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勘察设计企业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公众受众微信

刘 涛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1)



浅析勘察设计企业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

刘 涛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1)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信公众号逐渐成为勘察设计行业企业文化的宣传手段。作为一种具有社交媒体属性的新兴媒介,微信公众号的大量涌现也带来了种种问题。本文拟从勘察设计行业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与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企业微信公众号的建设经验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企业文化建设

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新媒体技术是20世纪重大的科技发明,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通过互联网、无线通讯网等传播途径,利用电脑、手机等终端传播设备,向公众提供信息的新媒体传播形态更是发展势态迅猛,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

在勘察设计行业,企业文化建设不仅需要企业报、企业内刊等传统媒体,更需要企业网站、企业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相对于传统媒体利用文字和图片传递信息,新媒体则具有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特征。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社交媒体,已经覆盖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用户,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月活跃用户达到5.49亿,其中涉及企业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在勘察设计行业,开通微信公众号的企业已有数百家。

微信公众号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具有传播方式上的无限性、传播手段上的多元化、传播途径上的跨时空以及沟通上的互动性等新特征,为企业文化宣传,尤其是企业品牌宣传提供了新的平台,开拓了新的空间。

当前,大部分勘察设计单位都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通过对行业内微信公众号的搜索,我们发现,众多的微信公众平台用户数偏少,图文页点击量不高,传播效果不佳。究其原因,还是内容质量不佳、功能开发不足、维护更新不善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息的可信度不高。在勘察设计行业,从事企业宣传的专职人员较少,同时缺少固定的通讯员队伍,造成新闻来源不足。为了更新微信公众号的信息,宣传人员会选择转载网络媒体发布的行业信息,但现阶段除了《中国勘察设计杂志》、《建筑设计与管理》等行业内专业媒体发布的新闻外,众多的网络媒体缺少对新闻信息的把关,往往同一条新闻会被反复发布,出现“炒冷饭”现象,造成信息的可信度下降。

第二,传播手段、报道形式单一。与企业报、企业内刊等传统媒体相比,微信公众号可以使用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传播手段,篇幅的限制较小,在报道形式上更加自由。但是,现阶段行业内的微信公众号传播手段相对单一,以文字、图片居多,动画、声音、影像较少。在报道形式上,沿袭了企业报的新闻体裁和写作手法,缺少符合新媒体特性的传播方式,更像是企业报的微信版。

第三,互动性不足。微信公众号虽然具有互动功能,但大多数企业并未开通互动社区服务,用户虽然可以通过公众号与企业进行交流,但这种交流缺乏情景与话题设置,互动性较弱,更像是一种单向传播。同时,企业宣传人员对微信编辑后台的使用不足,对于用户分析、图文分析、消息分析、接口分析缺少数据的系统总结,使新闻信息不能根据用户的需求及时得到调整,造成信息内容与受众的互动性不足。

第四,信息的同质化严重。随着微信公众号数量的增多,企业对用户人数和信息阅读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增加关注度,许多公众号除了做到每日更新,还增加了栏目数量和信息条数,在原创内容不足的情况下,信息的同质化日益严重,往往同一条热门新闻,会被多个微信公众号转发作为头条,栏目设置也逐渐趋同,出现了“专业信息+休闲娱乐”模式。信息同质化,缺少创新和个性,用户受到重复的信息轰炸,降低了兴趣和关注度,关注人数减少。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微信公众号(fjadi1953)自2014年7月上线以来,用户人员已达1500余人,除了每日的信息推送,还开设了微官网、企业简介、联系我们三个专区。坚持从内容入手,结合新媒体传播的自身特点,探究企业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方式,不断提升传播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通讯队伍的建设,增强内容的原创性。企业文化宣传,不管采取什么样的传播方式,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企业微信公众号要想具有创新性,首先要有内容的原创性。这就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一支覆盖面广、写作能力强、充满热情的通讯队伍。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于2014年9月成立通讯员队伍,涵盖各所、分院、权属单位、职能部门,每个部门一名,共38人。为提升通讯员的创作能力,举办新闻通讯员写作培训,选拔优秀人才,组建新闻编辑部。将新闻宣传列入年度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根据各部门的情况订立年度指标。2015上半年投稿人数已达100人,题材涉及通讯、人物专题、散文、小品、技术随笔、水粉作品、诗歌、视频等,投稿数量突破300篇。通过加强通讯队伍的建设,提升新闻报道水平,将原创性内容与新媒体平台相结合,从而提升内容质量。

第二,利用网络的多媒体特性,增强报道的多样性。微信公众号可以进行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的编辑,呈现了互联网的多媒体特性。当前,行业内的微信公众号多以文字和图片为主,动画、影像制作较少,而媒体类的公众号已经出现传播手段的细分,比如一条(又称一条视频、一条TV),以每天一条的节奏发布原创短视频,作为杂志化的视频,开设了“中国建筑新浪潮”栏目,报道中国一流的现代建筑,专访中生代建筑师,传播中国当代建筑的杰出成就,每条时长5分25秒。考虑到设备和技术的限制,我院结合员工活动,积极组织员工运用手机拍摄活动视频,不仅贴近了员工生活,更吸引了“读图时代的受众”,增加了内容的多样性。相较于视频,动画形式更自由、互动性更强。我院在春节期间制作了电子贺卡,用户在点击操作中,在内容方面进行了互动,比平面文字更生动有趣,通过音乐、图片、文字的结合,为受众营造全新的体验。

第三,每日更新,保证新闻的时效性。过去,通过以企业报、企业内刊为主的传统媒体,受众看到的新闻已经是一个月或半个月前发生的事情,在人们看到新闻时,新闻中的事态已经得到了新的发展。由于微信编辑平台的快捷与便利,企业微信公众号能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同时通过员工自媒体的转发,迅速扩散信息,达到快速、有深度的传播。我院的微信公众号,周一至周五每日更新,对当天的重要信息及时发布,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

第四,连接自媒体,增强内容的个性化。企业员工的微信号是对个人生活的记录和分享,具有自媒体的

属性和个性化的特点。为了丰富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我院从员工个人的微信号中选择符合企业文化和宣传需要的内容,加入微信公众号,与受众分享,先后开辟了“大开眼界“、“员工天地”等栏目,不仅贴近了员工的生活,而且拓展了宣传人员的视野,增强了内容的差异化与个性化。

第五,加强与受众的互动。除了日常信息的更新与维护,我院宣传人员通过微信公众号编辑后台的每日图文阅读量、每条信息的图文阅读人数、用户人数,了解受众的需求与兴趣,及时调整信息内容,增强内容与受众的互动。同时考虑开通微信社区,通过设立互动话题,增加微信平台的使用频率,增强平台与受众的互动。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给企业文化宣传工作带来了新的改变,企业微信公众号作为勘察设计单位在移动互联网端的宣传平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新的传播方式和媒体环境,我们应重新审视以往的传播手段与模式,加强对企业微信公众号媒体属性的研究,谋求不同媒介间的优势互补,使微信公众号更好地为企业文化宣传服务,为勘察设计行业带来更好更新的内容。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5-0256-01

猜你喜欢

公众受众微信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微信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