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媒介融合新思潮
2016-02-28郑婉瑶
郑婉瑶
(渤海大学 文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新媒体语境下媒介融合新思潮
郑婉瑶
(渤海大学 文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互联网大数据作为当下传媒产业的整体发展背景与环境,诸多传统媒体面临生存危机,越来越多的新兴媒体无论是从媒介形态、内容个性化,还是传播方式上,都在极大程度上做到与时俱进。“融合”作为新旧媒体冲突的重要地带,如何才能让传统媒体更好地借力融合?如何才能在最优途径下进行融合,将是当下乃至未来新闻传媒产业面临的重要决策点。本文主要从融合的全新模式以及融合下的强大创造力两个方面展开简要的概述,旨在表明当下融合是大势所趋与转变视角的必要性。
融合;文化;新模式;创造力
“参与式文化”概念的提出无疑是对新闻传媒产业发展的一剂镇定剂。传媒产业的发展伴随着互联网传播技术的迭代与内容生产的再开发与再利用,已使得“融合文化”这一理论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凸显效用。无论是在媒介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还是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都在一种融合且对抗的模式中不断发展。在此环境中,“受众集体智慧”与“跨媒介叙事”观点的提出则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融合提出了新范式。
一、融合的不单单是媒介
“参与式文化”,主要指通过激发受众群体的主动性参与欲望,并将这种欲望同与之融合的主要文化类型进行相关性匹配,通过相互交错的渗透模式,可以让受众在寻求欲望发泄点的同时,不断回归到媒体所要主推的文化环境中,并在“被融合文化”与“主推文化”之间进行不断的折返与探索。其实在这一过程中的受众群体并非是枯燥无功的,而是充满挑战与探索精神,挖掘传媒产业所处大文化现象背后的本质内涵。
(一)传媒产业需要“文化融合”
“融合”作为一种传媒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将我们置身于这万般变化的大熔炉中。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都存在“融合”的态势。“文化融合”是文化调整的方式之一,主要指两种比较接近的文化体系相互接触后,原有文化体系逐渐受到新体系的影响而渐渐被削弱或是消失而改变其形貌,从而产生一种全新的文化体系的一种过程。在这里,“融合文化”是在强调一种融合模式的融合方式与融合态度,旨在强调融合的新范式与新视野。人们早已习惯将注意力放在如何处理好不同媒介间融合的这一层面上,而忽略了比媒介技术层面的融合更为重要而又深层的“精神、理念、态度、思维、文化”的大融合。
以《美国偶像》这档典型真人秀节目为例,来阐述“文化融合”应作为传媒产业融合发展的首要前提的观点。这一档真人秀节目的原型——《流行偶像》是2001年由英国电视台推出的选秀鼻祖节目,美国福克斯广播公司以高价买下了这一节目的版权并加以适当的改变,最终于2002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这种“草根选秀”模式无疑充分调动起了受众的参与积极性和强烈的关注度。这档节目一开播就注定会得到广大受众的追捧,无论是热爱音乐的年轻人还是喜欢关注流行娱乐的广大受众群体,都会对这档节目持以强烈的关注度和追捧,最终成为这一节目的忠实粉丝。由于真人秀节目的全新比赛模式和个性鲜明的参赛者,从而使受众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想要追随这档节目或是追随某位选手的欲望,最终也就使得这档栏目有了庞大的受众群体,自然就会为电视台谋得强大的经济支撑力。由此可见,把握受众群体的“文化氛围”,将受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进行融合,不仅可以在媒介品牌塑造与传播上获得好评,更能够将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的传媒产业有效转变为收益模式。
(二)传播模式强调“受众融合”
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媒体与受众早已摆脱了“主导式”传播模式,二者显然已成为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媒体离不开受众的支持与追捧,而受众同样也少不了在媒体所构造的栏目框架中寻找自己的归属地。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就使得在媒介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受众的地位已不可忽视。就此,我们不妨也把视角从“媒体面对受众”转到“受众面对受众”。
