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影响下公共文化服务的变迁与困境
2016-02-28秦文琰
秦文琰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互联网+”影响下公共文化服务的变迁与困境
秦文琰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互联网+”大背景下,新兴信息技术的到来和应用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给公共文化服务思维、平台建设和资源整合等方面带来了深层次影响,引发新变迁,助力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另一方面也使公共文化服务在服务效能、传播策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等方面陷入了困境,给公共文化服务提供部门和机构提出了新要求。
“互联网+”;变迁;困境
一、认知“互联网+”
阿里研究院颁布的国内第一份《“互联网+”研究报告》,系统地阐释了“互联网+”,即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1]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除了技术的变革,也给公共文化带来了新的变迁和困扰。
二、“互联网+”影响下公共文化服务的变迁
(一)公共文化服务思维——以资源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
在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客观上的技术局限和主观上对用户需求的忽视等因素导致对用户需求的把握脱节,用户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单纯“接收方”的劣势地位。而在“互联网+”的条件下,智能互联网在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被广泛应用,用户的信息和使用踪迹被有效的获取和深度挖掘,形成了体现用户个性化使用情况的文化数据库,并被数字化、结构化的呈现出来。政府和相关社会机构不仅是公共文化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者,更是在转变为方案提供者和满足者,用户思维正在逐渐替代产品思维。“互联网+”连接需求与供给,用户在享受文化服务时自动参与到文化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之中,协助生产和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舒心的文化体验。
(二)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实现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智慧互联
在传统环境中,从获取信息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与产品的过程中,用户往往被局限在以实体场馆为中心的现实世界,虽然实体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但是资源的地区分配不均问题仍然严重,“最后一公里”难以在实质上被打通。借助“互联网+”技术,根据公共文化的具体资源建立专门的互联网操作平台,实现线下资源数字化、使用环境“有线+无线”立体式网络覆盖、全面物联网服务以及线上线下双向反馈,这样的一种交互方式是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必然选择。
(三)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打造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圈”
传统模式下,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被局限在相对封闭的场所里。而互联网凭借其在交互性和存储性上强大的技术优势,打破“孤岛”格局,建立公共文化的“资源圈”,逐渐实现在同一平台上获取不同来源的文化资源,获得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文化和信息服务,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圈”的形成有赖于对资源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多维整合。纵向上,到2015年底,国家公共文化数字支撑平台已经覆盖全国各省,初步形成“1个国家平台+33个省级平台”的业务格局,可提供PB级公共数字文化“云服务”。横向上,整合高校、官方文化机构和民间文化机构的资源,实现官方和民间的互联互通、高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的融合共享。
三、“互联网+”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困境
(一)高使用门槛下:低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跨越地区、城乡和不同人群,让民众平等地享受线上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是实行“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从现实状况来看,城乡和人群不平衡依旧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主要阻碍因素,城乡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难以同步,相当一部分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仅停留在报刊阅读室的水准,大量藏书为上一级场馆淘汰的旧书,作为接收数字资源的电子阅览室大部分形同虚设,设备陈旧。此外,对于老年人和残障人士这些自主行动存在不同程度困难的特殊人群,将其生活区域改造成文化空间,缩小其与公共文化的空间距离,让其融入其中所花费的体力和物质成本最小化也同样需要考虑。
(二)“外宣”和“内达”失衡:亟待优化的传播策略
“互联网+”环境中,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传播方式存在的意义在于其将传统媒体聚合在新媒体周围,实现了传播介质的深度融合。[2]传播媒介主要承担着“外宣”和“内达”的功能,即对外宣传政绩,并使消息在群众内部通达。而“外宣”功能始终占据主流。政绩宣传铺天盖地,当地居民对当地文化场馆和活动却知之甚少。信息的匮乏使民众很难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中。
传统环境中利用传单、报纸等传统媒体甚至是人际传播进行简单的告知就完成了“内达”过程。在融媒体的新环境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混用,缺乏精准化传播,亟须对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和媒介使用习惯进行调查和精准化的定位,并配合线下的推广活动,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打造嵌入生活圈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三)“互联网”技术:消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力量
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互联网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被寄希望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救世主”。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非遗进行数字化,建立地方特色资源数字库,以求抢在非遗消亡以前利用互联网对其进行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之所以能兴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找到了其存在的生活土壤,很多非遗随着传统生活习惯的变化而没落,单纯将其进行数字化,切断了其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割断了其与传统的生命血液的联系。[3]在绝大多数文化场馆的技术水平只能达到对非遗进行简单数字化展演时,也极有可能消解其蕴含的历史灵韵,甚至消解民众对传统文化的敬仰,是对非遗内涵的消解,非遗最后只是成为一张图片,一段影像。在“互联网+”正兴时更不能被冲昏头脑,找到非遗在当今社会生活的关联才是对其进行有效继承的关键,绝不能为了“互联网+”而去“+”。
[1] 阿里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报告[R]. 2015:4-12.
[2] 黄艾.公共信息文化服务视角下的城市新媒体[J].新闻知识,2012(7):54-56.
[3] 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M].周红云,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42.
G206
A
1674-8883(2016)21-0032-01
本论文为“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 by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项目批准编号:SWU160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