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萨空了的新闻思想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办报新闻学报刊

高 鸽

(陕西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浅谈萨空了的新闻思想

高 鸽

(陕西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萨空了是20世纪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新闻出版家、报刊主编、新闻学家,也是出色的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对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化有着重大影响。著作有《科学的新闻学概论》《科学的艺术学概论》等这些值得后人学习借鉴的珍贵书籍。在他的一生中,从事时间最长、投入力量最多的要数新闻工作。本文就以萨空了早期的新闻经历入手,从新闻学概念、报刊思想内容以及著作和发表的言论方面总结其主要的新闻思想。

萨空了;新闻实践;新闻思想

一、萨空了的新闻工作经历

萨空了(1907 ~ 1988)早在1920年就开始了自己的办报活动,多次为报纸投稿,他曾担任过《北京晚报》《世界日报》《大公报》的主编或编辑。1935年11月,他接手管理《立报》副刊《小茶馆》,从此开始走上办报历程,并一路达到新闻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1943年,萨空了遭国民党绑架,在监狱中,他依旧笔耕不辍,撰写了《科学的新闻学概论》《科学的艺术概论》等新闻学书籍。新中国成立之后,萨空了出色的新闻工作能力使他先后担任人民美术社社长,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副署长兼新闻摄影局局长,国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兼《人民政协报》总编辑等国家新闻、政协方面的要职。

萨空了的一生担任过多种角色,既忙碌又十分充实。他为了自己热爱的新闻事业而无私地奉献着,直到1988年10月16日,卧病在床离世之际,他仍在思考其编著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中的有关内容。总而言之,在我国的新闻史上,萨空了留下了不可估量的财富。

二、萨空了的新闻思想

萨空了的新闻思想中具有明显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色彩,也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党统治区第一个力图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进行新闻理论研究的新闻学者。本文将其新闻思想主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凡世界上新发生的、新发现的与人类生存有关的事实与现象,都是新闻。”这是萨空了为新闻所下的定义,体现出他对报刊的性质、作用、社会职能等基本问题的认识。

在《科学的新闻学概论》一书中,他首先为“新闻学”“正名”。“新闻学”这个名词,在中国是沿用日本对英文“Journalism”一词的译文。此外,外国人对“Journalism”有的译为“报学”“集纳学”(兼译音义)。萨空了认为,“现在我们决定仍沿用‘新闻学’这一名词,一方面因为它在中国已比较为人所熟知,一方面也因为新闻二字,广义的看来,未尝不可以包括Journalism一字所含‘报道’以外的意义。——像评论专栏论文,是提供一种新的意见;对读者自也可以说是一种见闻。”

萨空了在办报过程中十分强调新闻真实性原则。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萨空了擅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报道事实的真相,并与社会各阶层人士和广大读者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民众的阅读需求。同时强调报纸是民众的精神食粮,十分注重报纸的舆论导向作用,所以真实性是第一要素,只有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才能将事实真实再现给广大群众,“使每一个国民都知道本身对国家的关系”,这样才能够有益于人类和国家。他认为报刊就应该真实地还原历史事件,呈现给广大读者一个事件的真相,这样才对得起作为一个报刊的社会职责。

第二,在三四十年代,萨空了的报刊内容主要体现出报纸救国的思想,同时他提倡报纸大众化,注重报刊言论的形成。

萨空了在《报纸救国》一文中进一步阐释了报纸救国这一思想,主张报纸就是应该让“文盲也渐渐知道中国的处境,前途的危险,团结的需要”,“在各地都有了抱了以为国家服务为职志的人”。抗战前期,他就参加了救国会,积极运用自己的新闻专业能力,以新闻评论、杂文等形式宣传抗日救国的思想,在当时所任职的《立报》中多次刊发激励社会群众保家卫国的文章、积极报道有关学生运动的文章,鼓舞人心,使广大同胞能够充满斗志,投身于抗日救国行动。

