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洲时报》南海仲裁案报道议程设置分析

2016-02-28柯卓英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时报议程仲裁

柯卓英

(西安石油大学 人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欧洲时报》南海仲裁案报道议程设置分析

柯卓英

(西安石油大学 人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本文以《欧洲时报》周末刊、英国版、德国版电子报为调研对象,通过2016年7月1日~2016年7月31日一个月有关南海仲裁案报道的追踪调查,从消息来源、议程设置周期、议程设置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其议程设置模式、策略等效果明显,报道更具理据性,从而提升了媒介的公信力。

《欧洲时报》;南海仲裁案报道;议程设置

《欧洲时报》1983年创刊于法国,2000年开通欧洲时报中文网站,目前5种报纸已经有了电子版,极大地拓展了该报的读者群和传播范围。《欧洲时报》作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海外华文媒体,时刻关注祖国的发展,特别是在南海仲裁案成为世界热点话题之际,全面、深刻、理性地报道事件发展的进程,在维护南海主权、抗议非法仲裁等方面给予了舆论的大力支持,体现出华媒高度的爱国热情。

一、消息来源分析

中国对南海海域的管辖已经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但海牙仲裁庭罔顾事实,于2016年7月12日公布了所谓的南海仲裁案裁决结果,由此引发世界关注和热议。《欧洲时报》作为十分重要的海外华文媒体,以此开始议程设置,展开周期性报道,反映各方声音,力挺中国维护领土主权。

本文以《欧洲时报》周末刊、英国版、德国版电子报为调研对象,通过7月1日~7月31日一个月有关南海仲裁案报道的追踪调查,统计出了周末刊5期,相关报道总计32篇;英国版7月1日版没有相关内容,从8日开始计有4期,总计22篇;德国版5期,总计34篇。三刊共计14期、88篇相关报道。

纵观所有消息,周末刊:中新社报道11篇,欧洲时报消息有6篇,未注明消息来源的有3篇,香港中通社3篇,台北《中国时报》3篇,中央社2篇,香港中评社2篇,其他来源都是1篇。英国版:欧洲时报消息有11篇,中新社报道8篇,人民日报海外版1篇,新华社1篇。德国版:中新社报道15篇,欧洲时报消息有9篇,未注明消息来源的有8篇,新华社3篇,其他来源都是1篇。根据统计数据分析,《欧洲时报》相关报道主要来源是中新社和欧洲时报社。

第三方信源的使用增加了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和理性意义,可以避免媒体自说自话的负面影响。例如,周末刊7月1日《德国学者:仲裁背后是美国利益考量》,英国版8日《旅欧华人学者:中国主张具有充分法律依据》,德国版8日《力挺中国,美国学者不支持南海仲裁》、15日《专家斥仲裁为政治闹剧,偏颇扭曲伤害国际法》、22日《华人学者建言“中国应继续充当地区和平的维护者角色”》,以上是媒体报道专家学者在南海问题上的观点。专家专论文章更为有理有据,22日德国版《尽管吵得凶,但南海总体稳定》《美日休想在南海兴风作浪》《美日炒作南海话题是徒劳》《菲律宾面前只有谈判一条路》,这4篇文章的作者均为国际问题专家,并且注明“本版言论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欧洲时报立场”,体现出媒体并未引导或者影响专家学者的独立思考和对问题的正确判断,因而更加客观公正。

二、议程设置周期分析

早在秦汉时期,南海就是中国古人的重要航路。而南海非法仲裁案则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从中国大陆、港台到世界各地,均引起了各类媒体的高度关注。《欧洲时报》周末刊7月1日发表《海牙将于7月12日公布南海仲裁案裁决引发海外专家热议》报道,由此提出问题,在之后的4期报纸中从多角度、多视野连续报道相关问题。

7月15日是公布结果的第三日,媒体给予高度关注,报道文章数量激增,版面增加,周末刊3个版、17篇,英国版2个版、9篇,德国版4个版、14篇。例如,周末刊引标《中国发布2万余字白皮书:不希望“南海变成战争发源地”》,主标是《解决南海争议中方坚持谈》,英国版《中方白皮书释放谈判解决南海争议信号》,德国版《中方白皮书吁谈判释诚意》,而且德国版封面有醒目标题:“反对仲裁,捍卫主权”。

考查一个月的相关新闻报道,都是本着解决争端、客观冷静理性来安排议程设置内容的。7月15日报,如周末刊《解决南海争议中方坚持谈》《释放信号:中方是南海和平稳定者,对谈判解决抱有信心和诚意》,英国版《侨界发声:应以双边磋商和谈判机制解决》,德国版《中国政策显意志与诚意——从高层到学者坚持“四不”原则,保持“谈判协商、和平解决”立场》,而且运用关键词,如南海仲裁、抗议、谴责、国际法、主权、稳定、谈判等,彰显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心声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7月29日,周末刊用双标题报道南海仲裁案闹剧收场,新闻引标是《法新社:东盟外长会声明不提“仲裁”,美国态度谨慎》,主标是《南海问题:中国获外交胜利》;英国版则以《刘晓明强烈谴责南海仲裁结果》收尾;德国版也是用双标题法,引标《王民在挪威国家广播电视台发表署名文章》,主标是《南海诸岛属于中国》。

