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媒体垄断权力与新闻自由危机

2016-02-28李卓倧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新闻自由

赵 楠 李卓倧

(兰州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西方媒体垄断权力与新闻自由危机

赵 楠 李卓倧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 要:媒介垄断权力之下,新闻自由危机正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本文从媒体机构、媒体从业者、受众三个维度,阐述了媒体垄断权力带来的新闻自由危机。

关键词:媒体垄断;新闻自由;媒体全力

对新闻自由的追逐助推西方媒体逐渐摆脱了政府的“有形枷锁”,结果却被戴上了资本的“无形镣铐”,媒体垄断权力正从多方面侵蚀着新闻自由,为其带来危机。

一、媒体垄断权力拒绝“新”声音,带来新闻自由危机

媒体垄断权力通常利用“影响新闻立法”、“大规模广告”、“并购”等途径妨碍“新声音”的加入或生存。

“媒体权力就是政治权力”,竞选候选人的资助来源、形象塑造等都深深依赖媒体大亨,这导致媒体巨头能通过资金资助、“奉上”媒体资源等方式“威逼利诱”政府官员,影响到有利于该媒体公司利益的政府决策,获取税收优惠等。媒体垄断巨头的经济能量和媒体权力给予他们很大的政治影响力和筹码,“它们有能力雇佣大的法律公司或院外活动机构推动,有时是撰写对他们的生意和税务有利的国家、州或地区性法律,这些法律很少眷顾这些公司的小竞争者”。[1]1996年《电信法》的颁布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为媒体松了“绑”,允许媒体跨行业、跨机构兼并,中小竞争者的生死危机被合法化,剥夺了其进入、生存在新闻市场的自由和表达意见的自由。其次,媒体垄断权力在资本市场借助大规模广告,主观或客观上迫使中小竞争者无力宣传自己,甚至无力运营。一方面,它利用大规模广告换取巨额财富,树立牢固的垄断地位和媒体影响力,并将其转化为政治权力庇佑自己,以获取更多、更有利的新闻资源和新闻立法,拒绝新声音的加入或是迫使中小竞争者处于不利地位,平等获得新闻资源、新闻税收法规等的新闻自由逐渐被隐性消解;另一方面,媒体垄断权力与广告商强强联合,使中小竞争者难以获取诸多广告收益,最终或自生自灭,或被并购,其平等获得进入新闻市场发表意见观点的自由在“优胜劣汰”的幌子下被剥夺。最后,它们借助并购、强强联合等商业合法途径,消解新声音,扩大其传媒帝国版图,增强其媒体垄断权力。大公司间也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竞争关系,大型媒体公司不仅通过大鱼吃小鱼的方式,更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稳固其垄断市场的地位,共同分担风险的同时合力阻止新声音进入,危及新闻自由。

综上,垄断媒体公司通过影响新闻立法、借助广告巨额受益,以并购等商业行为,实现对市场产品输出的主导,设置进入市场的障碍,使新声音和中小竞争者难以有效进入公众视野,从新闻机构平等而自由地进入新闻意见市场层面,给新闻自由带来危机。

二、媒体垄断权力钳制编辑报道自由,带来新闻自由危机

媒体垄断权力钳制编辑报道自由,通常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跨行业兼并形成的媒介帝国更加商业化的运作,媒体往往成为公司的一环,服务于媒体所有者和母公司,从而失去了部分新闻编辑报道自由,尤其是关乎公司利益的新闻。二是新闻日益适应、服务于广告,新闻编辑报道的自由被广告商所剥夺。对这两方面编辑报道自由的侵犯,通常表现为对“批评自由”的剥夺,以新闻被撤、相关编辑记者被降职、解雇等方式展露无遗,如罗伯塔·巴斯金因负责1996年耐克公司在越南的劳工丑闻一事而遭降职处罚,并失去当家记者地位。[2]21世纪,随着舆论力量的崛起,媒介垄断权力更是将此类剥夺新闻自由、批评自由的行为隐性化和内部化,极少再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媒体垄断和大规模广告涌入媒体使新闻报道成为广告的附庸,新闻空间被压缩,多元观点、声音被忽视和无视。媒介公司逐渐回避从公共利益角度追求不懈的调查性和批评性报道,公共价值衰落和边缘化,放弃立场鲜明的观点以避免流失广告受众,放弃与母公司利益相关的负面新闻,甚至为了迎合广告客户的需求,配合广告报道、编排新闻等,这都从不同侧面、在不同程度上,摧毁了新闻从业者的编辑报道自由,危及新闻自由。

三、媒体垄断权力剥夺公众知情权,带来新闻自由危机

由于“新闻媒介的内容往往反映那些给新闻媒介提供资金者的利益”、[3]“所有权的集中使新闻和意见的流动在源头就被塑造成型,多样性受到限制”[4]等原因,媒介垄断权力在受众层面也给新闻自由带来了不少危机。媒体集中垄断造成的所有权集中,使得新闻和意见的流动在源头就被塑造成型,很大程度上剥夺了新闻信息的多样性,其生产的同质声音迫使受众不得不去消费。实质上,受众已经失去了选择不消费新闻产品的新闻自由。此外,广告日益成为媒体的主要收入来源,使新闻日益适应和服从于广告,传统上读者、听众、观众的“上帝”待遇被迅速转移给了“广告大客户”,各类媒体甚至不再依靠发行量和收视率为本来维护、运营媒体,“广告客户”成为它们的衣食父母。新闻空间不断被挤压,受众发表和接收多元新闻信息的机会和空间也被压缩。

媒体垄断权力下,人民的知情权似乎变成了新闻媒介和广告商有权告知人民它们想让人民知晓什么的一种婉转辞令。新闻空间被挤压带来的新闻接收和表达意见观点的新闻自由的被侵蚀,集中垄断带来的同质之音迫使受众不得不选择的新闻自由危机,以及广告为使消费者掏腰包仅关注富人购买者的新闻需求与信息需求的差别对待,都在不停地、更大范围地侵蚀着公众的新闻自由。

经过多年的努力,西方媒体大多摆脱了政府的“有形枷锁”,却被戴上了资本的“无形镣铐”。媒体垄断权力之下,新闻自由的危机正以新的形式存在着。规避媒体垄断权力带来的新闻自由危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自由,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本·H·贝戈蒂克安(美).媒体垄断[M].吴靖,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147.

[2]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美).富媒体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传播政治[M].谢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67.

[3]J·赫伯特·阿特休尔(美).权力的媒介[M].黄煜,裘志康,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337.

[4]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美).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M].展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5-0067-01

作者简介:赵楠(1992—),兰州大学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之路的艰辛与曲折——近代英国的新闻自由之路
浅析新闻自由与新闻法治的关系
新闻自由与隐私权保护的价值冲突
野火之后:台湾地区媒体市场、政府管控与新闻自由
刑事司法公正与新闻自由间的平衡——以李某某案为视角的分析
西方新闻自由的历史与现实问题再剖析
试论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
新闻自由与侵权问题探究
章子怡律师声明:台湾新闻自由成造谣挡箭牌
新闻自由与新闻控制论