萨空了认为要实现“报纸救国”的理想,必须实行报纸的大众化。在主持《立报》工作中,他亲自接见报社来访者,仔细阅读社会群众来信中的问题,并整理资料,有时还要进行社会调查,为民众排忧解难,解决困惑,赢得了广大读者群众的信任。在《立报》的文章中能够体现出他办报的诉求方针,也反映出了他的报刊言论思想。他认为报刊言论能够团结起广大群众,形成一股力量,唤起他们内心渴望幸福的愿望,帮助教育广大群众;对当前的重大政治事件、国家形势、政策等以见闻形式传播给读者,发挥报纸积极引导舆论的作用,并将读者意见反馈给当政者,以实现舆论监督的功能,同时也能唤起民众对国家的责任感。《小茶馆》作为《立报》的社论版块,就起到了联系群众、为民所用的良好作用。萨空了以其独特的办报理念,使得《小茶馆》为民众讲话,实实在在关注民生问题,并提出见解和提倡的解决方法,成为当时民众十分欢迎的一大版块。

在办报过程中,萨空了开始思考报纸对于国家、民众的社会职责,积极倡导报纸的大众化,认为报纸要传播知识、接近群众思想。在《我们的宣言》中,萨空了带领《立报》向社会宣布其要旨,就是报纸的大众化。他认为,报纸应当正确地批判各种问题,正确地报道各种新闻,借以引导大众走上正确的奋斗路径。以副刊《小茶馆》为例,他在题为《穷人生病问题》中写道:“我们不能再坐视许多穷人有了病不能医治而死的这种现象。……我主张所有的市民应一致起来要求征税的政府,设立纯为救济贫民的完善的医院,一个钱不收,尽量为穷人看病。”号召大家应该团结起来为民众的共同幸福而一起努力,并提出主张“所有市民应一致起来要求征税的政府,设立纯为救济贫民的完善的医院”,可见萨空了关心广大劳苦大众,指出疾病问题不能因为贫穷而耽误治疗,同时呼吁政府要有所举措。萨空了希望通过对报纸进行改良,使其成为大众教育的工具,肩负起教育民众的责任,并且他在实际新闻活动中也一直秉承报纸大众化的办报理念和报纸以民众为本,以“必须有益于人类”的办报方针去展开实践。

第三,萨空了在不断完善报纸的报道方针、内容和编辑业务的过程中,还非常重视报业管理经营,并从理论上不断地进行探讨,并科学地加以实践,使报社业务良好有序地发展。

他主张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来管理报业,及时给予科学的总结,结合实际来应用操作,对报社进行管理和经营。在《科学的新闻学概论》中,萨空了详尽介绍了报纸言论的发展过程,新闻的编辑以及管理报社的原则等关于办报、经营报纸的方方面面,并详细阐述了新闻的概念以及作为记者的任务和职业要求。萨空了以民族复兴作为自己毕生的奋斗使命,在办报过程中努力寻求报纸的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之间的平衡。《立报》报道民众最关心的新闻,以最低的定价发售,通过广告收入来保证报纸的运营和合理盈利,在关键时刻保护民众的利益和安全。报纸发声为民众说话,这是《立报》生存与盈利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

三、结语

萨空了是我国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民族文化工作者、新闻工作者、新闻学者,他的历史功绩和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已经垂范史册,昭昭在人耳目。他的一生都在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在国难当头、动乱不安、中国不知如何寻找出路的社会环境中,萨空了坚持真理,秉承一颗爱国之心,敢想敢干奋战在新闻事业的第一线,在追求自由民主的道路上艰难地前行。萨空了的著作语言通俗易懂,这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嘉惠后人,催人奋进,并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新闻学研究工作的发展。在他的新闻工作实践中所形成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特殊的职业敏感值得当今的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学习借鉴。

[1] 祝君宙,萧斌如.萨空了文集[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134-181.

[2] 王刚.萨空了新闻思想初探[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3(1):96-107.

[3] 李艳英.报纸要肩负教育民众的责任——萨空了新闻网思想解读[J].青年记者,2009(06):80-81.

G219.29

A

1674-8883(2016)19-0087-01

猜你喜欢

办报新闻学报刊
“政治家办报”概念的百年演化与话语创新
百强报刊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不变与变——政治家办报理论的发展与实践路径
旅游类本科院校关于《新闻学概论》的教学改革与特色建设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新闻伦理与合力导向新闻学的关联性研究
对树立“开放”办报理念的几点思考
国民经济学家的新闻思想与德国新闻学的建立
从新闻作风谈政治家办报新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