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众媒时代编辑角色的定位与转型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受众时代

席 洁

(烟台大学,山东 烟台 264005)

众媒时代编辑角色的定位与转型

席 洁

(烟台大学,山东 烟台 264005)

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使媒介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大众参与媒体的时代,编辑角色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编辑角色的定位与挑战,并从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运用新媒体的创新能力、市场理念与营销能力、运用新媒体的思考能力这四个方面来阐述新时代编辑应具备的能力。

众媒时代;编辑能力;新媒体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的不断繁荣,新媒体新应用的层出不穷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听方式,人人皆是媒体的众媒时代已经悄然而至。新技术的兴盛,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和方式的变化,面对这个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信息最前沿的“把关人”,传统编辑不得不审视自己的角色,运用新的编辑思路和编辑方法,提高自身的编辑能力、创新能力、营销能力和思考能力,成为众媒时代急需的全能型编辑。

一、众媒时代编辑角色的定位与挑战

(一)舆论引导的把关者与把关地位的缺失

“把关人”的作用就是将新闻信息通过新闻价值这个标尺进行筛选、加工、整理最后发表,在这个过程中,编辑的角色就是连接新闻事实与受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但是在众媒时代,媒体变成了土壤,而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就是土壤里的种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与评论参与到媒体信息的交互之中,这时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其编辑“把关人”角色的地位和作用都有所削弱。尤其是部分网络媒体编辑,在信息爆发式增长的现代社会,为了增加浏览量和点击率,从而获得商业利益,在网络中传播大量虚假、暴力、黄色等低俗信息,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二)新闻信息的组织者与组织能力提升

在信息海量的现代社会,信息获取方式多样化,获取信息的快捷性给编辑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编辑的首要任务就是筛选稿件,稿件内容的质量决定着媒体的兴替,因此编辑面对大量的信息,就要提高自己新闻敏锐度与洞察力,快速选择有价值并且新颖的内容;其次是修改稿件,编辑要根据新闻价值,精确地突出新闻点,已达到吸引受众、增强自身影响力的目的;最后是整合稿件,将新闻稿件有效整合是检验现代编辑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三)“内向型”知识结构与“外向型”知识结构

在传统媒体时代,编辑类型较为单一。改革开放以前,图书出版有文案编辑和图片编辑两种,之后出现了项目编辑和策划编辑,再往后发展分类更加细化,有组稿编辑、图片编辑、网络编辑、科研编辑、营销编辑等十几种。过去,编辑是坐在办公室里整理稿件的“杂家”,这里所说的编辑是“内向型”的,如报刊、电视的编辑,只是忠于自家媒体本身。但是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媒体的编辑只有不断地趋于“外向型”,不断地接触新媒体,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巧妙地将新旧媒体融合运用,才能在这人人皆是媒体的时代立足。

二、众媒时代编辑应具备的能力及转变方向

(一)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新媒体的应用的普及呼吁全能型的编辑人才,编辑需要具备完备的专业知识体系,同时还要具备跨领域多学科的能力,在编辑活动过程中既要能筛选和甄别高质量的新闻内容,还有具备较强的编排设计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编辑要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积极学习新知识,同时还必须有较高的政治文化素养,能时刻把握最新方针政策,做好舆论导向作用。紧抓时代脉搏,生产适销对路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受众口味的产品。

(二)运用新媒体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对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同样至关重要。传播媒介的变化导致编辑创新能力的转型是众媒时代编辑能力转型的重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移动手机客户端得到普及,人们通过手机阅读的方式随时随地接收信息,同时发表个人观点参与信息互动,人们更趋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因此对于媒体的信息选择也越来越挑剔,编辑的选题的创新性和策划的新颖性就成为媒体竞争力的核心。只有满足受众的阅读习惯和需求,不断提高自己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对内容进行深加工,合理运用新媒体,形成独具特色的平台和社区,才能增强用户黏性,提高自身的影响力。

(三)具备市场理念与营销能力

众媒时代,编辑不仅是文化工作者,更是文化营销者,编辑不应仅限于迎合读者喜好,更应该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磁场,具备文化吸引力,同时还要把握市场动态,具备市场理念,善于从平凡中发现不凡。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出版社的营销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受众的需求,营销向全员参与的形式发展,如微博、微信营销,微博、微信公众号通过自己策划、编辑和实施,策划与之相关联的热点话题,让微博上的粉丝或微信公众号上的用户参与到自己的活动中,我们从微博大V“papi酱”的营销策划中可见一斑。未来营销能力也是传统媒体的编辑们在媒体融合时期必须要上的重要一课。

(四)提升运用新媒体的思考力

新媒体时代传播技术的变革,不仅是传统媒体内容向新媒体平移,也不仅仅是传统媒体的内容与新媒体技术简单的融合,读图时代已经替代读文时代,人们更喜欢浏览图片和视频,简单来说,就是借助新媒体技术来实现内容、图片、音视频与受众参与相结合。众媒时代下的编辑不仅仅是内容的筛选者,更应该根据读者的兴趣对内容进行分析和重组,让用户参与到内容创作中来。

三、结语

众媒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内容不再重要,相反,内容成为有效网住用户的重中之重。人人都是媒体的时代也并不意味着编辑职位与职能的消失,无论是传统编辑还是新媒体编辑,都应该恪守新闻职业道德,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文化素养,把握新媒体,紧跟时代步伐,为文化的积累、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 毛润政.新媒体时代编辑角色转型探析[J].编辑之友,2013(08):92-94.

[2] 吴惠娟.数字时代复合型编辑的角色认知与培养[J].出版参考,2013(10):30-31.

[3] 马兵.网络新闻编辑在公共事务报道中的角色与定位分析[J].新闻传播,2013(12):75-76.

[4] 李燕.微时代新闻编辑角色的转型[J].编辑学刊,2014(06):93-96.

G213

A

1674-8883(2016)19-0129-01

席洁(1993—),女,山西侯马人,烟台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论文编号:151121。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受众时代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