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平台在社交媒体的新发展——以微博“一直播”为例
2016-02-28梁宇驰
梁宇驰 罗 璇
(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
直播平台在社交媒体的新发展——以微博“一直播”为例
梁宇驰 罗 璇
(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
2016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火热的直播开始进入移动终端,呈现出新的直播平台转型。在社交媒体中插入直播内置功能,社交媒体依靠大量的用户优势和直播平台进行合作,来拓宽自己的市场份额,直播平台也因此获得较多的粉丝和新的内容生产。本文用案例分析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分析国内直播平台的现状,结合受众的需求心理来发掘社交媒体中直播平台的发展态势及前景。
直播;社交媒体;微博;“一直播”;受众心理;粉丝经济
Web3.0时代的到来,实现了网络的普适化和个人智能终端的通用性,UGC内容生产最为火热的直播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17、花椒、映客等手机直播软件引领了这一潮流,至今直播软件已达200多款。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网民总体的45.8%。
一、国内直播平台现状
梅罗维茨提出,电子媒介生成新的场景,造成地域消失,由此造成人的角色行为的变化。移动终端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新的媒介形式,受众通过移动互联网终端接收和传递信息,形成一个虚拟的场景。Web3.0时代,直播平台极大地满足了信息的时效性、客观性和直观性,加大了信息的流动。而网络直播,就是网络视频供应商以流媒体为技术形式,供受众在线传递和接收视听觉内容的视频服务。
(一)国内网站直播平台
网站直播一开始吸收传统媒体电视直播的经验,通过互联网技术,将直播的信号传递到网站上,作为视频网站的一个板块。其内容主要是一些晚会或新闻发布会的直播,用观看的流量增加广告收益。接着,视频网站开始增加新闻直播间、游戏直播等垂直领域的直播频道,如优酷、土豆和新浪网。专职做直播的独立直播平台网站的出现,内容生产侧重某一个垂直领域,如斗鱼TV侧重游戏直播、花椒直播侧重人物直播。
(二)国内移动终端直播平台
基于PC端网站的受众开始向移动端迁移,视频网站和独立直播网站开始寻找新的直播市场契机,开辟了移动端市场。
第一,频道或内置功能。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个性化推荐新闻客户端App都开始加入直播功能。例如,今日头条的“火山直播”频道,主打的是美女直播;而天天快报以直播新闻和活动为主。在这些内嵌了直播功能的、已有知名App中,主要分为新闻类、视频类、电商类、社交类的App。这表明直播平台的转型和内容领域更新。
第二,纯直播App。独立直播网站平台开设的App在垂直领域扩展用户数量以及拓宽领域,主要分为娱乐、电竞游戏、体育、电商、实时监控等类型。比如娱乐类App,YY和映客,主播大多是美女帅哥,主要依靠颜值和互动获取利益。
二、直播平台在泛大众社交媒体上的受众分析
受众研究理论中的“社会分类论”提到了受众的心理选择,包括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基于这样的大众传播受众,社交媒体分析了受众的内在需求,开设了直播内置功能。
(一)信息需求
信息时代,受众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传播信息,通过数字媒体技术获得信息,满足对外界的认知需求。新浪微博的信息承载量很大,还有UGC和PGC的内容,形成了良好的内容生态圈。直播是最能、也是最大化传播信息的方式。
(二)时效需求
信息传播最重要的就是时效性。新浪微博的文字、录制视频或话题都具有滞后性,新开设的“一直播”内置功能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对时效性的需求,在信息价值衡量上也满足了信息传播的最大实现。
(三)真实需求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即时性和时效性得到了最大实现,但真实性、权威性得不到保障。直播的功能的出现极大地弥补了这方面的缺失,受众可以通过视听觉的方式得到,更有VR等虚拟现实技术体验事件发生现场。
(四)兴趣需求
信息订制化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基于受众的心理选择和选择性接触,新浪微博开设的“一直播”在垂直领域得到细分,满足了受众的兴趣要求。
