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发展中的问题探究

2016-02-28李馨仪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程序员传统媒体

李馨仪

(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

新媒体发展中的问题探究

李馨仪

(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很大一部分来自大众传媒,社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媒体的语言构筑起来的。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媒体传播实务发生了巨大变化,加剧了从业人员利益选择中的冲突,同时也为社会角色、工作手段和业务运作方式带来了冲击和挑战。本文将探讨新媒体行业煽情化、娱乐化、碎片化的现象及新媒体发展中面临的其他问题。

新媒体;新闻真实;传媒中的性别色彩

一、新媒体的发展

传统媒体通常是指以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即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的交流活动的媒体,包括电视、报刊、广播三种传统媒体,它们又被称为“平面媒体”“旧媒体”。随着网络、手机、移动设备等新媒介的普及,人类的传播行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有关新媒体、网络媒体、数字媒体等概念的相关研究也层出不穷。2006年,中国互联网实验室发布《中国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从新媒体的技术基础、呈现方式、主要特点等方面提出“新媒体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电视、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视频音乐播放器(MP4)等设备为终端的媒体”。

CN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更多的人选择在互联网上观看电视、视频以及阅读新闻,传统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根据《CTR媒介:2013年广告主营销趋势》,50%的广告主认为“传统媒体从人群覆盖的角度,依然是性价比最好的媒体”,58%的广告主认为“传播预算中,传统媒体的占比越来越低,新媒体的比例越来越高”,68%的广告主偏向于“分散的触媒习惯:精准化媒介战术”,这变相反映了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的消费者们更倾向于选择自由的新媒体获取信息。

国外较早开始了媒介融合的探索。2001年前后,佛州第四大报《坦帕论坛报》的母公司媒体综合公司(Media General Inc)在该报建立了一个“新闻中心”,将旗下在坦帕市的报纸、网站、电视台的编辑部门统统搬进去,由“多媒体总编辑”统一指挥各媒体进行新闻采访。论坛公司将报纸、广播、电视三者有机结合,既发挥了各自的长处,又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力;媒体综合公司在三者之上又加入了互联网,真正实现了“四位一体”。

传统媒体人转战新媒体是发展的趋势,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新媒体是传统媒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形态。

二、我国新媒体发展引发的问题研究

(一)新闻软实力落后

互联网以飞快的速度渗入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队伍不断壮大。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更加简单而迅速。以互联网为首,微博、博客、手机报、微信、虚拟社区等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它们发展快、影响广、作用大,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媒体具有传播信息快速与同步、丰富与透明,以及传播过程中可以进行交流与互动,传播渠道通畅、便捷等优点。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新媒体在充分展示其魅力时,也伴生了一系列备受关注的问题。专业水准不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原创内容少、碎片化、浅层次等缺陷,使得新闻报道欠缺真实性和权威性,欠缺文化传播的深度与力度。

新闻事件发生后,我们常常看到媒体记者第一时间赶往现场,通过现场报道将最新的情况传递给大众。我们不能否认这样的采访方式融合了理性客观的描述和主观的情感表达,给我们提供了第一手消息,但同时我们不能忽略一个事实,当事件主角想要掩盖真相时,媒体会变得十分被动。为什么西方媒体总是可以挖掘更多内幕甚至推动事件发展?究其原因或许是除了机械化的事实报道,他们总是积极地主动寻求突破。

以MH370事件为例,当西方媒体质疑马航发布的信息的真实性时,我们的媒体在指责新闻发布会的推迟;当西方媒体邀请专家来分析飞机模型并计算航程时,我们的媒体在代替政府向大众宣传安全教育。就算我们拥有先进的机器和技术,我们的媒体专业性和新闻软实力也远远落后于西方媒体。新闻的价值在于发掘并传达真相,我们的媒体工作者应该有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和网络交际圈,在保证新闻真实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挖掘信息,形成不可剥夺的竞争优势。

(二)新闻真实的欠缺:传媒中的性别色彩

媒体行业煽情化、娱乐化、碎片化、有偿新闻等乱象层出不穷,导致新闻报道的质量泥沙俱下,新闻真实缺失。新媒体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应有的社会责任,在新闻报道中忽视了平衡性、真实性等问题。同时,在进行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往往只享受了言论自由而忽视了社会责任。传媒中的性别色彩便是一个显著的表现。

