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共同体演变架构下的时代传媒记录
2016-02-28何东煜
郭 晨 何东煜
(西北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兰州 730070)
民族共同体演变架构下的时代传媒记录
郭 晨 何东煜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兰州730070)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民族交融性也越来越强。人民在党和中央政府的英明领导下,不断地开创辉煌,不断地走向繁荣和进步。面对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不仅形成了民族命运共同体,更深刻地形成了民族发展共同体。在大的历史环境演变架构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在时代文化大繁荣的条件下,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信息更是被时代传媒深刻地记录下来。时代传媒像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面镜子,照出国家民族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民族命运发展的曲线,在时代的发展中借鉴前人发展的经验,启示后人开拓进取。
关键词:民族共同体演变;时代架构;信息传媒记录;命运发展
一、民族历史发展趋势分析
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是时代进步的一首凯旋之歌,有着思想文化的进步,也有着民族精神的展现。在共同的信仰追求下,民族间相互交融,互相促进着彼此的发展,不断走向胜利。民族历史的发展趋势更像是螺旋上升式的漩涡,有着大风大浪与千娇百媚的姿态,有着民族矛盾的存在与民族斗争的开端,在矛盾斗争中走向进步,在斗争的波澜中走向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别具风格的历史。中华民族逐渐地走向统一,走向融合,走向发展。
(一)民族矛盾到民族融合
在国家发展的历史中,正是民族矛盾的存在才有民族的融合与发展,才有着中华大家庭的五颜六色。历史不是叙事性的史诗,不是优美的旋律,是一首辉煌的战歌,是一曲斗志昂扬的战斗的激情岁月之歌。从炎黄起源到五帝传说,从我们的先人屹立在中华大地开始,我们的民族就充满了斗争,充满了种族之间的征伐。没有血与火的诉说我们的民族不可能走向辉煌,不可能走向融合。无论是古老的神话传说还是史诗文字的光辉记录,正是民族矛盾的产生才使得神州大地五十六个民族实现融合与发展。遥远的上古时期,各种族部落为了扩张版图、争取最好的土地,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彼此间相互征伐,用命运与天地抗争。经过战场上激烈的厮杀,确立了中华民族的霸主地位,使得中华民族凌驾于其他部落族群之上,汉人成为历史的正统,统一了中华大地,促进了流域文化的发展。也使得历史不断地被铭记,民族不断地融合并走向大一统。这些历史仿佛是昨天发生的故事,世代相传。无论是上古的甲骨文还是古老的神话传说,都被时代传媒深刻地记录下来,激发我们向上斗争的信念,促使我们不断地发展,走向强盛与繁荣。
(二)命运共同体的构造
如果说民族的发展是历史趋势的融合,那么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塑造就是国家发展趋势的集中体现。多个不同文化和历史的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构成了民族发展的联盟,民族不同的发展命运被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各个民族都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各发展中的民族科学、历史、文化、艺术、社会风情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血脉亲情深深地凝固,面对历史的风尘云烟,彼此依靠、彼此担当、相互扶持、兼容,共同铸造辉煌。
(三)历史使命的肩负
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塑造不仅仅是民族历史的融合,在文化的视野下,作为炎黄子孙身上还担当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没有过多的折磨,没有过多的战火,不可能有着今日的民族融合。历史使命的担负不仅是每个中华儿女深入骨髓的记忆,还是每个民族共同担负的责任与义务。为了华夏的强盛,为了神州的繁荣,每个民族都在深刻地记录着自身发展的历程,无论是史书典籍的记载,还是人道命运的轮回,时代文化的气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教授我们担负使命,教会我们顶天立地,教会我们踏破世间艰险,走向辉煌,因为这是历史使命的担负,也是时代传媒记录的影响。
二、时代文化的记录
民族历史在今时今日的呈现不仅仅是古老言语的传承,同时也是文化的历代记录在今日引起我们的思想共鸣,国家的统一是各个民族团结奋斗的杰作,国家的历史也是各个民族团结奋斗的历史,国家的命运与民族命运息息相关。时代文化记录的是国家发展的历程,同时也是各个民族奋斗的历程。
(一)文化图腾的崇拜
时代文化深深地融入了民族发展的烙印。远古时期民族的起源是民族发展的开端,没有文字的记录,时代传媒的概念还存在先人的脑海中。没有复杂的语言相传,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先人们通过绘画记录、临摹展现描绘自身心目中的神。信仰天地的神奇,笃信造物主的伟大,望断千古,独留心中的形象在山崖部落,躲避自然的毁灭。为了种族的发展繁衍,历尽艰辛,用感悟自然的灵魂留下传承,对大自然进行顶礼膜拜,祈祷自己心中的神保护子孙后代繁衍传承。形成民族的图腾,民族子孙后代参拜,烙印下自己心中的思感,保护子孙命运气数的平稳。一代又一代人艰辛地付出,团结凝聚,用图腾记录下民族的历史。