三、直播平台和社交媒体相互优势利用
从媒介经济学角度来看,媒介产品具有双重出售的特性。社交媒体为直播平台提供了受众,直播实现了信息的传递,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广告商的知名度。
(一)社交媒体提供直播粉丝,增加用户黏性
社交媒体多层次、多年龄段、多职业的用户给直播平台提供了巨大的粉丝量,反之,直播平台也给社交媒体带来新的用户,影响了用户的消费习惯。新浪微博的活跃用户里,有超过90%的人用手机移动设备登录微博。99%的人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方式观看“一直播”。截至2016年9月,入驻微博的直播机构已经有144家,其中战略合作机构6家。此外,新浪微博还通过直播平台上的网红营销手段,提供给粉丝一站式原生的购物体验。
(二)直播平台带来流量,提高广告份额
社交媒体上的明星、知名人士、专家、网红等有认证的用户进行直播,给社交媒体带来了巨大的用户流量,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影响力和变现能力。
插播广告,或者是给名人、网红在视频里面直接插入广告表演,是直播平台给广告商和社交媒体最大盈利的方式。例如,Musical•ly在2016年和可口可乐做了一个创意性广告,“出一个创意,大家分享一个可乐”。这个活动利用直播平台上所有的明星和网红主播,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创建并传播。
四、微博“一直播”的出现及效果
2016年5月13日,一下科技的“一直播”作为内置功能正式登录新浪微博。2016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截至第二季度末,微博移动端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40%,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盈利同比增长246%,创下历史盈利新高。微博有如此优异的成绩得益于直播平台的构建,与相关行业200多家经纪机构达成合作。他们合作推出直播客户端,在2016年第二季度,直播场次超过1000万次,比第一季度提升116倍。在媒体领域,微博还与央视、《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合作,提供专业的媒体直播。
从流量增加的角度来看,直播交互性强,需要受众的大量参与。一下科技聚合内部的用户资源和微博用户,形成了庞大的用户群体,转化成“一直播”的原始用户。此外,直播能提高社交媒体的聚合能力,增加粉丝与主播、博主的黏性。例如,2016年8月1日,微博携手“一直播”发力公益,张馨予低调助阵担任爱心大使,截至7月25日,直播视频累计播放次数超2.78亿,点赞数超9亿,直播时长超过222小时,微博话题阅读数16.6亿。“公益+直播”,新浪微博的社交属性得到最大发挥,通过直播的形式,增加了微博用户的凝聚力。直播内容方面,新浪微博拥有明星、红人、专家等用户,能更好地为直播提供内容生产,使直播平台得到更大的受众群。
五、微博“一直播”的发展前景
借助新浪微博强大的用户资源,“一直播”得到了大量的粉丝资源,一个成熟的社交媒体,一个新兴的行业,互相整合满足受众对内容的需要。新浪微博“一直播”的明星、媒体两大板块引领了专业化内容生产,避免了独立直播平台混杂的UGC内容生产。
从另一方面看,社交媒体和直播的结合是媒介融合的趋势,新浪微博中的直播间还存在很多不足,如在垂直内容领域只能局限于明星和媒体类直播,其他领域并没有扩展。内容的开发是直播平台需要思考的,内容是决定用户量的重要方面。由于直播的不确定性,也会引发很多突发事件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如何对两者进行良好的融合和管理是应该深思的。
[1] 雷作声.从战旗TV看游戏直播类网站的运营之道[D].太原:山西大学,2015.
[2] 张曦元.网络视频直播间资源优势研究[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5.
[3] 詹怕.我国网络传媒的文化产业经营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4.
[4] 陈洁.网络直播平台:内容与资本的较量[J].视听界,2016(3):63-67.
[5] 赵倩倩.从网络直播角度浅谈新媒体发展趋势——以映客直播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8):136.
G206.2
A
1674-8883(2016)19-0007-01
罗璇,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级新闻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