媒体编辑总是会把一些不是报道重点的内容当作“噱头”放在标题里,吸引读者阅读。这本身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已被大众习惯的问题。然而当“女性”被频频当作噱头,广告传媒中的女性形象变成了男性本位视觉文化的产物,广告语言便带有了很多歧视女性的成分。“女司机抢车位突然靠边 险些逼翻摩托车”“女司机撞劳斯莱斯 女司机全责需赔几十万”这样的新闻标题层出不穷,甚至有诸如“为何事故爱‘缠’女司机”这样赤裸裸指责女性的标题。

不可否认,新闻性是新闻价值的重要体现,然而新闻不能为了博眼球而一味地媚俗化、低俗化,这样一来反而会破坏新闻本身应有的价值。在这些报道里,女性被塑造成了胆小、无能,各方面水平和能力不如男性的形象。事实上,男性司机的事故率远高于女性司机,但新闻标题里却不会有“男司机”这样的字眼。

在网络上,美团等公司物化女性的广告曾遭到众多女权主义者的抗议,阿里巴巴招聘“程序员鼓励师”的文案令人难以接受,在妇女节这天百度和Google的logo被拿来对比……一方面,这一切说明了现代人对性别平等的重视和追求;另一方面,却也能看出网络传媒没有“跟上时代潮流”。

就拿阿里巴巴一事来说,该公司对所谓“程序员鼓励师”的职位要求包括“你的颜值需要对程序员有足够的震撼力,见面第一瞬间便激发程序员内心波澜”“你需要懂得赞美和鼓励程序员,拉近工程师、程序员等开发同事之间的心灵距离”“你需要每天早晨叫醒程序员和工程师”等。这其中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性别要求,但字里行间对所谓“颜值”的描述以及工作的内容,无不透露出对女性满满的“恶意”。于是所谓的程序员鼓励师,就是要一群长得漂亮会哄人的姑娘们去鼓励、安慰男性程序员们。在这份招聘广告里,女性被当成了供男人赏玩的花瓶,而不是行业的顶梁柱。

阿里并不是唯一一个写出这样赤裸裸广告词的公司。许多广告商总把商品与女人联系在一起,用暧昧、挑逗性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些不尊重女性的恶俗价值观,说明传统社会中“重男轻女”的思想在网络世界里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有着强化的趋势。传媒总是从男性受众的心理需求出发,刺激他们的消费需求,于是广告中就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性别歧视的烙印。

(三)新媒体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的整体发展,媒体正朝着市场化和工业化的方向快速发展,这不仅会带来不同种类的媒体之间的竞争,也加剧了同类媒体的竞争。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缺失监督引导机制,以及当前公众的媒介素养水平较低、未能合理使用新媒体,还有新媒体传播模式的复杂化和传播主体的多样化等问题都易造成新媒体舆论监督失真现象。因此,媒体往往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吸引人们的眼球上,导致其社会责任缺失、新闻失实。如何平衡媒体竞争力和新闻真实,如何加强媒体软实力?这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新闻传播的环境正在改变,但好新闻的标准和重要性没有改变。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力量,其有极快的发展速度、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远大的发展前景。未来的关键在于媒体从业者如何立足人本身的心理状态和职业特点,顺应时代大势,将经过专业训练后养成的判断力、敏锐度、表达能力,对时势和政策的把握能力与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融合;在于新媒体如何充分发挥其传播优势,开拓新的表达途径,积极发挥作用和能量,为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在于公众如何提升媒介素养,形成社会舆论监督,真正受益于新媒体。

[1] 薛艳.职业适应期大学生员工工作稳定性特征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2] 严明瑗.出版业数字化转型与编辑出版人员的职业适应[J].出版广角,2013(9):66-68.

[3] 郭全中.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转型:误区、问题与可能的路径[J].新闻记者,2012(7):14-19.

[4] 孙志伟.论新闻记者的职业倦怠与潜力挖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1(2):122.

[5] 李俊瑶.浅议记者的心理危机[J].新闻爱好者,2007(10):56.

[6] 白红义.当代中国调查记者的职业意识研究(1995-2010)[D].上海:复旦大学,2011.

G206

A

1674-8883(2016)21-0039-02

李馨仪(1995—),女,江苏南京人,武汉大学英语专业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媒体传播。

猜你喜欢

程序员传统媒体
阿达·洛夫莱斯: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
为了让妈妈看懂地图,一位“野生程序员”做了个小程序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程序员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程序员之子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版权保护面临八大难关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