三、议程设置内容分析

有关官方声明和言论报道,周末刊7篇,英国版4篇,德国版3篇。例如,7月8日,周末刊有《中国外交部:对话是唯一正确途径》《国防部:中国军队有能力维护领土完整》,英国版为《中国就南海问题表态》。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13日发表《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之后,15日德国版报道《中国驻德国使馆发言人:一场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

体现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的报道,以“稳定、和平、谈判”为主题的报道,周末刊有4篇,其中英国版1篇、德国版3篇。例如,周末刊7月15日报道《政策透视:白皮书披露中国南海政策新思路,为中菲谈判提供通道》,德国版8日报道《友好协商谈判,中国坚持和平解决争议》。

海外华侨华人的声援报道,周末刊侨界4篇,如7月15日《旅荷侨界:希望菲新政府与中方相向而行摒弃旧政府错误做法》,另有台湾渔民抗议1篇;英国版华侨华人9篇、华媒2篇,如15日《旅欧侨界坚决反对南海仲裁案“最终裁决”》;德国版华侨华人9篇,如15日《德国侨界力挺中国:坚决维护南海主权》,三报总计25篇报道。涉及台湾的报道,仅周末版8篇。

评论员对时局的评析是一种理性引导,周末刊有1篇,英国版1篇,德国版1篇。7月8日周末刊社论《南海本无事,“仲裁”自扰之》,15日英国版和德国版均刊发了欧时社论《主权不可退让,仲裁闹剧难撼中国立场》。

涉及南海仲裁方主要国家的报道,关于菲律宾的,周末刊5篇、英国版4篇、德国版5篇,如7月8日周末刊《处理南海问题考验菲新政府诚意》。涉及美国的,周末刊3篇、英国版1篇、德国版2篇,如1日周末刊《德国学者:仲裁背后是美国利益考量》。涉及日本的仅德国版1篇。

四、结语

《欧洲时报》南海仲裁案新闻报道的议程设置模式为提出议题、动态关注、参与报道、中国政府态度,围绕中心议题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追踪报道,为中国赢得了世界舆论和广泛支持,谴责南海仲裁案的报道给对方造成了无形而巨大的压力,议程设置效果明显。

在议程设置策略方面,《欧洲时报》以广角视野、纵深角度报道世界各地华侨华人、我驻外使节、台湾政界与民众等对该事件的谴责以及对中国维护南海主权的呼吁与声援。在整个报道过程中,新闻标题与内容都是本着谈话而非对抗的舆论引导,给受众以客观理性公正的认知。而且消息来源广泛,周末刊涉及14种媒体,德国版涉及11种媒体,英国版涉及4种媒体,尤其第三方信源(专家学者)的运用,更增加了报道的理据性,提升了媒介的公信力。

由于南海仲裁事件关涉政治、军事、外交、新闻、经济、历史等诸多方面,因而报道中涉及人物类型多样化。这主要可归为中国驻外大使、国内外交家、侨商侨民、国际问题专家、海外华人学者、海外留学生、美国学者、菲律宾新领导、中国网民等,涵盖了众多的人物身份、不同的人物群体等,从而能全面反映世界舆论。

比较而言,三种报纸在议程设置中都还存在一些不足,而周末刊在议程设置策略、过程、内容等方面略胜一筹。7月29日周末刊以双标题《法新社:东盟外长会声明不提“仲裁”,美国态度谨慎》《南海问题:中国获外交胜利》作为整个报道的收尾,并且以双标题《中国国防部记者会谈军队反腐、参与抗洪与最近军事动向》《中俄海军9月将在南海军演》为后续报道埋下伏笔;英国版《刘晓明强烈谴责南海仲裁结果》;德国版以双标题《王民在挪威国家广播电视台发表署名文章》《南海诸岛属于中国》分别收尾,而这样的标题没有周末刊标题那样明确。未注明消息来源的报道共有11篇,而且一篇报道消息来源于两种以上媒体的周末刊有7篇,德国版7篇,总计14篇。对中国国内大众报道不足,仅有德国版15日《中国网民掀起反对南海仲裁案裁决声浪》一篇。对台湾的报道也只有周末刊的8篇,英国版、德国版则没有相关报道。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以及多元化媒体平台的逐渐普及和普遍应用,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议程设置方面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相信《欧洲时报》会不断发展与提高,为旅居欧洲各国的华人华侨和社团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宣传中国政策、传播传统文化、营造和谐氛围发挥更大的作用。

G212

A

1674-8883(2016)21-0053-02

柯卓英,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

猜你喜欢

时报议程仲裁
150多名游客“失踪”,韩担心免签被利用
德国《2010议程》议会辩论的话语分析
对不属于仲裁委员会管辖范围的仲裁申请如何处理?
第六届全球深商大会议程
老飞人
一种多通道共享读写SDRAM的仲裁方法
《京华时报》2017年1月1日起休刊
潮流时报
G20为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新动力
两岸四地间相互执行仲裁裁决:过去、现在及将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