提高自我判断信息质量的能力,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此外,编辑记者要有足够的能力进行新闻的深度采访,还要有还原事情真相的能力,绝对不能道听途说,不分原委,照搬信息。

(三)借力“微”媒体,打造立体的新闻平台

与“微”媒体相比,广播节目并不具有成本低、时效强、互动性高的特点,而这些恰恰都是“微”媒体所具有的显著优势。这些优势使得“微”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缩短了“微”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传统媒体可以通过自己的富有创意的想法与微媒体的结合,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拓展广播节目的受众群体。例如,广播新闻可以用“微”媒体进行一些新闻内容的预告,可以做一些重要新闻的实时直播,还可以通过“微”媒体与听众之间展开有效的互动。通过不断丰富自己的新闻播报方式,改变目前单一的方式,逐渐建立起一种立体的新闻信息传播平台。此外,广播电视还需要注重通过“微”媒体做好自我形象宣传,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广播电视。

(四)借力“微”媒体,创新广播新闻的采编方式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一些传统广播编辑记者而言,其因此拥有了新的新闻采集编制的技术和方式。例如,记者可以使用微信与微博等方式进行人物采访,编辑新闻内容,进行节目内容的讨论等多方面的工作,还可以将采编的内容放置在“微”媒体上,让人们品评。这样的方式与传统的方式相比具有高效性、便捷性,实现了更大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同时,编辑记者也要转变思想,通过转变思想达到广播采编方式的创新,以及工作形式的创新。注重捕捉新时代的信息,在节目播出之前通过“微”媒体做足功课,从而能够与听众更好地进行互动,为广播节目注入新的血液和全新的能量。

四、结语

广播编辑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微”媒体时代的到来也为微广播电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编辑记者需要紧紧把握时代赋予广播电视行业的机会,不断探索新的广播方式,优化节目编辑质量,让传统广播与新媒体进行无缝融合。一方面,要注重融合新媒体进行推广与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在工作方式上进行创新和转变,借助“微”力量,为广播媒体的发展增添动力,让广播媒体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 闫丽.基于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编辑业务创新与发展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6(11):183.

[2] 廖海波.新媒体时代广播编辑的转变与发展探析[J].视听,2015(02):51-52.

[3] 齐红日.基于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编辑业务创新与发展探究[J].新媒体研究,2015(09):49-50.

G222

A

1674-8883(2016)19-0160-01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广播时代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