以《黑客帝国》这一经典系列影片为例,来阐述关于新媒体环境下“融合”的又一全新角度。该系列电影自1999年推出第一部后,又在2003年分别推出第二部和第三部。其最为独特的地方并非是它有别于其他电影的超前科幻思维,而是由《黑客帝国》电影为主导,以其情节为延伸做出的一个产业衍生链。其周边产业诸如大型网络游戏、Flash小游戏、漫画以及各种手伴产品等逐步普及,使电影的影响力在影片层面与物质层面得到了持续扩散。这一媒介传播模式叫“跨媒介叙事”,意指随着媒体融合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审美意境,它向消费者施加新的要求,并且依赖于在知识社区的积极参与,最终使得参与其中的每一位受众都能够在发现问题与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得到自我认同感以及群体归属感,并且在某种形式上丰富知识储备。
二、新媒体“融合”下的强大创造力
受众群体的“二次创作”:传媒产业已意识到粉丝参与其中的价值和威胁,其中就涉及“情感资本”和“挚爱品牌”。粉丝受众在面对互联网信息传播时,会将互联网看成一种进行时时沟通、及时互动、草根创作的一种便捷方式。在这种极度开放的平台面前,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以及“守门人”理论便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传统“守门人”使得忠诚粉丝团体能够在网络上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以及创造属于自己的虚构世界,并将自己所钟爱的人物附加于所设想的虚构世界之中。这种在现实世界与虚构世界间不断转变自己身份的一系列模式,无疑是互联网平台下“融合文化”的又一典型性范式。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突破性地将奇幻冒险、魔法人性于一体的新世界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不可否认,《哈利波特》的受众群体并不单一,既包含青少年,也包含成年读者。它摆脱了原有小说的静止模式,给读者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充满奇幻、魔法、冒险的小说世界。读者在小说中能够投入地去寻找每一条线索,以至于找到自己所钟爱的人物来进行模仿再创作,即“粉丝同人小说的二次创作”所带来的强大创造力。
第一,互联网使创作门槛降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读者群体可以在网络上对自己热衷的作品进行及时的评价与观点交流。在互联网面前,人人都可以是创作者,在这里不需要传统烦琐的出版审查程序。可以说,读者只是在网络世界对相关作品表达一定的看法与交换观点罢了。正如欧阳友权所说:“传统文化是由一个个系统单元构成的,这些系统从血缘到政法,从家国到天人,构成一个又一个互相重叠的圆圈,人就在不同系统圆圈中流转。”传统传媒产业无疑属于传统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技术冲击与内容更新,已深深刻上小农封建主义色彩。“低技术、低门槛”的电子媒介打破了文学创作与新闻内容传播的限制。在新媒体环境下,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内容传播,都在不断降低“专业门槛”。面对内容创造与传播这一生产链条,更多的是广泛的人际传播与全民创造价值。
第二,文学类作品现实感增强,受众思维易扩散。文学的力量会使得粉丝读者痴迷于故事情节而难以自拔。读者们习惯将自己置身于小说所构造的世界中去,并且将自己想象成其中的某一主人公来展开自己所期许的故事情节。这一系列的期许就完全可以通过现有的网络技术得以实现。读者们可以在网络上展开个人的“二度创作”,即在原有小说的基础上借助原有小说中的人物或是情节而展开全新的再次创作。这一“融合”便使得读者与原作者之间展开了一种对于作品的沟通,同样也是一种读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这种强大的创造力充分体现了集体思维的强大动力。在这里,受众群体可以通过广泛地征集各种意见和观点,从而发散不同的思维来构造全新的“创作式文化”。
“文化融合”是附着于“融合文化”之中的一个着眼点,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大融合”切忌将着眼点致力于局部片面的某一方面,而忽略了全局角度的“大融合”。融合的是一种思维而不单单是媒介,融合的是一种趋势而不单单是一种方式。无论是传媒产业还是其他产业,想要在融媒时代做好自己的那一碗羹,便少不了要充实自己的“融合意识”。融合无处不在,就看你有没有发掘其融合的潜力。融合的方式千姿百态,只是看你能否找到一个最为合适的模式去驾驭。不要试图抵御这种趋势,应该充满魄力地打开思维,接收有“融”乃大的传媒圈。
[1] 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杜永明,译.商务印书馆,2012:120.
G206.2
A
1674-8883(2016)21-0060-01
郑婉瑶(1992—),女,辽宁沈阳人,渤海大学文学院2014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新闻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