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信息碎片化背景下“微文学”的发展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文学微信信息

苏 霖

(吉林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浅析信息碎片化背景下“微文学”的发展

苏 霖

(吉林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在“碎片化传播”的背景下,文学的发展也变得“微”化。本文对信息碎片化背景下新兴的文学形式——“微文学”进行讨论,着重分析“微文学”的发展情况,探讨其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解决方法。

微信文学;微博文学;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产品越来越智能化,大众获取信息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而其所获得的信息内容却变得越来越冗余化。将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有关消息进行综合,用最吸引眼球的标题、图片、短消息等信息符号进行传播,这种择重点信息简化传播的模式即为“碎片化传播”。传播媒介围绕事件发展的所有消息进行“整合处理,零散输出”的行为,对差异化的信息接收群体在信息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再传播的活动中产生了不同影响。“碎片化传播”式的信息传播模式,被多数传播媒介广泛追捧。

同时,随着人们自我表达的欲求渐渐增多,自媒体应运而生,“微文学”正是在自媒体浪潮中出现的新兴事物。自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时所追捧的“碎片化传播”模式与“微文学”,与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时力求达到的简短化、多样化和创新化的表达方式不谋而合。但是,作为与自媒体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微文学”,在其发展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微文学”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受众,对人们阅读习惯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因此,探讨“微文学”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微文学”的概念及起源

“微文学”是网络文学的一种新兴形式,以简短化、凝练化、表意直接化和多媒体化著称,以形式简短的短消息、彩信信息、微博和微信为主。“微文学”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文本发布以纸质媒介为传播载体,其依托各种电子终端为载体,阅读者多是借助各类电子移动终端进行知识获取。我们在讨论“微文学”时,需明确不是所有短小精悍的消息都可以被称作“微文学”。“微文学”作品在创作时应达到传统文学作品所要求的文学水准,创作者应继承在进行传统文学作品创作时所坚持的审美情趣和创作传统文学作品时应具有的文学素养。

电报是现代“微文学”的萌芽,早在电报出现时,人们就开始用一些特定的、简短的文字符号进行信息交流。互联网是“微文学”成长的摇篮,2006年7月,位于美国旧金山的Obvious公司开发的新型社交平台“Twitter”是“微文学”发展的基石。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多,拥有众多使用者的网络公司紧接着推出各类信息分享平台,这些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新型信息分享平台是当代“微文学”文本早期的发表场所。

二、“微文学”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一)微文学的主要形式

2009年,由新浪网所推出的“新浪微博”,使我国“微文学”发展有了质的突破。使用者在新浪微博平台上进行文学写作,这种表现方式是“微文学”形式中主要的“微博文学”形式。2011年,腾讯公司经过长期研发推出手机社交软件“微信”,同样,有着字数限制的微信成为“微文学”文本刊载的又一重要场所。在我国,微信软件有着数以亿计的用户,微信用户在交流时使用的信息和微信朋友圈平台上发布的文字信息成为“微文学”文本中另一主要形式——“微信文学”。

微博平台发表的“微博文学”继往开来,开辟了独特的文学表达形式。“微博文学”的文字表达形式如下:优秀的“微小说”作品在很少的字符内,就能讲述一个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文章内容抑或警醒世人、抑或抒发情感、抑或褒贬时事,读者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终端或手机终端等其他方式进行便捷的阅读活动,从中获取信息;“话题型文章”以微博特有的“话题”功能为基础,使用者针对某一热点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新闻事件评论,众多的参与者让焦点新闻回归事件的本真面目,信息传播的速度和真实度得以提高;“微博诗歌”不拘泥于固定的诗歌创作模式,利用文图结合的形式或对文字进行特殊排版,或是文字结合各种标点符号、特殊符号以及字符序号等方式,围绕同一个诗歌主题进行描写,增强文章美感,使得阅读的趣味性增强。

(二)“微文学”的特点

“微博文学”“微信文学”及其他“微文学”的表现形式在传播时有着共同点,如形式简短、交互性强、内容碎片化、传播速度快、获取手段便捷等。但是基于传播平台的功能性具有差异,发布者发布信息的范围具有差异性,使用者的信息获取方式不同,使得“微文学”的主要表达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一,“微博文学”具有公开性、真实性、商业性等特点。相较于“微信文学”,“微博文学”发表在微博平台上的公开性更强。在信息发布时,不选择特定的发布范围,任何用户都拥有阅读、分享、评论的权利。这要求微博平台上的文学创作者在进行“微博文学”创作时,要有更高的审美水平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更好地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