(二)文字书籍的记录
随着民族的发展,各个民族不断地融合人类的智慧迸发出火花,发明了文字,人类有了自己记录事件的符号,有了表达自己语言的专属工具。文化进入了大发展的时刻,史书典籍不断地出现,深刻地记录了民族发展的历史,历史不再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之中,人们不再用图腾膜拜的形式进行精神文化的传递。历史走进了文明,文化预示了光明的出现,人类的创造力空前强大,人们发明了各种工具,从衣食住行到文化意识,人类的创造无处不在。人们的思想不再单一,人们有了思想的寄托,有了情感的符号体现,时代的传媒记录,信息传递也应运而生,人们确立了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从此走向繁荣。
(三)建筑石刻雕像的建造
人们追求不朽,追求永恒,希望文化源远流长,永不落幕。但岁月无情,没有永恒的政权,也没有永不凋谢的辉煌传承,人们在追求文化记录的同时也在转变着自身的发展方式。为了保障文化传承,人们建造了伟大的建筑,建造了石刻雕像,用这种固化的物质来寄存文化的样式,保证文化之花的不凋谢。追求的同时人们在记录,用文化的记录来表达内心精神的思感,体悟这个世界,吸取生命精神的养分传承后人,建造了大量的建筑和石刻来传承文化的精神,丰富时代传媒的内容。
(四)民族精神的传承
文化的发展不仅传递着文化精神,同时也传递着永不落幕的民族精神,用强大的精神纽带来维系民族的团结,鼓励民族儿女艰苦奋斗。民族精神的烙印不仅在中华儿女的心中,同时也在时代传媒中丰富与发展,吸取历史的养分,借鉴前人的精神,丰富自身的精神内涵,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前发展,鼓励子孙开拓进取。
三、时代记录形式的演变
时代记录的形式随着民族历史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无论是古老相传的神话传说,还是文字典籍的记录,都记录着民族发展的轨迹,都保存着民族文化的财富,为后人的发展提供先辈的经验,启迪后人创新与发展。时代记录的形式不仅仅是其本质的改变,更是文明传承形式的改变。用先进文化传播手段取代落后的文化传播手段,用先进的传媒理念代替落后的文化概念,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信息记录形式的转变
信息记录的形式是以物质为载体来保证文化的延续,在用物质载体记录信息的同时,人类运用信息的手段也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从单纯信息的获取到现代文化的传播和信息传媒的过渡,人类运用信息的手段在快速地进步。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到文字的产生,信息的过渡是人类智慧进步的集中体现。从史书典籍的文字记录到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文化传媒发展的形式时时刻刻在发生变化,信息的记录和传播的形式引领着文化的风尚,带动着时代的脉搏。
(二)文化传承形式的改变
信息记录形式改变的同时也促进着文化传承形式的改变,从远古时期生存本领的教授到现代学校的普遍建立,为了文化的传播人类付出了巨大代价。教育是文化传承形式的一种,也正是由于文化传承的兴起才有了现代教育的发展。父母的言传身教,电视广播的文化传媒,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文化的魅力,体味着文化的传播。在文化中学习,在文化中进步,在文化传承中发展,以自身的智慧促进文化的传播,以自身的思想丰富文化的内涵。
(三)现代科学的兴起
现代科学的发展也是文化的延续,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来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科学不仅仅是精神文化的载体,更是人类智力创造的源泉所在,不仅时刻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也在促进人类智慧的进步,带领人们走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四、结语
文化的传播是民族发展的历史,时代内容摹刻下了民族的精神,时代传媒改变了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文化改变了世界,文明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民族的发展促进了命运的融合,奠定了产生国家的基础,加快了人类进步的速度。时代传媒在无形中影响了民族文化发展的轨迹,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与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惠林.大众传媒与壮族的民族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13:12-17.
[2]李文静.互联网环境下的民族认同[D].汕头大学,2010:34-39.
[3]苏薇薇.“权力的文化网络”与民族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09:87-90.
[4]黄晓坤.民族认同与民族精神的培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7:23-33.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5-0074-02
作者简介:郭晨,甘肃会宁人,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新闻学专业2013级本科。何东煜,甘肃山丹人,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13级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