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摄影传播现象研究

2016-02-28王晓凤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5期

王晓凤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手机摄影传播现象研究

王晓凤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 要:手机摄影作为技术快速发展环境中一个重要的传播现象和文化现象,是公众积极参与传受过程的意愿体现。它在对摄影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也造成了信息传播的重大改变。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出发,探索新媒体时代的手机摄影传播现象及其影响。

关键词:手机摄影;传播现象;功能及挑战

一、手机摄影传播现象

随着手机拍摄功能的提升,手机摄影以影像的形式随时记录身边事,快速地分享照片,在影响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对传媒领域造成了巨大冲击。

第一,手机摄影是报业新闻图片的来源。新媒体的出现,分化了一部分受众注意,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斯科特的“视觉修辞理论”给报纸指明了一条出路。他认为,大众媒介图片有三种效用:作为现实的透明表现、作为情感或情绪诉求的传达工具,以及作为形成修辞论述的复杂的符号集合。[1]报纸为了更加吸引受众,会大量采用手机摄影作品,通过直观的现场图片和简单的文字来传达新闻。

第二,手机摄影是电视媒介节目内容的新鲜来源。在当代电视新闻中,尤其是重大事件发生时,手机摄影成为播出常态。例如,“天津特大爆炸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各类媒体大量播出公众用手机抓拍的事故现场画面。尽管那些画面比专业摄影要模糊很多,但更能直接给观众身临其境的冲击感。

第三,手机摄影丰富了网络媒体的版面。传播学家罗杰·菲德勒在《媒介形态变化》一书中这样描述媒介形态的变化过程:“新媒介并不是自发和独立产生的——它们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产生。当比较新的媒介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通常不会死亡,它们会继续演进和适应。整合联合,共存共荣,这就是传统媒体在21世纪的发展方向。”面对互联网传播一对多、传播速度快等特性,网友可以利用手机随时随地分享所见所闻。

二、传播学视角下手机摄影的传播功能

手机摄影的传播特点决定了它的传播优势,其传播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众文化的娱乐功能。赖特认为,“大众传播中的内容并不都是务实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如文学的、艺术的、消遣性、游戏的内容等”。[2]娱乐功能是大众传播的基本功能之一,网络社交媒体通常是“文字+随手拍图片”,分享性强。这加速了网友交换信息的体验。

第二,舆论监管。网络的共享性与手机摄影的便捷性使其具有监管功能,行使这一权利的正是普通大众。例如,2015年11月,北京市民如果发现身边有四合院挖地下室等违法建设行为,可以立即拿起手机拍照,并登录手机平台,发送违建的地点、照片等信息,随时举报违建。

第三,信息分享的便捷性。手机拍摄后就可以上传至各社交网络,这种即拍即传的传播方式类似于现场直播,却又不像传统媒体现场直播一样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第四,视觉创意的全面化。媒介的融合是一种趋势,信息已经被最小化分解,对分解化思维信息进行专业化的重新组合,是媒体寻求突破的新路径。而视觉是人们了解一个事物最直接的手段,手机摄影借助网络传播平台开启了一个新的影像生态。在观念和内容的表达上,手机摄影更加富有创造性。

三、手机摄影存在的问题

手机摄影传播范围广泛、传播效果良好、功能多元化,这种新的传播现象给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其弊端也不可忽视。

第一,猎奇下的冷漠。手机摄影广受欢迎,主要归因于其报道和娱乐功能。大部分手机摄影作品只是个人的所见所闻,有可能在拍摄、分享的过程中逐渐偏离道德标准。面对灾难事件,不少路人选择在第一时间驻足围观拍照,而不是尽快寻求解决办法。这不仅是对当事人的亵渎,也是对生命的漠视。

第二,以暴力血腥博眼球。目前,我国网络信息泥沙俱下,缺乏传统“把关人”的层层把关。手机摄影作品内容参差不齐,部分手机摄影者为追求高点击量,将生活中的暴力血腥事件移植到网络中。

第三,侵犯隐私权。手机摄影技术的进步,使得大众常常在未取得他人同意的情况下,拍摄他人照片,侵入他人的私生活区域。例如,狗仔队偷拍名人私生活。不正当拍摄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尤其会造成当事人利益损失、隐私泄漏等。

第四,引发暴力冲突。在公共领域,手机摄影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手机摄影用于行使监管功能时,作恶的当事人不希望自己的行为在网络上公之于众,因此拍与被拍双方可能产生暴力冲突。

四、手机摄影传播问题的解决方略

手机摄影的巨大传播力与影响力令人意外,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意识到。只有在手机摄影传播过程中实现以下措施,它的正面效能才可以最大化。

第一,提升网站编辑的“把关人”意识。传统媒体“把关人”大多有专业的背景与职业操守,但网站信息庞杂,更新速度快,难免出现监管漏洞。所以,网站编辑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与知识储备能力,确保在海量信息中作出正确选择。

第二,提升手机摄影传者与受众的媒介素养。学者鲁宾认为,媒介素养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能力模式”、“知识模式”、“理解模式”。[3]“能力模式”是指公民具备基本的对外传播信息的能力;“知识模式”是关于传者与受者的眼界与知识水平;“理解模式”是受众接受信息后的解码过程。以上三个层面内容,主体是传者与受众。所以,全面提升手机摄影传者与受众的媒介素养,对手机摄影的良性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加强法制法规与道德建设。网络社会的监管需要法律与道德共同作用。目前,由手机摄影引发的问题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网络社会有序运行。只有保证法制法规的健全,手机摄影才能在洁净的网络生态基础上实现自由开放的分享性价值。

五、结语

数字技术带来的摄影革命正在引导人类开启一个新的影像生态。手机摄影的出现与流行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观看方式,还影响了摄影传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但无论怎么变化,手机摄影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的一种习惯和全新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沃纳·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74.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4.

[3]臧海群.传播学教育新方向:从媒介研究到媒介素养[J].现代传播,2003(06):89-92.

中图分类号:J41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5-0078-01

作者简介:王晓凤(1990—),女,山东泰安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传播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