“微博文学”作品内容都是经由平台管理者进行审核,确定是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信息才能发布,所以,“微博文学”作品更具有真实性。经由微博平台发布的信息,任何用户都有权利举报,在管理员核实信息真伪后,对虚假信息进行处理。

随着2014年8月新浪微博平台“微博打赏”功能的开通,人们在阅读“微博文学”作品时可对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打赏”。“微博文学”作品被打赏使其更具商业性,其创作者有了写作的动力。

第二,“微信文学”具有体裁多样性、格式独特性、表达立体性、内容私密性等特点。微信软件的多数功能只能在智能手机、手持平板电脑终端上使用,人们大多是使用手机终端来阅读“微信文学”作品,基于展示的实体界面局限于手机屏幕及平板电脑的界面大小,所以“微信文学”更加短小。因此,小小说、寓言故事、打油诗等作品,是“微信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

鉴于传播界面局限性,“微信文学”的行文格式更具独特性。大多“微信文学”作品在文章的开头都省去了传统文章格式的两字符空格,采取两端对齐的格式。

“微信文学”的发布平台所提供的功能更多,加入图片、视频、音乐、超级链接等其他多媒体性表达方式,使得“微信文学”更具有立体性。当发布者在微信平台发布一篇新文章时,可以加入音乐进行多维表达,使读者获取的信息不仅仅局限于视觉感受,增强了读者的听觉感受,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在微信平台上,“微信文学”的发布者与接受者多是点对点的直线性传播,相较于“微博文学”而言公开性低,更具私密性。因此,“微信文学”在传播时更容易被不真实信息以及低俗信息所影响,所以在“微信文学”作品传播时力求信息的真实性,努力避免低俗文化对文学作品阅读者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微文学”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微文学”的“新”主要在于其传播工具的“新”,传播工具的弊端成为“微文学”发展的障碍。作为依靠互联网和各种通讯工具而产生及发展的“微文学”,使用者在阅读时主要使用电子化的阅读仪器,电子化的阅读仪器会严重地影响使用者的阅读行为。例如,大众普遍使用手机阅读“微信文学”,屏幕的大小就限制了文章所显示的篇幅大小。

除此之外,“微文学”的传播以互联网为基础,互联网运营商在互联网的运行上出现的网络传送缓慢、网络中断等各种问题,会严重影响“微文学”的传播。“微文学”的运营平台是几大盈利性互联网公司为主,这些公司的技术创新水平不高、服务水平不高也是限制“微文学”发展的因素。

四、解决“微文学”发展存在问题的对策

2014年8月,新浪微博平台发掘“微博打赏”功能,作者在人们阅读作品时能够得到报酬,从而激发创作热情,通过读者的反馈及时调节自己的创作方向,使得读者提高对文章的喜爱程度。微信平台的公众号运营者可以在其推送的新文章中适当进行的广告创收。

无规矩,不成方圆。“微文学”要朝着有序化、合理化、制度化发展,就必须有完善化的管理制度。对于“微文学”中存在的虚假信息,国家正在逐步出台各种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通过国家对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与施行,读者在阅读“微文学”时能够尽可能地避免虚假信息、垃圾信息、营销信息的侵害;“微文学”的创作者也能够借此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在知识层面丰富人们的阅历,开阔人们的视野,娱乐人们的日常生活,对大众的生活而言必不可缺。随着时代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文学形式“微文学”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微文学”创作者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使用优雅精致的语言,传递“正能量”的新闻,是其在写作时应铭记于心的。阅读者选择合法合理的信息获取手段、阅读积极向上的文字内容、远离落后腐朽作品,防止对自身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负面影响,对于“微文学”的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微文学”的发展对于传统文学形式而言是一种挑战,传统文学形式应与其相结合,互相激励,共同成长。

[1] 程道才.网络时代科技传播的碎片化策略[J].当代传播,2009(4):31-33.

[2] 温如军.“网谣司法解释:打击与保障”[J].浙江人大,2013(10):39-40.

G206

A

1674-8883(2016)21-0071-01

苏霖(1992—),女,甘肃白银人,吉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出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众出版。

猜你喜欢

文学微信信息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订阅信息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展会信息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